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多位强援回归在即,小将能否亮相踢梅州?球迷有话说

雨后清新韵 2025-03-27 16:26:17

这中超联赛,有时候看得人真是哭笑不得。一边是花大价钱请来的外援,恨不得场场首发,结果呢?成绩不见起色。

另一边,青训出来的苗子,好不容易冒个头,却又担心他们稚嫩,不敢放手用。山东泰山队最近就有点这个意思。说实话,泰山队这赛季开局不利,崔康熙压力山大。和梅州客家的比赛,必须拿下。所以“最强阵容”这个说法,可以理解。国脚们回归,实力肯定有提升。但问题是,里提到的那几个小将,陈泽仕、依木兰、彭啸,刚在U22拿了冠军,状态正佳,难道就让他们坐板凳?这事儿,球迷的看法肯定不一样。一部分球迷可能觉得,联赛是残酷的,成绩是第一位的,小将再有潜力,也得慢慢来,不能揠苗助长。毕竟,输一场球,教练下课,俱乐部遭殃,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种想法,很现实,也很无奈。另一部分球迷,特别是那些看着自家青训孩子长大的,就盼着他们能上场,哪怕是替补也好。他们觉得,中球的未来,还得靠自己培养的人。给年轻人机会,就是给中球希望。这种想法,很理想,也很热血。还有一种声音,可能更理性一些。他们认为,崔康熙应该在确保胜利的前提下,适当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比如,在比分领先的时候,或者在对手实力较弱的时候,让他们上场练练兵。这样既能锻炼新人,又能保证球队的成绩。其实,这三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

但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更长远的历史维度里去看,也许会有更深的感触。中球的青训,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什么?因为出路窄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么没机会上场,要么被各种关系户挤掉。时间长了,谁还愿意搞青训?鲁能搞青训,算得上是国内的标杆了。他们把小球员送到巴西深造,就是希望他们能接受更专业的训练,开阔眼界。但如果这些孩子回国后,还是没有机会上场,那之前的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仅就这一个问题,就足以说明中球青训的困境。

与普遍认知不同,送去巴西深造,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直接适应中超的节奏。巴西足球强调个人技术和自由发挥,而中超更注重战术配合和身体对抗。这些小将在巴西学到的东西,能不能在中超赛场上发挥出来,还是个未知数。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中球不行”时,是否忽略了背后的制度性问题?比如,俱乐部对青训的投入不足,联赛对年轻球员的保护不够,足协对青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等。说到底,给年轻人机会,不仅仅是教练的责任,更是整个足球生态的责任。如果我们的联赛,能够给年轻球员提供更多的上场机会,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那么,中球的未来,也许真的会不一样。所以,泰山队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联赛,更是一次检验中球青训成果的机会。陈泽仕、依木兰、彭啸能不能上场,能不能抓住机会,也许会影响更多年轻球员的命运。最后,想对那些年轻球员说一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抓住机会,敢于挑战自我。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至少你努力过,至少你为中球的未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