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邯郸七零后关于世界杯的记忆

观深一度 2018-06-11 18:53:15

2018,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四季流转中夏天已经依然悄然而至,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中似乎这个夏天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今年是世界杯年,四年一届的绿茵盛宴即将在俄罗斯上演,经过各自大洲预选赛搏杀脱颖而出的三十二路足坛豪强将在莽莽俄罗斯论剑绿茵场,争夺足坛至高荣誉——‘大力神杯’的归属,2018的夏天注定会因为这场绿茵盛会而变得火热。

而对于我这个年过不惑的七零后来说,站在2018这座时光的小城回眸,仿佛四年前巴西世界杯的那些经典瞬间还在眼前。时光一晃就又是四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号角又要响起,当我们用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为节点度量生命中逝去的那些岁月。除却对于时光匆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以外,那些与青春有关的一届届世界杯的的难忘瞬间在记忆深处被岁月发酵成如老酒一般历久弥香的经典回味。我觉得未来越来越少而回忆越来越多,马未都先生说,这是变老的表现。

在每届世界杯之前,总会有各种媒体做出各种预测,可李宗盛大哥说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做个大叔。本邯郸七零后大叔反其道而行之,回忆一下与我和我们青春有关的那几届世界杯,虽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主观记忆却与整个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

足球只是一项体育运动,但是这项能牵动全球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几十亿人关注的运动早已超出了单纯体育项目的范畴。当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球员登上世界杯的赛场,以统一规则同场竞技,以足球作为交流的方式,让我觉得世界大同似乎不再是梦。

尽管我知道世界杯的另一面和人类社会一样有着各种利益权谋的博弈,但在足球场内外用阴谋诡计互相算计总比在战场上彼此杀戮付出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强得多。我同意阿尔贝·加缪的说法,反对任何狂热,但我对于人们对于足球的狂热表示支持,尽管球员们身披各自国家队战袍为各自祖国而战,但当赛后他们彼此交换球衣互相致意时,那一瞬间的表达超越了人世间所有语言——我们在同在一个星球,我们共踢一个足球。就像本届世界杯在欧美对抗俄罗斯的世界政治大格局下举行,但没有一支球队受到政治影响而抵制参赛,正因为世界杯足球赛超越了一切间隔人们的藩篱,才值得我们这个星球燃烧一个月的倾情狂热,就像约翰·列侬那首著名的《Imagine》中唱到的那样: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

试想如果世界没有天堂 ,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No hell below us, above us only sky

在我们的下面没有地狱,上面只有天空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试想当所有的人为了今天而活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

试想世界如果没有国界,这不难办到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too

没有杀戮或死亡,也没有宗教信仰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试想当所有的人在和平中活着

You may say that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你也许会说我只是在幻想,但不只是我这样

试想这世界上再没有战争,不同肤色的孩子们可以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自由自在的踢球,尽管我知道这可能永远是一个梦。

1990世界杯

我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讲1986世界杯才是最重要的一届世界杯,但86年我还在上小学,还看不懂足球。我对于世界杯的记忆是从1990开始的,所以本人就从1990年开始我们的回忆之旅。

那是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我还记得激昂有力的主题歌叫《意大利之夏》,那届世界杯的开幕式上拥有时尚之都米兰的意大利人让一群身材高挑着装热辣的职业模特在开幕式进行走秀表演,在当时绝对是时尚界和体育结合的完美典范,这一幕在多年后依然被人津津乐道,也让正在上初中处于青春期的我看的目瞪口呆。

那是我家还没有有线,只能通过家里的十八吋北京牌彩电用天线收看中央一二套节目,那时大部分比赛都是录播,有个专用名词叫“实况录像”。我通过电视在那个年代看到那么多形象各异的球星,在那个围绕球星制定战术的年代里他们是球迷心目中的英雄,我还记得那时的各队都有自己的明星组合。

巴西有锋线梦幻三重奏-罗马里奥、卡雷卡、贝贝托;荷兰有不可一世的荷兰三剑客-古利特、巴斯滕、里杰卡尔德;南斯拉夫有三个火枪手潘采夫、萨维切维奇、尤戈维奇;德国队更是拥有三驾马车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布雷默……而那时的球星都像梁山好汉一样拥有响亮的绰号,克林斯曼叫金色轰炸机,马特乌斯叫中场发动机,瓦尔德拉马叫金毛狮王,卡尼吉亚叫风之子等等等等。

这些球星在十几岁的我和一代人心目中留下的形象永远无法磨灭,他们是我心目中永远的绿茵传奇英雄,后来的球星再也无法取代。

那个夏天我吃着邯郸八一冷饮厂的冰棍,偷喝几口用暖瓶给爸爸打的散啤酒,看着世界杯,我看到喀麦隆的米拉大叔戏耍哥伦比亚疯子门将伊基塔后在角旗跳起非洲舞蹈,我记得阿根廷对巴西马拉多纳的世纪一传助攻卡尼吉亚打入绝杀球,我记得西德的沃勒尔和荷兰里杰卡尔德的口水大战,马特乌斯单骑闯关重炮轰门,戈耶切亚的神奇扑点…

最深刻的记忆是决赛西德对阿根廷,没有卡尼吉亚的阿根廷最终倒在红牌和布雷默的点球下,一代球王马拉多纳泪流满面,而最终马特乌斯举起大力神杯的画面定格在记忆里,很多年过去了,那是一帧不因岁月而模糊的画面,始终唤起我对那个夏天的回忆。

1994世界杯

1994年是个神奇的年份,那一年《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国产凌凌漆》、《这个杀手不太冷》、《低俗小说》、《活着》等等等等经典电影扎堆出现;那一年NIRVANA乐队主唱Kurt Cobain饮枪自杀;那一年窦唯何勇张楚魔岩三杰华丽绽放;那一年的世界杯在美国举办,那一年的世界杯比赛几乎都在夏日的白天进行,就像姜文的处女作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那一届世界杯堪称是阳光下的美利坚之梦。

那年我正在上高中,也处在人生中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学习紧张,但那时每天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放学后都会在操场上和同学一起踢球,那时感觉美国离我们太遥远了,只能在半夜的世界杯直播中看看美帝的面目。

那一届世界杯是最后一届24支队伍参赛的世界杯,我认为那是一届戏剧感最强的世界杯,高潮迭起而又出乎意料的情节此起彼伏,犹如最优秀的编剧安排的剧本一样让人久久回味。那届杯赛最热门的哥伦比亚众星云集,却小组惨遭淘汰提前回家,而打入乌龙球的后卫埃斯科巴竟然被连开12枪惨死,让当时还是个少年的我震惊之余隐隐觉得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不像儿时的想象那样美好。而马拉多纳带着阿根廷的诸如“战神”巴蒂、“风之子”卡尼吉亚、雷东多、奥特加等一干巨星横扫希腊和尼日利亚后,却被查出服用禁药,一代球王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世界杯,令人嗟叹。那届世界杯来自东欧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各自核心斯托伊奇科夫和“中场阴谋家”哈吉的带领下大放异彩,罗马尼亚掀翻了阿根廷,保加利亚更是一路打进四强。但是这两支球队都是配角,就像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一样,先出场的尽管博人眼球却不是顶级高手,最后出手的才是大腕。

94世界杯的两支主角队伍是巴西和意大利,两支三冠王队伍一支高歌猛进,一支跌跌撞撞,最后在决赛中会师,另一种意义上这也是两队核心“独狼”罗马里奥和佛系王子罗伯特.巴乔的巅峰对决,两个人像江湖上的两位性格迥异的绝世高手,一个纵情声色独来独往冷面示人在不经意间一剑封喉,另一个生在亚平宁拥有地中海一样湛蓝的眼睛却信仰东方佛教禅宗,这两位剑客都在各自阵营最需要英雄时挺身而出,然后决战大力神金杯之巅。

我还记得在后半夜看的这场决赛,一百二十分钟踢得沉闷乏味,我和同学都一会醒一会睡,直到最后的点球决战才睁大眼睛,我记得巴西队张邓加罚进点球后做了一个霸气的动作,而整届世界杯的高潮出现在巴乔的最后一个点球,这个背负全意大利殷切希望留着马尾辫的男子踢飞了。

最后一个点球,在周围的巴西队员疯狂庆祝时,巴乔垂首伫立的忧郁身影成了那届世界杯留给我们最后的深刻记忆,也让十七岁的我知道有的精神是可以超越世间的胜败,也并不是每一个英雄都可以获得最后的荣誉。

1998世界杯

1998年时我已经参加工作,带着初入社会的迷茫和不知所措,那一年在浪漫的法兰西举行的世界杯虽然十分精彩,但那个夏天对我却是一段苦涩的记忆,因为那时我正在失恋。

可能每个年轻人都和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在那个夏天我在啤酒、足球和哥们的陪伴下走出阴影,其实回头才发现,那有什么爱情,只不过是在荷尔蒙蓬发的年龄该有的生殖冲动罢了。

那届世界杯因为扩军32支球队,所以实力差距是的大比分比赛很多,非常精彩。我比较难忘的有几场比赛,一场是智利对意大利,智利队双萨锋线萨莫拉诺-萨拉斯连进两球,意大利靠老将巴乔一传一射才勉强扳平比分,我还记得第二天的《体坛周报》大标题是“智利双萨威震波尔多 神勇巴乔拯救意大利”,颇有古典小说回目的味道。

还有一场世纪之战是阿根廷大战英格兰,那场比赛球星众多,踢得荡气回肠,四个进球个个经典,红牌、假摔、团队任意球目眩神迷,最后的点球大战英格兰没能摆脱世界杯点球魔咒。我那时是荷兰队的拥趸,我记得半决赛荷兰队巴西那场邯郸下着大雨,电闪雷鸣中我和几个喜欢荷兰队的哥们后半夜聚在一起,喝着那时邯郸啤酒厂出的啤酒,都盼着荷兰杀进决赛,摆脱无冕之王的帽子,当下半场罗纳尔多打进一球后,我们全都沉默着灌着啤酒。在九十分钟比赛就要结束时,克鲁伊维特头球把比分扳平,我们惊天的一声大喝,使得被惊醒的邻居们纷纷敲墙表示抗议。

只可惜最后荷兰点球败给巴西,止步半决赛,我记得那场比赛后我醉的一塌糊涂,青春的迷惘失恋的难受输球的痛苦酒后的不适几种感觉加在一起让我至今难忘。

而另一支夺冠热门东道主法国队凭借着强大的中后场实力一步步迈进决赛,那时的法国人才济济,在中场大师齐达内带领下,图拉姆、德约卡夫、杜加里、德塞利、布兰科、德尚、利扎拉祖、维埃拉、佩蒂特、卡伦布、巴特斯等一干球星整容齐整。只是锋线上当时的亨利和特雷泽盖还太年轻,稍显青涩,吉瓦什不堪大任,于是决赛中靠齐达内的头球打开胜利之门不可思议的以三球大胜拥有罗纳尔多、德尼尔森、里瓦尔多、罗伯特卡洛斯的巨星的巴西。关于这场比赛是一场阴谋的言论至今甚嚣尘上,这也成为一个未解之谜,不过据说第二年法国免掉了巴西三亿美金的国债,只让我觉得足球远非体育运动那么简单。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鸡毛山的海,赵都邯郸土著,生在鸡毛山下,长在沁河岸边,一个混进摄影家协会和作家协会的有证厨子。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