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可识唐休璟?一个73岁仍能在敌阵中杀个“六进六出”的老爷子
唐休璟,一个名字或许不为许多人熟知,但他所创造的战绩却足以让任何人肃然起敬。
若要追溯这一切的源头,便不得不提及大非川、青海和素罗汗山这三场大败仗。吐蕃名将噶尔·赤正赞卓,人称论钦陵,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分别在这些地方三次击败唐军,歼灭了十余万人,甚至让大名鼎鼎的薛仁贵、李敬玄、王孝杰等唐朝名将也一时间失去了固有的光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3be8c05140385f11caaba285cb2501.jpg)
论钦陵,号称吐蕃战神,通过连续三次对唐军的重创,不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还使唐朝内部一片愁云惨雾。名将的失败让各路唐军将领脸面尽失,从李敬玄被贬至衡州刺史,王孝杰被免官,连薛仁贵都跌落谷底成为平头百姓。一时之间,唐军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股阴霾至论钦陵去世后,其弟噶尔·政赞藏顿率部投唐后,才稍有缓和。
然而,噶尔·政赞藏顿的投唐并没有让吐蕃人就此罢休。赤都松赞派遣大将麴莽布支追杀政赞藏顿部,直逼洪源谷,试图将其尽数歼灭。面对这样的局势,大唐虽然兵力不足,但却不得不迎战。彼时凉州兵力有限,但凉州城内却驻有一位名将——那便是唐休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5a48e9ff4b67a7b4cf273b824f37da.jpg)
唐休璟彼时已是73岁高龄,尽管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个年龄应当是安享晚年的年纪。然而,面对满谷吐蕃士兵,他非但没有选择固守待援,反而亲自披甲跃马,率先冲杀出城。最终,他在敌军阵中六进六出,斩杀敌将2人,获得了2500余级首级,并且战后还令人收集敌尸,筑成京观,以震慑吐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8eeeab82e5216c429116cc59cf14f7.jpg)
昌松之战的胜利,证明了唐休璟的非凡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此后在与吐蕃的和谈中,他也显示出了极高的战略眼光。长安二年,吐蕃再次派出使臣论弥萨前来请罪求和。在朝堂上的宴会上,论弥萨看到唐休璟时,脸色陡然变得异常苍白。这位吐蕃使臣,显然是被战神般的唐休璟吓破了胆,以至于无法用正常的语气与其对话。
然而,即便战果辉煌,唐休璟在战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和提升。在武则天的朝中,胜败并不总能决定官员的前途,即便他一战让吐蕃使臣心悸,却依旧在凉州蹲了几年,默默无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e2137f5c4b2f938ebe626bb28bbcb7.jpg)
武则天于景云元年中将唐休璟调回朝中,任命他为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不久,由于契丹叛乱,唐休璟再度挂帅出征。在战事平息后,他终于被拜为辅国大将军、尚书右仆射,晋爵宋国公,成了一位真正的朝廷重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42d9336a85fc08119534d7d1660987.jpg)
唐休璟生于贞观元年,大半辈子都致力于守护大唐边疆。此后的岁月里,他屡次对外发挥非凡影响力,亲身实践将帅之才,屡次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然而在他的晚年,有些许不得志。景龙三年,79岁的唐休璟得到再次起复的机会,任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监修国史。虽然他纯粹是个官迷,但也无可厚非,能有如此气魄也非一般人能及。不过,数十年驻守边疆,他的心志难免受挫,但无论如何,其所留下的战功,却是光复千古,不能磨灭。
唐休璟的军事才能和勇气并不仅限于一战之功,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凸显出他强劲的决心和不可动摇的忠诚。他是一个不断挑战边界和极限的人,无论外界条件多么艰难,他都能找到办法克服困难并最终胜利。他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一段生动演绎,同时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向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8071164e4eaa44074574d55bc2791a.jpg)
在大唐光辉的历史长河中,唐休璟的名字无疑熠熠生辉,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就能完成不可思议的壮举。也许正如唐休璟所言:“兵贵神速”,战场无常,但唯有信念和勇气能让我们在历史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ec82c6c59b36d70ce0720d510d7a7e.jpg)
唐休璟的传奇定格在那一刻,定格在他73岁时带着唐军在昌松城外奋力厮杀的英勇身影,定格在他把吐蕃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的一往无前。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他的名字,将与大唐的荣光相辉映。#视界频道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