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这位备受瞩目的曲艺界巨星,如今已成功接过姜昆的接力棒,荣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九届主席。这一重大事件在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99%的公众都坚信,冯巩有能力引领主流相声走出低谷,重现昔日的辉煌。
冯巩之所以被寄予如此厚望,原因主要有两点。他在广大民众心中拥有极高的声望,这得益于他多年来在春晚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以及他与牛群共同创作的多部深入人心的相声作品。这些作品不僅让观众们捧腹大笑,更在无形中传递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冯巩对郭德纲的高度评价也让人印象深刻。他曾在公开场合称赞郭德纲是一位天赋异禀的演员,这种认可不僅体现了冯巩的宽广胸怀,也展示了他对相声艺术深刻的理解。
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如果冯巩能够巧妙地化解主流相声圈与郭德纲之间的紧张关系,并致力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业务水平和素质,那么相声行业的繁荣复兴将只是时间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主流相声艺人与非主流相声艺人之间的差距已经愈发明显。
在郭德纲的带领下,德云社的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每年都会举行数百场商业演出,甚至还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巡演。他们的演出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以至于连直播说相声的时间都没有,即便这项活动能带来可观的收益。相比之下,主流相声艺人的处境则显得有些尴尬,他们只能依靠义演、下乡慰问以及一年一度的非遗相声大会来维持自己的曝光度。
要想让主流相声艺人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的中心,冯巩确实需要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冯巩在短视频平台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很多段子都是别人已经演过的。如果不是因为辽台春晚和非遗相声大会,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相声演员的身份。
以刚刚结束的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为例,这原本应该是主流相声圈自我救赎的一个绝佳机会。只要他们能够拿出优秀的作品,展现出精彩的演出状态,逗乐观众,完成口碑上的逆袭,那么未来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实却令人失望。
在这次非遗相声大会上,50位知名演员不远万里奔赴深圳进行为期三天的演出,总共2400张门票,却没有一场是坐满观众的。甚至有人花80元从黄牛手中购买原价480元的门票,这无疑是对演出质量的一种讽刺。在演出状态方面,老艺人们频繁吃栗子、要掌声的包袱和几十年前如出一辙,演出的作品甚至是上世纪90年代的,比观众的年纪还要大。这不禁让人怀疑非遗相声大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刷存在感,表明自己做了事?还是走马观花,应付差事?
更令人关注的是,冯巩先生在这次大会上带着三个多年不说相声的徒弟一同亮相,其中包括白凯南、宋宁和曹随风。这一举动让人不禁疑惑:是找不到专业的相声艺人吗?还是觉得这三位常年演小品的徒弟比相声艺人更靠谱?非遗相声大会尚且如此,我们又如何奢求冯巩能够带领主流相声艺人崛起呢?
冯巩在拍摄短视频方面确实有着出色的表现。他深知接地气的重要性,明白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也来源于生活。如果他能够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主流相声艺人的创作要求中,以老艺术家们年轻时的能力,或许真的可以拿出超越德云社的优秀作品。
拯救主流相声圈的重任落在了冯巩先生的肩上,他的道路既漫长又充满挑战。我们衷心希望在未来他能将更多的心思投入到相声创作中,让曲协这个平台不僅仅成为相声的展示窗口,更成为推动相声艺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