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名叫邓丁秀。
90岁的高龄,让她患上了老年痴呆。可对记忆中故乡的位置,却愈发清晰。

为了满足老母亲挂念了一生的愿望。
子女们整理了这些年帮着记录下的零碎信息,请求寻亲记者的帮助。
以前她只记得自己是湖南衡阳的,如今年纪大,反而清晰得想起,自己来自湖南衡阳东县的邓家老屋。

那时家门口有一片大池塘,她小时候最喜欢在那里玩。
甚至当年13岁的她被拐走,也是那附近。
回想起被人贩子关小黑屋的日子,邓丁秀唏嘘地说:起码不会随意打骂,还管吃管住。
等到她被彻底卖给山沟沟的地主家后,属于她的噩梦才正式开始。
每天不仅有干不完的活儿,还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随便一个人都能对她动辄打骂,让她一度以为自己是到了地狱。
这样的痛苦经历一直持续到国家解放后,她壮起胆子连夜狂奔,逃出了大山。

此后她一路流浪到了广西,和当地一位农民结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
婚后她生下了7个孩子,日子过得很平淡。但这样的生活对她,简直如天堂般幸福。
此后,她时常给邓家老屋寄去邮件,可令她绝望的是,所有的信件都被退了回来,粉碎她那颗本就脆弱,但想家的心。

老人坦言:邓丁秀这个名字是自己后来起的,自己曾经其实叫四秀。
只因她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她排行老四就起了四秀这个名字。
想到从小被两个哥哥带着玩的邓丁秀,此刻竟直接说出了二人的名字,大哥邓秀红,二哥邓友生。
与此同时,属于她记忆深处的一则大事件浮现了出来。
她告诉记者,自己家附近还发生过飞机坠落的事件。
毫无疑问,这则讯息对于如今寻亲是一件非常关键的线索。毕竟飞机坠毁的事件在国内可不多。

从邓丁秀老人多年零碎的记忆中,志愿者们在湖南衡阳找到了7处叫邓家老屋的地方。
但要说哪个有飞机坠毁事件,那只有衡东县石滩乡新白村的邓家老屋。

1943年8月,飞虎队的一架飞机在那附近被击落。
村长带着众人参观了英雄小伙莫顿的墓碑。
当年莫顿的飞机被敌人击落坠毁,那时他才19岁。
因为找不到他的家人,所以村民们自发刻了墓碑纪念他。
而根据墓碑上的时间,正好对上了邓丁秀老人那时的记忆。

志愿者们向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打听,得知村里多年前确实有一户人家丢了女儿,还精准给了我们一个地址。
记者在这里找到一个叫邓发泉的男人,根据年龄推算,他可能是邓丁秀两个哥哥的后代。
得知了一行人的打算,邓发泉是非常惊讶。
因为他从没听父亲提起过自己还有个四姑姑。
他只知道父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且翻开族谱,父亲那一代只有三个兄妹,并没有所谓的四姑。

或许也怕自己的说辞太绝对,他请来了比自己大几岁的哥哥邓发庆。
而邓发庆对当年的坠机事件还有印象。
猜测所谓的四姑极有可能是在战乱时期被拐走的,家里人伤心她的丢失,所以都不愿提起她,导致如今家里的小辈也都不知道四姑的存在。

两兄弟经过半天一番对账,得知两人的父亲在过去都有一个小名,那就是邓修红和邓友生。
这两个名字精准对上了邓丁秀老人的记忆,也让志愿者确定了。
这里就是老人的家。
当把找到家的消息带给老人邓丁秀的时候,老人热泪盈眶,转身回到屋内忙碌起来,企图平复自己的激动的心情。

邓丁秀老人的7个子女听说母亲找到了自己的亲人,纷纷上门来祝贺。
一大家20多口人,计划着一起送老人回家认亲。
而另一头的邓发泉兄弟俩,在得知四姑要回家时,也是高兴的张罗起酒席来。
尽管双方都未曾见过,但血脉的亲情让这份隔阂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期待和喜悦。

邓丁秀达到新百村的时候,村里一片喜气洋洋,放着礼花和鞭炮迎接邓丁秀老人的回归。
邓发庆搀扶着自己的亲四姑,慢慢走回家。
而此时的邓发泉也为这份难得能可贵的亲情,湿了眼眶。
或许是到家了,邓丁秀迷糊的意识清晰了不少。
她不停的诉说着过去的经历,然后让自己的家人和两个侄子也都互通了身份。
这一刻,以邓丁秀为纽带的大家庭,相处都非常融洽,一点陌生的感觉都没有。

随后,邓发泉也准备好了宴席,众人都一一入座。
因为考虑到四姑的年纪,桌上的湖南菜都少放了辣椒,希望四姑能尽兴吃。
而邓丁秀也很捧场,几乎每道菜都尝了一遍,让一众小辈也跟着欢喜。

事后,在得知自己的哥哥姐姐都去世了,邓丁秀虽然并无表现出悲伤,但倔强徒步上山的举动,还是让大家感觉到了邓丁秀老人心灵的郑重。

一路无话,直到走到哥哥姐姐的坟前,她才说了一句话:哥哥,我回来看你了。
或许老人此刻有着满腔委屈想跟最亲的人说,但再见已经是阴阳相隔,只能将那些话再次放回自己到记忆的最深处。
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回家的路,她已经很知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