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10日,北京西郊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内人头攒动。
虽然此时仍是深冬,凛冽的寒风传来阵阵呼啸,人们的脸颊被冻得通红,但仍坚持着笔直地矗立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
这一天,正是开国元帅陈毅的追悼会,就在四天之前,这位为革命穷其一生的老人在病痛的折磨下永远闭上了双眼,享年71岁。
作为相伴几十年的老战友,毛主席得知这个噩耗时沉默了许久,最终眼含热泪、用沙哑的嗓音对机要秘书张玉凤说道:“帮我准备一辆车,我要去送一送他”。
对于这个要求,张玉凤本想拒绝的,毕竟此时毛主席的身体并不好,不要说是平时的活动,就算是读书看报都需要她陪在旁边读给主席听。
“主席,您的身体……”
然而,话到嘴边,张玉凤却又咽了回去。
看着毛主席那般悲痛的模样,她最终还是于心不忍。毕竟老战友、老朋友离开人世,主席他老人家最大的心愿就是送逝者最后一程。
最终,在张玉凤的搀扶下,毛主席乘车来到了追悼会现场。
在向陈毅元帅的遗体深深鞠躬过后,毛主席缓缓站稳身形,就在这个时候,陈老总的遗孀、张茜匆匆走了过来。
“毛主席,您现在要注意休息,仲弘(陈毅字仲弘)要是知道的话,肯定是坚决不同意让您过来的……”
还未等张茜说完,毛主席就轻轻摆了摆手,叹息着说道:“陈毅是个好同志,也是我的好战友,我应该来送一送”。
简单的寒暄过后,张玉凤便打算搀扶毛主席到一旁休息。
可刚走了几步,毛主席突然站定,眼神直勾勾地盯着不远处的一副挽联。
看了许久,毛主席将张茜再次叫了过来,脸上的悲怆神情已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紧蹙的双眉、和那一脸的严肃。
“快说,这副挽联是谁送来的?”
看到此处气氛不对,负责会场安排的周恩来总理也快步走了过来。
未等张茜反应过来,毛主席便径直对周恩来反复呢喃道:“找到这个送挽联的人,一定要找到他……”
那么,挽联上究竟写了些什么、以至于受到毛主席的如此重视?
这副挽联又是谁送来的呢?周恩来总理找到此人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原来,这副挽联正是出自“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之手。
作为名门望族之后、又博学多才,张伯驹成为我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其名号甚至与东北军首领张学良、晚晴皇室成员溥侗、袁世凯之子袁克文并驾齐驱。
张伯驹虽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在那个兵荒马乱、军阀割据的年代,其原生家庭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富贵人家,是远远无法和张学良等人齐名的。
只是因为在他6岁时,也就是1904年,亲生父母的一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张伯驹有个伯父名叫张镇芳,是袁世凯手下的肱股之臣,先后担任直隶差委总办、天津河间兵备道、长芦盐运使等职务。
张镇芳膝下无子,便打算从家族子侄中挑选一人抚养,见到年仅6岁的张伯驹时,便认定他年少聪慧,将来必定能有一番作为,便将他接回了家中。
后来,随着袁世凯的势力越发壮大,最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张镇芳的职务也随之水涨船高,官职直隶总督、河南都督。
正是凭借着如此显赫的背景,张伯驹的仕途也一路亨通。
1912年,张伯驹被父亲张镇芳送进河南陆军小学就读,三年之后便考入了中央陆军混成模范团骑兵科,毕业之后先后在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下任职,最辉煌时担任过旅长。
然而,随着各路军阀之间混战不断,张伯驹虽然身穿戎装,却也对于这种无休止的内乱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1925年,已经身为陕西督军署参议、兼驻京代表的他毅然决然地提交辞呈,并宣布退出军界。
当时年过半百、在商界站稳脚跟的张镇芳得知后大发雷霆,连夜乘车赶到北京,希望能劝儿子回心转意。
然而,面对父亲苦口婆心的劝说,张伯驹却是一脸的无可奈何,憋了许久哽咽着说道:“如今这个乱世,从军真的是为了保家卫国、维护一方治安吗?”
看到儿子痛心疾首的模样,张镇芳显然一怔,努了努嘴却说不出只言片语。
紧接着,张伯驹说出了积压了许久的肺腑之言。
“各派之间纷争不断,仗打个不停,不过是为了争地盘、争利益罢了,我不愿做他们的棋子”。
最终,张镇芳被这番话折服了。
作为一名在政界、军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人,他又何尝看不透其中的端倪,见儿子已经厌倦了这般尔虞我诈的生活,便也只好点了点头,算是支持他的决定。
1933年,张镇芳在天津病逝,他生前创办的盐业银行也面临着群龙无首的境地。
在家人的多番劝说,甚至是以死相逼之下,身为张家独子的张伯驹只能极不情愿地接手这个摊子,就任盐业银行经理兼总稽查。
虽然接手了这份家族企业、并且成功涉足商界,但张伯驹显然志不在此,反倒是对古色古香的书法、字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这个兴趣爱好,他可以说灌输了几乎所有的精力,为此还特意将银行的诸多事宜交由手下打理。
一连数月,他可能都不去银行一次。就算偶尔到银行一趟,也是将自己关进办公室里,尽量不抛头露面。
当有下属前来请示事务时,发现办公室的门早已反锁,只能不住地敲门、呼喊。
而张伯驹则一边拿着放大镜、仔细钻研着字画中的奥妙,一边扯着嗓子喊道:“有什么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放心大胆一点,不要一有事情就来找我”。
时间久了,银行的员工们也就习以为常,再也不会堵在经理办公室门前自讨没趣。
而张伯驹也很享受这种悠闲的时光,更加沉醉于字画的收藏,甚至将平生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押在了上面。
在他的藏品中,李白的《上阳台帖》、唐寅的《孟蜀官姬图》、陆机的《平复帖》、范仲淹的《道服赞》可谓是珍品。
久而久之,张伯驹的万贯家财悉数耗尽,只能靠亲人的接济、或者从好友那里借债才能勉强度日,但即便穷困潦倒,他仍然颇为平淡地说道:“我这一生,前30年懵懂无知,荒废光阴。30岁之后嗜书画成瘾,虽为此举债但也乐在其中”。
1950年10月,随着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派兵入侵朝鲜半岛,威胁我国安全。
在此危急关头,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抗美援朝,并且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率军出征,支援朝鲜人民抵御侵略,保卫我国东北边境安全。
此时,张伯驹已经52岁,听到这个消息时极为振奋,激动地说道:“虽然我这一把老骨头没法上前线,但还是能做些事情的”。
思前想后,张伯驹决定在天津戏院举行京剧义演,自己亲自登台演唱,为后续即将赴朝作战的志愿军将士们上演了《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等精彩的节目,引得台下观众们连连拍手叫好。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伯驹偶然间与陈毅结识。
当时,身为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到北京参加会议,得知号称“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正在为志愿军将士们举办义演,便趁着闲暇时间前去探望。
看到张伯驹虽然满头白发,但在舞台上仍然身姿挺拔、动作灵活矫健,不由得鼓起掌来。
而张伯驹也注意到了台下的陈毅,在演出结束之后顾不得卸掉妆容,便快步走到了陈老总的面前。
“不知道陈毅将军远道而来,没能迎接,实在失敬”。
话音落下,张伯驹抱拳拱手,刚想要鞠躬,却被陈毅连忙拦了下来。
他爽朗地笑道:“我听人说,张先生大我3岁,咱们之间就不要这么客套了,以后就以兄弟相称吧”。
从那之后,陈毅与张伯驹之间便保持着书信往来。
1954年,陈毅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来到北京工作,便时常到张伯驹家中做客。
看到张伯驹家中十分简陋,并得知他将全部家财都用在书画收藏之后,更令陈毅钦佩不已,于是多次慷慨解囊接济张伯驹。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再加上曾经的家庭背景原因,张伯驹晚年的时光过得十分困难,与妻子潘素只能靠当地政府的救济才能勉强维生。
1972年1月6日这天,张伯驹像往常一样端着一个小板凳,坐在自家的小院中。
树梢、房檐上的积雪尚未消融,寒风依然刺骨,但好在当时天气还算晴朗,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身上,令本就年迈嗜睡的他感到一丝困倦。
可就在逐渐昏沉之际,一旁的老旧收音机中却传来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消息,陈毅元帅去世了。
片刻过后,泪水如决堤一般涌出、滑过脸颊,滴落在老旧褪色的棉衣上。
他本来是想参加追悼会的,但妻子潘素的一番话令他彻底失望了。
“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能撑到那里吗?”
是的,自己年事已高,身子骨大不如从前,就算是出门溜一圈、都要拄着拐杖,怎么去追悼会呢?
但张伯驹并不死心,他的嘴中反复呢喃道:“陈毅元帅对我有恩,他去世了,就算我不能亲自去送他,也决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苦苦思量了一个下午,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为陈毅写一副挽联。
他缓缓走回房中,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笔墨,先是写了一份草稿,待到每个用词都认为恰当之后,再拿出上好的宣纸誊抄了一遍。
仗剑以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在,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 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而当毛主席在会场上看到这副挽联时,也不由得被这大气磅礴的用词所吸引。
他轻声诵读了一遍,紧蹙着眉头反复推敲,却发现每个字都恰到好处,根本没有任何修改的余地。
读完之后,毛主席赶忙叫来了张茜,向她询问这副挽联的作者是谁。
然而,对于陈毅的离世,张茜是悲痛万分、心力交瘁的,自然没有注意到这副挽联究竟是何人所送,只能缓缓摇了摇头。
远处的周恩来也看到了这一幕,他知道毛主席近来身体不适,此次来到追悼会现场必定十分疲惫,便快步走过来打算劝毛主席回去休息。
可他刚刚走过来,还没来得及说话,毛主席倒率先开口说道:“恩来,找到这个送挽联的人,一定要找到他……”
当周恩来总理认真看过挽联之后,也猜到了毛主席的意思,必定是认为其作者颇有才华,打算见一见他。
“主席,你的身体要紧,先回去休息吧,我一定找到他”。
追悼会结束的第二天,周恩来便根据名册找到了张伯驹,并将他接到了毛主席所居住的菊香书屋。
虽然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欠佳,但见到张伯驹后还是坚持站起身来迎接,并激动地与之握手说道:“张先生,我要感谢你,把陈毅同志的一生总结得那样精彩”。
而当毛主席得知张伯驹与妻子没有收入来源,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后,当即决定将他安排到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也算是让夫妻二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在他临终之前,虽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仍坚持着说了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我要感谢毛主席,要不是他的帮助,我这人生的最后十年恐怕还在忍饥挨冻”。
这便是毛主席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