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宋朝十分的重文轻武,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后来的种种不幸,那你知道为什么后来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吗?从靖康之变的惊天动地,到崖山海战的壮烈悲歌,南宋的历史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充满了惊心动魄的转折和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
而后南宋还发生了一件奇耻大辱的事件——杨子桥之战,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呢?
靖康之耻与南宋的艰难建立那么首先来说北宋是怎样变为南宋的,公元1127年这个本该充满希望的年份,却为我国历史蒙上了一层阴影,金兵长驱直入,攻破了当时北宋的首都,汴京,随后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王朝就此覆灭。
这场灾难被后人称为"靖康之变",这么说大家是不是熟悉一些,而在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挺身而出,在那个危急时刻,他被众臣拥立为皇帝,建立了南宋王朝,然而,新生的南宋政权并不稳固,金兵的铁蹄仍在身后紧追不舍。
赵构其实就是后来的宋高宗,本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想法,他和一众大臣不得不踏上了一条艰难的南逃之路。这段经历后来被称为"建炎南渡",也可以说是南宋历史的开端,也是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
在这段逃亡的日子里,身为新皇的赵构更是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有一次,金兵追得太紧,他不得不换上平民的衣服,乘坐一艘普通的渔船逃命,江岸边的金兵高声呐喊,年轻的皇帝却只能蜷缩在船舱里,听着头顶呼啸而过的箭矢,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经过漫长的辗转,赵构最终选定了临安(今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这里山水秀美,易守难攻,成为南宋抵御金兵的重要屏障,然而,建都只是南宋艰难建立过程中的一小步。
公元112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让刚刚稳定下来的南宋政权再次陷入危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苗刘兵变",叛军将赵构围困在行宫中,逼迫他退位,改立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为帝。这个时候,忠臣韩世忠挺身而出,率军平定了叛乱,使赵构得以重新掌权。
这场兵变让赵构深刻认识到,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权,仅仅逃离金兵的追击是不够的,还需要凝聚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从这时起,他开始积极推行各项政策,重整军备,安抚民心,为南宋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南宋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曲折和戏剧性的政权更迭之一。它诞生于国家危难之际,在逃亡中成长,在困境中求生。
绍兴和议与南宋的休养生息随着南宋政权的逐步稳定,赵构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是继续与金国对抗,还是寻求和平以求发展?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后者,于是在公元1141年,南宋与金国达成了"绍兴和议"。
和议的内容看似十分屈辱:南宋需要向金国称臣纳贡,每年需要支付巨额的岁币。然而,这个决定实际上为南宋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因为赵构深知,此时的南宋还不足以与强大的金国抗衡,需要时间来积蓄力量。
然而,和平并非没有代价,许多南宋的主战派将领对此深感不满,认为这个协议是对国家尊严的背叛,其中是以岳飞为主。
绍兴和议之后,南宋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这段时间里,宋朝经济不仅得到了发展,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宋代理学兴起,朱熹、陆九渊等哲学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艺术方面,苏轼、辛弃疾等大家辈出,留下了众多传世佳作。
然而,和平并非永恒,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约,率军南下进攻南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采石矶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南宋名将虞允文指挥水师,利用长江天险,大败金兵,这场胜利不仅粉碎了金国南下的企图,也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
采石矶之战后不久,赵构决定禅位给太子赵昚,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新皇帝继位后,决定为岳飞平反,并重用主战派将领。1164年,宋孝宗发动了"隆兴北伐",试图收复失地。然而,这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南宋不得不再次与金国议和。
宋蒙联盟与金国的灭亡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亚大陆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蒙古开始崛起并迅速扩张。面对这一新的局势,南宋的统治者们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公元1234年,南宋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与蒙古结盟,共同对抗金国,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明智之举,因为它为南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削弱长期以来的宿敌。
在这次联盟中,南宋派出了以名将孟珙为首的大军,孟珙率军北上,配合蒙古军队对金国展开猛烈攻击。金国在面对这两支强大军队的夹击时,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公元1234年至公元1235年间,南宋军队一路北进,收复了洛阳、开封、河南等地,这就是历史上的"端平入洛"。
这次军事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金国最终被彻底击败。金国的灭亡,标志着统治中原近百年的女真政权的终结。对南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胜利。然而,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已经出现在北方。
蒙古在击败金国后,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相反,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南方——也就是南宋控制的广大地区。就这样,曾经的盟友转眼间变成了敌人,南宋与蒙古之间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扬州之战和杨子桥之战在南宋王朝的末期,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战役,它们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走向,更深刻地展现了这个时代的残酷与悲壮,这就是扬州之战。
公元1274年,蒙古大军攻陷临安后,为了切断临安与两淮地区的联系,决定发兵攻打扬州。扬州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当时的蒙古大汗忽必烈派遣大将阿术率军南下,意图一举拿下这座重镇。
面对这一威胁,南宋朝廷任命李庭芝为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全权负责扬州的防务,李庭芝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深知扬州的重要性,决心死守此城。
起初,李庭芝组织军民奋力抵抗,多次击退蒙古军的进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越来越不利,蒙古军在城外修筑长围,切断了扬州与外界的联系,城内的粮食逐渐耗尽,军民陷入了极度饥饿的困境。
尽管处境艰难,李庭芝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因为他知道,只要扬州一日不破,就能为南宋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一次与将士们的谈话中,李庭芝说道:"我们每多坚持一天,就是为我国多争取一分生机。诸位将士,我们的坚持不会徒劳无功!"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些英勇的守卫者,公元1275年,一场被后世称为"杨子桥之战"的战役,彻底改变了战局的走向。
当时,李庭芝派遣大将姜才率领两万精锐,准备从扬州出发,袭击元军后方,这本是一个打破僵局的好机会,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出人意料。
就在宋军行进到杨子桥时,他们遭遇了一支仅有13名骑兵的小股元军。按理说,以两万对13,宋军应该能轻松取胜,然而,这13名元军骑兵却凭借高超的骑术和战术,竟然击溃了宋军的两万大军。
这场战役的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当消息传回扬州时,守城将士们无不震惊。李庭芝听闻此事,长叹一声:"天亡我宋,非战之罪也。"
杨子桥之战的失利,不仅打击了守军的士气,也让扬州的处境更加危险,元军趁势加强了进攻,扬州城内的情况日益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李庭芝仍然坚持抵抗。他对身边的将士说:"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我们的坚持,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这座城里的每一个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城终究难逃陷落的命运,当元军攻破城门时,李庭芝率领剩余的将士奋起反抗,最终与城池共存亡。
对于这场战役其实南宋来看有很多原因:首先第一就是南宋的士兵大多生活在南方,而南方的地理条件并不如北方,南方多山,所以南宋大多数步兵而蒙古大多草原土地都十分的辽阔,所以蒙古大都是骑兵,而骑兵本来就十分的勇猛,因此南宋不敌蒙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南宋接连吃败仗,士气大大下降,再者反观蒙古,他们士气高涨,因此在看到宋兵也是毫不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