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标致大叔,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大千世界的奇闻趣事,探索未知宇宙的奥秘
上海天文馆将天体力学的三体问题(太阳、地球和月球)铸成混凝土。建筑物中既没有直线也没有直角。
上海天文馆已竣工。2014年开工建设,2021年7月开始对外开放。它不仅是世界上同类博物馆中最大的,建筑公司 Ennead Architects 可能还建造了最壮观的博物馆。Ennead Architects 的 Thomas Wong 说:“上海天文馆的基本设计理念是基于在建筑空间中体现天体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定律。”
天体力学的三体问题(太阳、地球和月球)被认为是最难的数学问题之一。确定三个物体在相互吸引的影响下的路径很重要。“我们希望这座建筑尽可能地反映宇宙的本质。” 该建筑不包含直线或直角,其形状为球体、拱门和圆顶。博物馆的三个大型空间体有点像一个巨大的日晷。
“一旦我们有了一系列曲线形状的想法,我们就抓住每一个机会将建筑和体验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上。有三个主要的设计元素定义了建筑的各个部分,还有一个建筑镜头来观察你的自己的地球轨道运动提供:倒圆顶、天文馆球体和眼睛”。
眼睛——眼睛——位于主入口上方,阳光在入口区域的地板上投射出一个圆圈。在夏至这一天,光线描绘了一个完整的圆圈。
博物馆里面是球体。支撑物被减少到最低限度,旨在给人一种游客漂浮在天文馆内的空中的错觉。最后,倒圆顶是一个大型倒置玻璃结构,位于建筑物的中庭,可通过 720 度螺旋坡道进入。从这里,游客可以看到天空。
上海天文馆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它包括临时和永久展览以及几个较小的周围建筑。
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馆有哪些展示内容?该馆展示主题是“连接人和宇宙”,主展区分为“家园”“宇宙”“征程”3个展区:“家园”展区围绕我们熟悉的星空、太阳、地球、月球徐徐展开,带领观众“漫步”太阳系、“穿越”银河系;“宇宙”展区从时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5个角度全景呈现宇宙奇妙现象,揭示天体演化及运行的机理;“征程”展区呈现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历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启发观众的思考和感悟。在其他区域,设有“中华问天”、“行星乐园”儿童展区、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林清说,天象厅是重点展项之一,将在一个直径18米的穹顶上,模拟浩瀚星空。“虽然很多人对星座感兴趣,但从没见过。在天象厅里,你就能看到各个星座和壮美的银河。”
体验项目也是上海天文馆的一大亮点。大众天文台将配备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让观众观测各种天体。流星雨等天象来临时,中小学生可结伴到临港观赏,夜里住在青少年观测基地。魔力太阳塔通过创新性设计,利用定天镜,将射入的太阳光按不同波段呈现在人们眼前。太阳爆发耀斑、黑子等活动时,观众就能在这座高约20米的塔内观测到它们。
上海天文馆将与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共同构成"三馆合一"的大科普格局,公众可前往那里观赏"星辰大海"、学习天文知识、体验多种观测仪器。
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