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浊(肝郁脾虚型),1张中药小方子,疏肝解郁,健脾化湿

欣鸿聊健康 2023-05-11 15:18:00

中医病案:患者,男,75岁,初诊。患者自述小便色如米泔水数月,曾在某县级医院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亦未接受相关治疗。近1个月自觉体力不支,遂来求治。

刻下症:小便浑浊,色如米泔水,排尿时无任何不适,面色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两胁胀痛,头晕耳鸣,腹部胀满,纳差,大便溏。舌淡不渴,舌苔薄白,脉细涩。平素无其他慢性病史,嗜好饮酒。

中医诊断:尿浊,证属肝郁脾虚。

中医处方:白术、山药,白芍、红参片、车前子(包煎)、苍术、茯苓、佛手,炙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

用法:每日1剂,水煎后分3次服用。

中医解析::患者年逾古稀,气血大衰,五脏不足,加之嗜酒,肝脾俱损,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肝郁则两胁胀痛,脾虚则湿浊内生,湿浊下注则见尿如米泔,属肝郁脾虚之证。

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化湿,加入茯苓、佛手片加强疏肝、理气、化湿之效。恰中病机,故一方多剂而病除。

郑重声明: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以免贻误病情。

3 阅读: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