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两会胜利闭幕的掌声渐息,一份关于中医药未来的“数字处方”却持续引发热议。推进中医药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员白岩松:“健康寿命比预期寿命更重要”
“我们今后要把关注的重点,从预期寿命向健康寿命方向去转变”,白岩松提出,同样是活到80岁,健康的身体机能维持到60岁和维持到80岁,生命质量是完全不同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健康寿命是比预期寿命更重要的一件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2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意味着国民平均要带病生存近10年。这不仅关乎个体生命质量,更构成了“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必须跨越的深壑。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医药现代化转化在国人健康寿命管理中的独特价值,成为探寻中国式健康解决方案的必由之路。
早衰危机下的健康保卫战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中,每三个人中便有一人正遭受着 “难以入睡”“睡眠不佳” 等早衰症状的折磨,35岁~55岁人群中32%出现皮肤胶原蛋白流失量超龄15岁、发量减少速度较生理年龄快2.8倍等典型早衰体征,而30岁以下群体腰膝酸软发生率较二十年前激增47%,记忆力减退发病窗口提前至28岁。这些不仅是机体老化的预警信号,更是健康寿命被系统性侵蚀的病理表征。

中医药对健康寿命的守护,深植于其“治未病”的哲学根基与整体观的生命认知。《黄帝内经》所载“上工治未病”的理念,与当代预防医学追求的健康寿命管理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不同于现代医学对单一靶点的精准打击,中医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气血,构建起多维度、全周期的健康防御体系。
以衰老防治为例,中医早在《素问》时期便提出“五七阳明脉衰”的渐进式衰老理论,强调通过肾精养护、脏腑调和实现“形与神俱”的健康老龄化,这与现代医学提倡的延缓多器官系统衰退、维持功能独立性的健康寿命目标高度契合。
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时代大潮正在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实现研究范式跃迁。近些年来,八子补肾的多篇研究论文,频频登上国际权威期刊,展示中医药抗衰进程:通过调节8大衰老通路,使受试者生理年龄逆转3.2年;焦虑量表评分下降41%;步行速度增加约15%;握力增加约12%等,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研究成果,让《神农本草经》中“久服轻身不老”的记载有了科学注脚。
八子补肾:破解衰老,延续健康的“中医编程语言”
2024年6月,八子补肾临床循证研究成果登上欧洲《植物医学》杂志。之所以刊登于这一权威期刊,得益于其严谨的研究方案设计,可以全面地反映人体衰老的改善情况。
该研究采用了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设置八子补肾低中高3个剂量组与安慰剂对照,对530名志愿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抗衰老干预。结果显示,受试者服用八子补肾3个月后,多项衰老指标得到改善,包括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失眠多梦、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等,同时端粒酶活性显著提升76.7%;而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差异,有力地打破了“中药副作用不可控”的偏见。

另有动物实验同样验证了八子补肾的抗衰老的功效。国际药学领域SCI期刊《生物医学与药物治疗》(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上发表的题为《八子补肾延缓自然衰老小鼠表观遗传衰老并延长其健康寿命》研究报告显示,给药三个月后,作为实验对象的实足年龄52周龄(约相当于人类44岁)的小鼠,给予服用八子补肾11周后,小鼠实足年龄为63周龄(约相当于人类50岁),检测其甲基化年龄逆转至约37周龄 (约相当于人类35岁)。
从对抗衰老症状到延续健康状态,从延长续期寿命到提高生命质量,八子补肾如同在人体这台精密“生物计算机”中植入了一套源自《黄帝内经》的经典操作系统,通过“子药养精”“多靶点调控”的“中医编程语言”,实现对生命程序的优化升级,重建精气神的整体生命观,让人体自然启动“抗衰自愈程序”。
政策风向: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重塑当代人健康生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中医药事业、产业单独托举出来,让中医药不再是医药产业角落里的“遗珠”。
正如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屠呦呦所言:“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当现代医学陷入“攻克单一疾病却难阻整体衰老”的困境时,中医药系统调节、整体干预的特质,恰好填补了健康寿命管理的生态位,实现从“治病”到“铸健”的范式转换。
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而我国与40余个国家签署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健康老龄化均是核心议题。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中医药参与健康寿命治理的深层意义,在于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第三种方案”。创新中药也用实绩反复论证着,“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五位一体现代化,是中医药研究制造加速转变的新质生产力。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构普通人的健康生态——通过科技突破降低用药风险,借助循证医学提升治疗信度,依托文化创新增强使用黏性……这种改变既是传统医学的现代突围,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微观层面的生动实践,正引领我们突破单纯寿命延长的物理边界,向着“形神俱备、尽终天年”的健康理想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