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独腿老人40年来捐款50多万,儿子却因此和他断绝关系,值得么?

深秋纪实 2022-04-19 14:17:35

62岁的穆建和在太原市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慈善人士,40多年里他化名为“全为民”,为慈善事业捐助了50余万,受过他恩惠的人有数百人。

许多人以为穆建和能捐出这么多钱,肯定生活富足、事业有成。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其实是个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做慈善的钱大部分来自他的退休工资,还有一小部分是靠他拾荒卖废品赚来的。

正因如此,许多听闻过他名气的人对他是赞不绝口,认为他是个心怀大爱的好心人,可他的亲友邻居却对他有诸多埋怨,而他的亲生儿子更是表示没有他这个父亲。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40多年前说起。

1979年,在太原钢厂工作的穆建和因工伤导致左腿截肢后,便提前退休了。那时他有妻子有孩子,一家人全靠他的退休工资生活,并不富裕,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将大半退休工资都捐给了一些困难家庭。

穆建和的妻子对此并未太过反对,只是要求他尽量少捐一些,后来在妻子因病去世后,就再也没人能“约束”他,他便越捐越多,每年的退休工资都要被捐出去70%左右。

对于这种行为,穆建和的儿子穆刚在小时候并不反对,但随着年纪增长,加之邻居们的风言风语,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不想再让穆建和继续捐助下去,可穆建和却不为所动,致使父子二人产生了隔阂。

穆建和每年的退休工资除去家庭开支外,全部都捐了出去,一直没想过存钱的事,致使后来穆刚成年后,他手中根本没有积蓄为穆刚操办婚事。而穆刚看着同龄人结婚都有父母帮衬,自己却要自力更生时,心里对父亲的埋怨更深了。

而穆建和对儿子的埋怨却不以为意,每年依然继续捐钱,甚至随着退休工资的上涨,他还为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捐1万元钱。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还特意跑去捡废品。

看着穆建和每天将各种废品捡回家中,将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穆刚再也无法忍受,和穆建和大吵了一架后,就搬了出去,鲜少和穆建和联系。

后来穆刚靠着自己一直到35岁才结婚,有了孩子后曾想着让穆建和帮他带下孩子,可穆建和却不愿意。穆刚想着自己这个父亲从小到大一直没给过自己什么关爱,现在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上心,便彻底崩溃了,气愤地不再和穆建和来往,更直言没有他这个父亲。

穆建和对此仍不以为意,他脑子里每天想得只有如何才能捐更多钱,对自己也越来越苛刻。

捡来的废品将家中堆满后,他便以地为席,以天为被睡在街头,为了省些吃饭钱,他甚至不惜去饭店捡剩菜剩饭。以前每帮助别人一次他会奖励自己一根雪糕,可现在连一根雪糕都不舍得买了。

因为只有一条腿,在捡废品时有很多不便之处,他没法骑三轮车,只能硬推着,别人骑车半小时的路程,他往往得推上一两个小时,每天辛苦十五六个小时,其实不过才能挣上二十多元钱,可他依然乐此不疲。

无可否认,对于帮助他人来说,穆建和是尽心尽力的,可是他并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儿子。因为一心都扑在慈善工作上,他忽略了儿子的成长,也从没为儿子操心过什么,对于自己的父母他也没能承担起赡养义务,就连母亲住院期间他都很少去探望。

至于兄弟姐妹之间,关系更是淡漠,一年下来都不一定来往一次。

而对此穆建和只是说:“大家重要,小家不重要。车不倒就继续推,人不死就要奋斗。”

在他看来,大家远胜于小家,所以他宁愿亏待自己也要帮助他人。

对于他这种行为,有许多人表示钦佩,认为他重度残疾本就是需要社会帮助的人,却用自己的独腿支撑了自己的生活并向一些更困难的人伸以援手,向世人展示了“自立自强”的精神。

可也有人认为他的行为是非常自私的,认为做慈善需量力而行,“大家”是重要,可小家也得兼顾好。如此不孝顺父母,不顾及亲人,偏执地去做慈善,只是虚伪的表现。

对此您又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26

深秋纪实

简介:网罗天下奇趣事,品读人间冷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