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城厢镇,不起眼的山村有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后裔

诗意的栖居 2025-01-14 16:18:12

游玩陇旺屯后返回途中路过东信村,看见小学旁边有座祠堂,走近看是苏氏祠堂。对于姓氏来源颇有兴趣的我不由得走进去参观一番,可惜的是祠堂里没有东信村苏姓的落业始祖介绍,不过看到功德碑上写有白马苏家人的捐资,就可以断定东信村的苏姓来自丁当镇的白马圩,而且还是宋代名人苏东坡的后裔。

说东信村的苏姓是苏东坡的后裔可不是抬高这里苏姓村民的身份和地位,再说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人物,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千年的时间里足以发生很多事情,更何况古代皇权社会,今天你在朝当官,明天就被满门抄斩都有可能,苏东坡后裔来到广西深山里隐居也未必是坏事。

为何说东信村苏姓村民是苏东坡的后裔,接因从苏姓入桂落业始祖说起。明朝洪武元年(1368)授朝廷之命,苏链前来广西郁州任官。苏链是明朝初期贡生,赐封文林郎、应授修职郎,这些官衔在朝廷不算大,但在皇权不下乡的广西绝对是大官。苏链任满后本想返乡,不知何原因就在山穷僻壤的广西落业。

苏链字光宗,苏链后裔亦称为光宗公,在郁州任职满后便在现玉林背州村落业,其后裔便在玉林、梧州、北海、横州、南宁等地扩散。明朝成化18年(1482),有个叫苏庇的苏链后人沿邕江而上转右江,来到白马圩落业,苏庇则是隆安苏姓的落业始祖。苏庇古墓无法寻找,不过在白马矿旁边有苏庇祠堂。

苏链是苏东坡第15代孙,苏庇则是苏东坡的20代孙,东信村的苏姓又是苏庇的分支,说东信村苏姓是苏东坡后裔是站得住脚的,不过不能遗传到苏东坡的优良基因,可能是东信村苏姓最大的遗憾。苏东坡不仅才高八斗,而且八尺一寸长(186)的身高足以让人羡慕,不知东信村的苏姓村民有没有出过文人,有没有遗传到苏东坡的身高。

苏氏祠堂的正厅的中央摆放有两尊雕像,足以看得出来是两位苏姓先祖,同时也能证明当年苏姓来东信村落业的是两兄弟。祠堂内没有宗谱,所以不知道东信村苏姓的落业始祖叫什么名字。其实不光是东信村的祠堂没有宗谱,连白马村的苏庇宗祠都没有宗谱,宗谱不刻在祠堂内,想来应该是族人藏起来了。

把宗谱藏起来未必是件坏事,我国的宗谱在明朝之前都是朝廷编撰,民间是不允许编撰族谱的,由官方编撰族谱最大的好处就是证明自家身世显赫,坏处则是为官犯罪,满门抄斩而且诛九族的话是按官方编撰的族谱去惩罚,以至于很多官员都不情愿撰写族谱。明朝之前族谱断档,可能是担心诛九族的原因,以至于到长辈撰写族谱时是口口相传,族谱谱写不完整的情况。苏氏宗祠里没有族谱,担心诛九族的成分更大些。

不愧是文人墨客后裔,落业之地有山有水有田,而且又远离县城和街圩,更是地处山坳之中,犹如世外桃源般,或许这样的环境更适合隐居。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这一带土匪多,来到此地落业,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倒是享受人间天伦之乐。房屋在水中倒影,若是个画家,以此为背景写生,想来应该能画出美妙的画作,可惜水平不够,要不然可以赋诗一首了。

东信村野跟很多地方一样,学校都停办了,停办后的学生不知是区敏阳圩念书还是到县城去读书。不过以当前城镇化驱使的情况来看,东信村的孩子们应该是到县城去读书,县城的教育资源比较完善,到县城去念书孩子成才的几率比较高,所以村民更倾向于县城。县城买房子的还好些,要是县城还没买房子,到周末接送孩子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不过城厢镇有校车,想来校车应该逛到东信村的。

东信村位于县城东南,距离县城35公里,户籍人口为3100多人,3000多人口算是个大村,解放初期还升格为乡,几十年后东信村就变成老幼留守村,城镇扩张真是害死农村。每到一个村几乎都是十户九空,仅剩的几位老人坚守农村而深感痛心。东信村毕竟是个大村,想来这里应该还保留有民间烟火的气息,不能说繁荣昌盛、丁财两旺,至少这里还有点农村的模样。此文是游记,没有多大的历史价值,就当茶后文看,谢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