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直以来,艾滋病都是全球公认的病毒性疾病,更是世界五大绝症之一,其感染率和死亡率无疑是令人胆颤的,可尽管如此,至今医学界仍未有可以治疗它的有效药物。
而生活中,总有一部分认为艾滋病离大家很远,但实际截止2024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高达132.9万人,平均每1000人里就会有一个艾滋病患者,并与大家擦肩而过。
所以如何避及也将成为大家的首要任务,其中,三种群体更是要格外注意!
医学研发困难-艾滋病
在社会发展的众多疾病中,许多绝症常常会令人胆颤,即便随着新科技的推动和研发,一些难以治疗的癌症,也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得到相对应的缓解和治疗。
可对于艾滋病的出现,现如今它依旧是被全球国球公认为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只因目前医学界并没有可以治疗它的特效药,即便有也仅仅是在发现初期的潜伏阶段,进行一定的药物拦截。
但如果一旦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那么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将处于被动阶段,丝毫没有与其对抗的能力,所以也正是这样,艾滋病一度被称为世界五大绝症之一。
而艾滋病最早被发现是从非洲带到美国,从而进行传染和蔓延,截止2023年,全球身患艾滋病患者群体更是高达3900万,其中截止2024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患者也高达132.9万。
其数字在我国14亿人口当中,也是非常令人惶恐的,毕竟它相当于每1000人当中,就会有一个艾滋病患者,而它也将有可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所交集和擦肩而过。
再加上艾滋病毒主要就是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人体内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破坏,从而造成一些多种病毒感染和肉瘤等并发症疾病,像链球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都是极为常见的。
不仅如此,由于艾滋病被感染的初级阶段显示的状况通常都是发热、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现象,通常会让人体对一些日常的感冒咳嗽、过敏等疾病有所混淆,从而忽略对其压制。
所以使得从正常一些角度上看,大家很难发现艾滋病患者和普通群体有何差别,唯有在进行一些血液检查后,才能得到验证,但到此时,即便去进行一些阻断治疗,或许都已为时已晚。
不过相比之下,艾滋病虽然是非常难治疗的疾病之一,更是绝症般的存在啊,但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脆弱的,因为它仅仅是感染性强,不会给日常生活状态造成困扰。
但即便如此,由于其强大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在传染途径上还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只因其传播途径也非常有限,只要大家自己洁身自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它。
三种人需要远离
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比较局限,其方式只能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所以在个人生活中,首先我们要在性生活方面格外注意。
随着时代社会文明愈发开放,大家对性教育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也愈发大胆和自由,但经临床试验表明,性传播无论是男性和男性等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对伴有艾滋病患者的感染率都是极高的。
所以生活中,对于那些私生活极为混乱且常常出现在不正规场所的群体,我们都要对其避而远之,更不可以随意和陌生人发生亲密关系,即便是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也更要注意其安全性是否遭到破坏。
这也是为何西方国家身患艾滋病患者群体过高的主要原因,只因他们在个人生活上更是非常开放且自由的,尽管这是个人的主张或被迫意识,但他们的艾滋病感染率和私生活混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便是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通常这主要是在打针、医美、采血献血等相关场所,可以说只要是涉及到针孔方式的形式,我们都要第一时间去确保对应的针孔是否是全新的。
因为生活中不少群体对血知识的了解不够多,常常会忽略与此相关的传播方式,所以无论何时,我们在献血或者抽血等相关治疗、亦或者是医美等任何动刀子的相关安排,都不要去不正规的机构和单位。
即便是正规场所,我们也更要保证给我们使用的针孔是全新未开封的装备,不然一旦有所混淆,我们很难保证此前被使用过的群体,是不是有什么细菌或病毒等疾病,更别说是艾滋病症状。
最后则是母婴传播的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如果身患艾滋病女性,那么我们为了尊重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尽量不要让携带艾滋病女性去生孩子,不然结果一定是必然的。
再加上相比之下,母婴传播的方式在预防和拦截的过程中,也是最有效可以避免的,所以为了不去影响下一代,我们更要从自身和根本上去进行预防和阻断,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
所以,尽管艾滋病病毒传播性非常强,但只要我们能够洁身自好,就能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即便身边有身患艾滋病同胞,我们也不必过多担心,一些正常的交流和相处都是不会进行传染的。
写到最后
虽然当下医学界在治疗艾滋病方面还没有特效药的出现,但其传播途径和预防群体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大家自己洁身自好、爱护自己,就能有所防范。
当然,就算是遇到艾滋病患者同胞,我们也不必过于惶恐,像正常的拥抱和共餐、交流等都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如果可以,希望大家也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关心和呵护,从而给予他们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大河网-《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受害者,应得到理解和关心》(2024-12-01)
【2】金羊网-《对话HIV携带者:在隐匿中寻找正常生活》(2024-12-02)
【3】闪电新闻-《拒绝危险行为 做好自身防护!MG动画教你如何预防艾滋病》(2023-12-01)
【4】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