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的世界里,从阿青时候开始诉说,一直绵延到清朝的乾隆时期,本是一段枯燥无味的封建帝王朝代,在大师十几年写下的15部作品中,“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越女剑》不在内),这段本是冷酷无情的帝王史成就了种种荡气回肠的武林道义和江湖情怀,无数人的少年和情怀都在这点点滴滴的刀光剑影中叠加升华,形成自己最原始和最朴素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很多人不会了解,金庸开始创作武侠小说,却是一次极其偶然的意外。
那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梁羽生在《大公报》上的武侠小说即将终结,但他自知创作之事难以继续,灵感也全无,不过报社仍旧希望把武侠频道持续,毕竟这是当时读者最爱的频道,于是,报社负责人就邀请金庸来担当武侠频道的主笔。
在这之前,金庸从未写过武侠,甚至连小说也很少触及,他的工作是一名记者、翻译和编辑,但凭着他对武侠小说的热爱,他和梁羽生订下了武侠小说之约后,便把自己名字中的“镛”拆开,取名“金庸”,开始了自己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创作,因自己在海宁时经常看到乾隆在当地的一些诗歌作品,便把乾隆编造出一个“汉人血统”的身份来讽刺这位“十全老人”,没想到这部作品一炮而红。
在此书正式打响自己名头后,金庸又忙不停蹄的写下《碧血剑》《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等作品,一时间风靡全港,自己的名字也开始出现在东南亚地区。
80年代初,广东地区的一些杂志开始转载《射雕英雄传》,金庸和他的小说正式进入内地。而随着香港电视台把金庸小说搬上电视台,金庸和他的江湖世界开始享誉大陆和东南亚各地华人世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多数中国人都或多或少的看过改编自金庸小说的影视剧,金庸也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情怀和记忆。
和如今许多在教科书长大的年轻人一样,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门第。虽然处在乱世中,但因为家族的庇护,金庸有一个安逸和丰富多姿的童年。和许多人想象的不同,金庸可不是一个省心老实的学霸,他在中学可以说是顽劣不已。
他在上学期间因为不满学校的一些行为,他写文章讽刺当时的校领导,大学时因为和领导争执还遭遇到两次开除,最落魄的时候,身无分文被赶出学校,又不敢把实情告诉家中,最后只能找到一个亲戚才解决掉生存问题。
或许是求学过程里这些刻骨铭心的片段让金庸想让自己拒绝按部就班的日子,因此在他进入到《大公报》工作后,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留在上海,而是选择去了当时条件比上海要差很多的香港,成名后他告诉别人选择香港的原因,“我就是喜欢冒险,喜欢一点新鲜的生活。”这样的金庸,似乎在他的小说里总能找到一点点共存之人,也许是杨过?也许是乔峰?或许是每个小说人物中,都带有他现实里的一点影子。
提起金庸小说里最喜欢的人物,相信许多人都会提到“郭靖”,这位“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的郭巨侠无论是奇特的经历还是憨厚的个性或者是全心为民的举动都让读者对他喜爱有加;现实里的金庸显然不可能像郭靖那样“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但他“以笔为剑”,35岁创办《明报》,并立志“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在他的努力下,《明报》社评不断,订阅量一再攀升,创办时资本仅10万元港币。到《明报》1991年股票上市时,其市值已达8亿7千万港币,金庸独占六成。1992年,《明报》的年利润已经达到了一亿港币,金庸以12亿港币的资产,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上世纪90年代,金庸已经是香港报业大亨,香港新闻界乃至传媒业界“报刊帮主”一般的存在。而他“把事实真相告诉读者”的办报理念更是深入身心,仿佛和他笔下的“郭大侠”一般,用另一种方式“为国为民”。
1972年,金庸正式封笔;1989年,金庸辞去《明报》社长一职;几年后,他将《明报》出卖……似乎就和他小说里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盟主会慢慢老去一样,金庸也慢慢的卸下自己身上的重担,开始享受恣意的天伦生活……
直到2018年,金庸去世!这世间再无武侠!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高山仰止!
武侠之后,玄幻修真类小说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滚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