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透露,特朗普近日表示,美方已经与鹅罗斯就“乌克兰危机”进行了“非常严肃”的讨论,他和鹅罗斯总统可能很快会采取“重大行动”来结束这场战争。
而另一方面,北约及欧洲国家也表达了他们各自的主张。
北约秘书长吕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说:北约应该帮助乌克兰占据“优势地位”,确保乌克兰不会输掉战争。
吕特认为,当前战线“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暗指特朗普与大鹅私下勾兑),所以,北约要“确保鹅罗斯无法向前推进”,这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他表示相信“乌克兰不会输掉这场战争”,同时他呼吁国际社会“全力支持乌克兰,使其占据更强的战略地位”。
针对外界传出的“特朗普团队打算与鹅罗斯单独会晤,开展不利于乌克兰的谈判”一事,捷克总理菲亚拉说,如果“乌克兰的和平协议以鹅罗斯的胜利为基础”,那么鹅罗斯不会停止其侵略行为;西方必须确保“和平不会成为鹅罗斯侵略政策的胜利”,否则鹅罗斯将采取更多激进措施进行扩张。
他还说,未来的“和平谈判重点”应该是保障整个欧洲的长期安全与和平。
德国方面,有个重大转变,最新媒体消息称,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表示,愿意向乌克兰境内的“非军事区”派遣德国士兵,进行维和行动。
之前,皮斯托里乌斯就比总理朔尔茨在援助乌克兰方面更积极,他这次的表态不知道朔尔茨是否也支持,此前朔尔茨曾多次宣称不支持向乌克兰派兵的提议。
在援助方面,欧洲开发银行又有新的行动。
欧洲委员会开发银行(CEBB)理事会新批准1.5亿欧元资金,为乌克兰的两个住房项目进行额外支持,主要解决由于战争导致的乌克兰人的住房问题。
乌克兰财政部透露,一个价值5000万欧元的新项目已经获批即将开始,以帮助国内流离失所者(IDP)获得自己的住房,优惠为无房户提供贷款支持。
对于美方有人说迄今已经援助乌克兰近2000亿美元的说法,乌总统进行了回应。
泽连斯基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到目前,“援助并非以现金形式提供,而是以武器装备为主,总额约为700亿美元”;在美方说向乌克兰提供的约1770亿美元援助中,乌克兰实际收到约760亿美元。
他称,有关“美国援助总额达到1000亿至2000亿美元的说法”不准确,关于乌克兰获得近2000亿美元支持的数字是误导性的。
他说,这些援助并非现金,而是武器,具体数字略高于700亿美元;同时,美国还向乌克兰提供了包括“人道主义援助、社会项目支持、培训和教育”等多方面的帮助。
之前,特朗普曾抱怨说乌总统“到美国一次,就拿走很多钱”,一次拿走1000亿美元,宣称拿走近2000亿美元。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美国前国防部长曾解释说,美国援助乌克兰的资金大部分留在了国内,投向了美国的军工企业,在美军装备实现更新换代的同时,为乌克兰运送了大量装备。具体数字他也没有说,这可能将是一笔“糊涂账”。
今天消息,特朗普“希望乌克兰以稀土交易换取美国的军事支持”。
媒体称,特朗普说,他希望达成一项协议,让美国获得乌克兰的稀土资源,以此来换取在乌克兰阻止鹅罗斯入侵期间继续向乌方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乌克兰是个资源大国,能换取援助乌方应该会同意这一提议的。不过,目前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各方的确认。如果能够确认这一消息,即便商人思维的特朗普提出这一条件,对乌克兰来说也是好事,总比一点不援助好一点;估计后续还会有新消息进行确认。
在特朗普上台后签署大量“行政令”,其中一项是“要求美国所有对外援助暂停90天”。
这导致数以千计的援助项目不得不暂时停止,其中包括援助乌克兰的“用于乌克兰恢复基础建设、医疗服务等人道主义援助”。
因大量对外援助项目暂停,美国的“国际开发署”(政府机构)约60名职员1月27日还被要求“休假”。而与这一机构合作的公共卫生研究院,在1月28日晚通知600名员工,他们因对外援助项目冻结而被解雇。同时,美国“国际开发署网站”也从2月1日起无法访问。
媒体报道说,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大土豪马斯克宣称,特朗普已“同意”关闭美国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
这问题就严重了,一个机构而且是个国际援助机构,说关闭就关闭了,连个论证或征求意见的时间都不给,这举动有一点科学性吗?
这个举动影响会很大,很多人可能还意识不到。美国每年的对外援助额很大(据说在全球援助排名中是第二位)。说白了,对外援助可以展现一个国家的对影响力,美国也是因对外援助多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秀肌肉”。前几日突然被掐断所有援助(包括军事、人道物资援助),现在又干脆关闭援助机构,啥时候恢复是个未知数,那这影响实在太大了。
如此一来,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无疑会急剧下降,国际上的受援项目(包括乌克兰)将被迫停止,美国在全球范围的国际交往中还能站在前面说话吗?还能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吗?肯定不能了。
同时,其他国家也不得不调整对外援助项目,甚至有的国家也会效仿美国做法,减少或停止援助。这样做会起到连锁反应,它所造成的后续效应和影响难以估量。
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特朗普的对外政策和加关税举措,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其实,不是专家也能看到这一点,世界局势的未来将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
媒体谈到一个历史事件,称:在美国历史上,美国总统想“依靠关税解决问题”的除了特朗普,也有另外一个人,他叫赫伯特.胡佛。
胡佛在任总统期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华尔街股市崩盘、“1929年爆发经济大萧条”事件。其原因就是胡佛跟太离谱一样,拍一下屁股就搞起了“关税大战”,他的执政团队在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美国进口商品关税,天真地认为这样做可以保护美国的企业。结果正好相反,他这个做法不仅引发了全球“贸易关税大战”,而且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成为无数人心中“永远的痛”。
有人说,不怕,美国有国会两院在看着呢,可以随时纠错。事实上这说法站不住脚,就看国会能否起作用了,胡佛能够通过国会颁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就说明了国会也“同流合污”。这次特朗普刚上台就搞的“关税大战”,国会几百个议员,他们哼过一声了吗?他们选择了配合。
一个疯子一样的人被“两次抬进白宫”,也很能说明问题。在特朗普的带领下,美国人享受“1929大萧条”,不是没有可能的。
媒体最新消息,特朗普变卦了。
他已与墨西哥总统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立即暂停“加征关税计划”一个月时间。至于一个月以后怎么办,估计双方还会进行沟通协商。
同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宣布,特朗普与他在电话中进行了沟通,同意前天宣布的对加拿大“加征关税”一事暂时搁置,30天以后再说。
从中可以看出,特朗普做事很离谱,事先并没有做过“调查研究”,只是拍一下屁屁就定,然后再改,改后再犯。
可能是,他一看加拿大和墨西哥并不屈服他的“关税大棒”,而是针锋相对,他就软了下来,同意暂停了。其施政的随意性有多大,可见一斑。
德国前外长西格玛.加布里尔提出了一个“大胆想法”,他说:可以让加拿大加入欧盟,来加强欧盟的力量。
这想法不错,如果特朗普继续瞎折腾,跟近邻过不去,不排除加拿大真的会加入欧盟的可能。真那样,届时就热闹了,特朗普不是想搞“孤立主义”吗,那大家就离开他,让他一个人玩去。
同时,还可以“再进一步”,让欧盟“扩编”或改名为“欧美联盟”,再将墨西哥等南美国家纳入其中,在加大“正义联盟”实力的基础上,让特朗普如愿以偿地“孤立”去吧。
一朋友的思路很清晰,他认为,特朗普并不是人们说的不靠谱、也不是傻;有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是思路不对——你不能站在是否有利于美欧联盟的“利益”上去考虑问题 ,而应该从鹅美或干脆是大鹅的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你就会发现,特朗普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莫斯科的“重大利好”。
当你不把他当成美国的“领捣者”、而是当成大鹅的合作者的时候,他为啥要做哪些大量“离谱”的事,瞬间就疑云全消了——他这么做“看似离谱”实际上是有他背后的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