史上最荒淫好色的帝王,在位仅仅14年,却影响中国1400年的历史

曦言说人间 2024-06-02 03:29:0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信息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我们常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其实三千只是一个形容词,大多数皇帝的后宫都在几十人至几百人这个区间。但是有一位皇帝他的妃嫔是真的多达千人。

在位仅仅14年就出巡四次,一次下江南的时候甚至选了1000位佳丽于龙舟前拉纤,而他在船上观赏,还大肆引经据典的赞扬这场景如绛仙,看中了哪个秀色可餐的美女直接纳入后宫,封为嫔妃。

那么这个荒唐淫乱的皇帝是谁呢?虽然荒淫,但他在位的14年,却影响了中国1400多年的历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建统一的朝代为何会再次二世而亡?

关于隋唐的故事多年来不断的被演绎,二十多年前的《隋唐英雄传》,十几年前的《隋唐英雄》系列都在为我们展示那个年代的风起云涌。这些故事的开端大多都是从隋朝二世而亡开始讲起。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猜出今天的主角了——隋炀帝杨广。

隋朝和秦朝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是非常相似的,这两个朝代都是先后完成了大一统,结束了当时那个年代的动荡。同时,它们也都亡于二世,胡亥和杨广也都被扣上“暴虐”、“荒唐”的帽子。但是我们纵观历史就能发现,杨广其人的功过绝不是简单的几个标签就能概括的。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杨广从他父亲杨坚这个“隋一代”手中接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接力棒。

开皇元年,杨坚改革了官制,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而且首次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同时统一了货币;而后对佃租也进行了“福利改革”,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如此看来,杨坚手下的隋朝是蒸蒸日上,一片大好的。

而杨广为了储君之位,用阴谋骗取了杨坚的信任,不断扩展自己的羽翼,甚至最后谋刺了卧病在床的文帝自己取而代之。

隋炀帝杨广继位的时候,正值隋朝的发展关键时期。从他定的年号“大业”来看,杨广称帝时心中也是有极大的政治抱负。

但是怎么想是一回事,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杨广继位刚4个月,就迫不及待的决定迁都,于是他征了数十万百姓从山西龙门起挖长堑,南到浚仪,再经过襄城,最后来到洛阳,这浩浩荡荡的数千里工程,作为新都的屏障。

等到正式营建东都洛阳以后,他每个月要役使民工两百万人。同时又大兴土木,广造离宫别馆,在全国各地派人搜寻奇珍异宝、奇花异树。并且还要修复数千里的长城,沟通5000多里的大运河,开凿数千里的驰道。

而在朝堂上,他又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他公开宣称自己不喜人进谏,同时诛杀了元老大臣使得满朝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隋朝建立起来不久,正应该是努力生长以待来日厚积薄发的时候,而杨广常年役使的民工在几百万人以上,不可谓不是操之过急和好大喜功。如此倒行逆施,很快便将大一统的隋王朝葬送在历史之中。

杨广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是随性而为?

历史上杨广为人津津乐道的功绩其实涵盖了很多方面,比较著名的两点就是:一,开凿隋朝大运河沿用至今;二、开创科举制度,创建了网罗人才的有效方法。其我们理性的来看待杨广的举措,真的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首先就是大运河,我国民间有一条著名的谚语“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建设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我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来看,这个理念中的智慧有着充分的体现。

那么我们来看杨广修建隋朝大运河的时间,他先迁都洛阳,然后以洛阳为中心打通南北的漕运航线,从当时的政治财富交流中心新都开始,北至北京,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辐射周边带动经济发展。

马匹、丝绸、粮食甚至于各地的风俗文化交流,都随着这条大运河的沟通而流动起来。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句话中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盛况。

除了经济发展的作用外,这条大运河在军事上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有人曾经笑称杨广的一生只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把妹泡妞儿”,一个就是“打仗掐架”。

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处心积虑得来的政权,杨广在位的14年中,征伐不断。所谓“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水运在运输粮草这件事上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大运河的修建开凿并不是杨广的心血来潮,这个决策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举足轻重。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科举制。大多史料都认为以隋炀帝杨广创制进士科为标志,我国科举制度正式产生。而在此之前的选举制度,则是普通的读书人均有参加官府考试的机会。

最近热度很高的《庆余年2》中的春闱一节,范闲驳回了所有想走门路的各功勋名贵的门客,而是为天下所有读书人力争一个公平,就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于那些在选举制度中没有门路人脉的学子是多么重要。

不过《庆余年》毕竟是小说,男主角范闲也是因为有着现代人的思想在封建王朝才能一骑绝尘;而杨广作为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思考并实施科举制,这说明他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前瞻性。

科举制度的诞生使得普通人中的有志之士、有才之士有了一个有可能施展才能的机会,也使得封建皇朝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官员。而后的科举制度都是在继承了隋朝科举制的前提下进行演变进化的。

我们常说“金榜题名”,如今的古都西安的慈恩寺大雁塔中还有着一个“雁塔题名”的古迹古事,如果有机会能亲自去看看那些碑刻题名,就一定能感受到当年新科进士们的春风得意之情。

杨广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大多数人很难将荒淫无度的杨广与文学联系起来。但是,杨广在文学史上是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的。

史书上称他“美姿仪”(长得帅),“少聪慧”(年少就非常聪明)。并且好读书,他没有当皇帝还在江南的时候,就网罗大批学者一起整理典籍,这对当时的中国古籍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登基以后,广泛搜罗整理全国的地方志,开创了编撰全国地方志的先河,这些地方风物志合编到一起就是一部总结性的巨作。而且他还兴办学校,整理保护散落民间的图书,这些都能看出他对文化和文学的热爱,只是很可惜,这些图书大多毁于日后的战火之中。

隋朝以前,南朝文学是当时的发展主流。杨广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南朝文士,其中虞世基是非常受杨广器重的文学侍从。但是他们的诗文过于刻意的追求工整对账和辞藻华美,便有了精雕玉琢了无生气的匠气。因此隋朝没有多少传世诗作。

但是,杨广本人倒是留下了不少佳作。其中《春江花月夜二首》便是深有清丽明快之意的上乘乐歌。我们都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但是在张若虚之前杨广的这两首柔而不淫,丽而不艳,娇而不妖,大有正音雅言之风。

杨广也时常以此自负,称自己为文学领袖。甚至不惜动用政治力量来改革六朝的浮靡文风。当时的散文还是过分追求骈偶的辞藻堆砌,杨广想要改变这种风气,可惜收效甚微。

而且杨广后期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文可以流露作者心境,后期的杨广经常聚集文人宴饮,诗文成了酒桌宴席上的娱乐之作,从清丽变成了靡费,吟诵主题也大多是宫廷生活琐事和物品,他的贵族文学也很快走到了末路。

结语

人们常说“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通过上文,我们不难看出,杨广其实是有政治头脑和政治抱负的一个帝王,只是在手握权力的过程中,操之过急,初心改变。

历史就是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随着杨广和隋王朝的消亡,李渊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为杨广打上了“炀”字的谥号,这个在谥号中恶到极点的字眼会伴随在杨广的身后名上永生永世。诉说着他的那些残酷无耻、荒淫无度……

杨广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但是他所留下的烙印就像这条静静流淌千年的隋朝大运河一样仍影响着后世。建设运河时死去的万千民役早已化为枯骨,他们如果有灵定会想向杨广追魂索命;但是受到漕运滋养的无数后人又是怎么看待这条运河的呢?

希望各位历史的看客都能辩证的、多角度的来评析历史。至于杨广的功过,就交给时间,留给后人评说吧。

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

中国知网《隋朝的那些基建狂魔》

中国知网《从个体政治心理视角审视历史人物隋炀帝的艺术再现》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