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南冰洋

建梁 2023-10-16 09:12:06

2021年6月9日,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美国国家地理学会8日为了庆祝“世界海洋日”的到来,

正式承认“南冰洋”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一样,并称为地球的第五大洋。

一石惊起千层浪,这则消息一经发布,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学界和公众的广泛讨论,有专家透露,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此项举动,是出于海洋保护的考虑,希望能唤起人们对“南冰洋”及周边海域的关注。

南冰洋,又叫南冰洋或南极海,是指围绕南极洲的海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部接近南极洲的海域。南冰洋是世界上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也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大陆分割的大洋。

位于大西洋极南部,属于南冰洋的威德尔海。

南冰洋范围示意

如果回顾一下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很容易就会发现南冰洋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南冰洋原本是对一片地理区域的统称,并不是什么地理实体的专属名词,多用在地理、水文等领域。16 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了这片位于世界极南的海域,之后航海家们开始纷纷涌入,试图发现传说中的南方大陆。

试图征服传说中黄金七城的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

而“南冰洋”这个词,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据考证,至少在1702年《牛津词典》就已经记载了这一词汇。那时,全球布武的大英帝国已经取得了海上霸权的明显优势,为了方便探索与研究,开始对全世界海洋进行科学划分和命名。1845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在伦敦举行会议,将德国地理学家瓦伦纽斯于17世纪命名的“大北洋”正式更名为“北冰洋”,同时提出了大洋的划分方案,将世界大洋划分为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南冰洋,其中南冰洋以南极圈为其北界。但这样的划分方案有很大弊病,因为南极圈所经过的地方实际上很多都在南极大陆的内部,这样被划分进“南冰洋”的海域就变得窄小且支离破碎,因此并未得到广泛采用。

罗斯海就是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多冰山。

尽管南冰洋不被认可,但北冰洋在这次会议上脱颖而出,成为大洋家族的新成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开始逐渐认可“四大洋”的地理概念。1915年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版的世界地图,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套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地图,这套地图采用的就是“四大洋”的划分方式。然而,“南冰洋”这一词汇并未消失,随着人们对南极地区的探索越来越多,许多海洋国家建立了海道测量机构,而在为本国海军和商船发布的海洋信息中,为了方便,也都纷纷使用了这一词汇。国际水文组织(IHO)的前身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B)于1919年7月24日举行首次国际会议后,把“南冰洋”的范围定义为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三个大陆以南的所有海域。但是南冰洋与其他大洋没有明确的大陆相隔。南冰洋也并没有自己的独立海盆,它的海盆由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部的海盆所组成。这就导致到底如何定义南冰洋的边界存在巨大争议。

而北冰洋就有自己的海盆北极海盆。图为北冰洋格陵兰海。

到了1937年,作为世界海图标准化的权威机构,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B)宣布正式承认了“南冰洋”这个名称、定义和概念,将它纳入正式文件和标准。此举一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弹,人们争议激烈,在没有明确南冰洋边界的情况下贸然使用,不仅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本“四大洋”的认知,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政治问题。于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B)被迫在1953年宣布撤销这项认可决定,废除了“南冰洋”这一称谓,理由是“大多人认为没有明确理由足以将‘大洋’一词用于该水体”。但随着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各国开始和平开发南极,对于南极地区的科研考察日益增多,南冰洋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愈发明显,“南冰洋”一词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南冰洋”的概念问题再一次被提上议程。2000 年,国际水文组织(IHO)再次确定南冰洋为一个独立大洋,并开始研究南冰洋的边界划分,在2002年出版的《海洋界限》中,国际水文组织(IHO)提出了关于“南冰洋”的明确划分方案:南冰洋以南纬60度为界,向南直至南极洲包括南极洲半岛在内的所有海岸。

之后的时间里,“南冰洋”的边界不断被细化明确,2021年2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正式承认南冰洋,到6月8日“世界海洋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正式承认南冰洋。

既然“南冰洋”已经具有历史基础与学术研究,并不是空穴来风,那么,为什么又会产生一系列关于“南冰洋”的争议呢?要搞清楚这一点,必须明确“海”与“洋”的差异。从地理学来讲,“洋”一般指的是海洋的中间部分,深度一般在两三千米以上,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洋系统,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基本不受陆地影响;而“海”往往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深度较浅,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受陆地影响较为明显。

从国际空间站俯瞰太平洋。

有意思的是,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承认的“五大洋”中,南冰洋的面积比北冰洋还要大,深度也更深。南冰洋的理论面积约为 2032 万平方千米,大于北冰洋的 1475 万平方千米;其平均深度更是超过 3000 米,远大于北冰洋的1000余米。这也导致部分人认为 :凭什么北冰洋就是“洋”,南冰洋就只能是“海”?

北冰洋:那我就不是最小的了!

而这,就涉及到判断“海”与“洋”的根本依据了,“洋”之所以为“洋”,是因为它们存在“洋脊”。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海洋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将海底的山脉命名为“大洋中脊”,又称为“洋脊”或“中央海岭”,并提出洋脊是新地壳的诞生之地。

板块张裂岩浆涌出,遇海水冷却形成洋脊。

洋脊纵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得到了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可,因此成为支撑“四大洋”的关键依据。而南冰洋底并未发现洋脊,导致其“洋”的地位一直未被学术界广泛承认。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南冰洋”缺乏洋脊,所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南极海”。目前,尽管部分组织机构之间已经达成共识,但“南冰洋”却始终未得到地理学界的普遍承认,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至今仍采用“四大洋”的划分标准。而对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等组织机构和支持南冰洋的学者来说,南冰洋拥有独特的大环境,是一片独立的海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来研究,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这里拥有独特的洋流。在南极洲的北部到南纬60度之间,存在着一条通达的海洋环带,在西风的作用下,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不仅如此,来自其他几个大洋的海水,基本可以在这里畅通无阻地交汇融合,形成新的环流。而这种闭合性的环状海流和强劲的西风洋流,都是其他大洋所不具有的。

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峡,处在南极西风漂(洋)流上,所以风力强劲,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德雷克海峡也被称为“杀人的西风带”。

其二,这里独特的物种分布。南纬60度附近海域复杂的水团在此处交汇,由于不同水团在温度、盐度等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生物地理分界线。适应于南极洲寒冷水域中的浮游生物及鱼类,以及帽带企鹅、阿德利企鹅、食蟹海豹等物种在分界线以南大量分布,而以北属于温带的浮游生物、鱼类和海鸟也很少逾越。

其头部下面有一条黑色的纹带,使它们看上去好像在戴着盔帽一般,故称帽带企鹅。

虽然名字叫作“食蟹海豹”,但它们其实以食用磷虾为主。

南冰洋的物种关系、生态链条相对简单,这也导致南冰洋的生态系统无比脆弱,极易失衡甚至崩毁。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而与此同时,人类对南极地区的开发探索却在不断深入,大规模的捕鲸、捕捞磷虾等行为,和日复一日的气候恶化一同威胁着这里独特而脆弱的生态面貌,南极地区及周边海域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因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地区出现西瓜雪和血瀑布。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在“世界海洋日”正式宣布承认南冰洋,或许是希望引起人们对南冰洋的关注,以便进一步宣传对南冰洋的生态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南极,保护这片与世无争的荒凉净土。

参考资料:《南冰洋!真要成为世界第五大洋?》环球人文地理;《南冰洋被旧事重提,其由来、我国一贯做法及我见》段煦;《南极资源及国际纷争》颜其德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及其他立场

2 阅读:5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