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丨第67届格莱美“最佳唱片包装设计奖”的得奖者,分别是这样的

嵇子迟 2025-02-08 17:45:06

格莱美音乐奖的现场真是热闹,碧昂丝拿了好多奖,大家都在讨论她成为第一个获得乡村音乐专辑奖的黑人女性,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那些唱片封面设计。

那天我看到BRAT的获奖封面时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它用了一种很独特的设计风格,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封面上的色彩搭配看起来很大胆,却又莫名地和谐。

设计师好像特别懂得怎么用视觉元素来表达音乐的感觉,有时候光看封面就能猜到音乐的风格。这让我想起以前买CD的时候,总是会被那些有意思的封面吸引。

封面设计真的能影响人对音乐的第一印象,就像我第一次看到Kate Bush的那个海洋主题的盒装版,就觉得里面的音乐一定很梦幻。

其实每个音乐人都很在意自己专辑的封面设计,因为这就像是他们给听众的第一封情书。有的音乐人会亲自参与设计,有的则完全相信设计师的创意。

我发现现在的唱片封面设计越来越有创意了,可能是因为数字时代反而让实体唱片变得更珍贵。设计师们会在封面上做很多小心思,让买实体唱片的人觉得很值。

The Avett Brothers的封面就很有趣,它用了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元素,但组合在一起就很有味道。这种设计让人感觉很亲切,又不失艺术感。

说起来,Post Malone的F-1 Trillion封面也很特别,用了一些科技感的元素,但又不会太冷冰冰。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的音乐能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听众。

Mind Games获得最佳盒装奖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因为约翰列侬的名字太有分量了。但仔细看了设计后发现,这个封面确实做得很用心。

限量版包装总是会让人觉得很特别,就像收藏品一样。设计师们在这种项目上特别舍得下功夫,因为知道买的人都是真爱粉。

我觉得Alpha Wolf的Half Living Things封面很酷,那种半生物半机械的感觉,完全符合他们的音乐风格。设计师真的很懂得用视觉来讲故事。

Nirvana的In Utero重制版封面让我想起了90年代的朋克文化,那时候的封面设计都很叛逆,现在看来反而很经典。设计真的能记录时代的味道。

最近的封面设计好像越来越注重细节了,比如Unsuk Chin那个封面,光是看着就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实体唱片越来越像艺术品。

看90 Day Men的封面时,我就在想设计师是不是真的很了解芝加哥。因为那个封面里藏着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小细节。

The Muddy Basin Ramblers的封面让我想起了老上海的感觉,虽然他们是台湾的乐队。这种文化混搭的感觉特别有意思。

现在很多音乐人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品牌来经营,封面设计就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就像碧昂丝,她的每张专辑封面都能引起热议。

以前买CD的时候,总会被那些精美的包装吸引。现在虽然大家都用数字音乐了,但好的封面设计反而变得更重要,因为它能让音乐在视觉上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每个封面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比如设计师和音乐人是怎么沟通的,为什么选择这个元素而不是那个。这些细节都很有意思,只是我们平时可能不会注意。

每看一次这些获奖作品,都能发现一些新的细节。有的封面用了特殊材质,有的加入了可以互动的元素,这些都让实体唱片变得更有趣。

有时候觉得音乐和视觉艺术真的很配,就像iWhoiWhoo的那个封面,完全看不出是台湾的独立音乐,反而有种国际范儿。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经典专辑的封面都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不知道现在这些获奖作品,以后会不会也变成经典。

科技发展这么快,说不定以后会有AR封面或者会动的封面。但我觉得传统的平面设计还是有它独特的魅力。

0 阅读:3

嵇子迟

简介:嵇子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