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恶意返乡”引发的大规模兵变,波及五省,敲响唐朝灭亡的丧钟

文史砖家 2025-01-15 18:29:52

文|格瓦拉同志

宋朝史学家宋祁在其主持编纂的《新唐书》中,曾深刻总结唐朝灭亡的教训,有一句评价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此处的“桂林”二字,即指由庞勋领导的800名徐州戍卒在桂林发动的兵变,史称“庞勋之乱”。按照宋祁的意见,庞勋之乱敲响唐朝灭亡的“丧钟”,其意义堪称重大。不过,这场大规模兵变,竟然是由于“恶意返乡”引发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恶意返乡

咸通四年(863年)三月,南诏(大理国的前身,原是唐朝藩属国)进犯今天广西南部的左、右江一带,兵锋直逼邕州(今广西南宁市)。胆小如鼠的岭西节度使郑愚不敢应战,而是以“儒臣无将略之才”为由,奏请朝廷派名将来代替他御敌。唐懿宗接到奏报后,下诏以义武节度使康承训为岭西节度使,率军前往抵御南蛮,并命荆、襄、洪、鄂四道发兵万人赴援。

唐朝军队的服装

在驰援岭西的各路唐军中,包括由徐州刺史孟球率领的数千名武宁军精兵,其中有800人戍守桂林。武宁军是唐朝在东南地区设置的重要藩镇之一,大致管辖今江苏省徐州市和安徽省宿州、滁州市一带,其任务是守卫汴河漕运,保证江淮的财富能顺利地输送到中央。武宁军民风彪悍,尤以徐州为甚,而来自当地的士兵更是以勇悍不法著称,稍有不顺心之处便会发动兵变。

按照当时的惯例,戍守外地的士兵实行三年一代制度,也就是说,驻防桂林的徐州士兵服役3年后将由新募的戍兵替代,他们可以返回家乡跟亲人团聚。然而,等到3年期满后,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却以种种理由将他们强留下来。又过了两年,戍兵多次向徐州方面提出返乡的请求,但崔彦曾却以让他们回家的军费不够为由,要求他们再留守1年。

戏曲中的庞勋脸谱

崔彦曾的回应令饱受思乡之苦的戍卒们绝望,加之此人严厉急躁、为政刚猛,所重用的亲信尹戡、徐行俭等人又都是贪婪残暴的家伙,在军中形象极差,因而戍卒们由绝望转向愤怒,最终走上叛变之路。咸通九年(868年)七月,牙官许佶、赵可立等9人杀死都头王仲甫,拥立颇有威望的粮料判官庞勋为都将,在夺取监军院的兵器、铠甲后,随即率领戍卒离开桂林北上,踏上“恶意返乡”之路。

二割据称王

徐州戍卒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后,唐懿宗感觉不妙,于是立刻派中使张敬思前往抚慰,宣布赦免叛军所有的罪责,并命令沿途官员不得阻挡他们。然而,当叛军途径山南东道时,节度使崔铉却派重兵把守各处要害,由此引起庞勋等人的怀疑。庞勋等人认为,朝廷之所以赦免他们,是担心叛军会分散到各地作乱,而一旦戍卒们老老实实地返回徐州,势必会遭到官军的围攻、剿杀。

庞勋起义北上路线图

因此,庞勋率戍卒穿过山南东道后,立刻转道淮南,一路上招降纳叛、攻城略地,以积累跟朝廷对抗的“资本”,等到攻克宿州后,叛军规模已经扩充至六七千人。宿州沦陷的消息传到徐州后,崔彦曾急命都虞候元密率兵攻打庞勋,没想到官军中了叛军的埋伏,落得全军覆灭的结局,就连元密本人也被杀。

庞勋击杀元密后,率领叛军进攻徐州,此时城内的守军已因恐惧而丧失斗志,而百姓则心向叛军。因而,庞勋并没有费多大力气便攻下徐州,并逮捕当初极力阻止他们返乡的老上司崔彦曾,时在当年十月。庞勋攻占徐州后,一方面向朝廷奏请任命他为武宁军节度使,一方面又积极招收武宁军降兵、各路盗匪和流民入伍,很快便将队伍扩充至十余万。

庞勋攻占徐州后在当地割据称王

为了维护朝廷的脸面,唐懿宗当然要拒绝庞勋的奏请,并派遣近10万重兵对叛军进行围剿,由岭西藩帅改任义成军节度使的康承训担任实际上的主帅。经过战场上的几番厮杀,庞勋最终接受首席谋士周重的意见,决定抛弃对朝廷的幻想。咸通十年(869年)四月,庞勋处死崔彦曾和监军张道瑾等人,并自称天册将军、大会明王,就此跟唐王朝彻底决裂。

三兵败身死

庞勋起兵之际,帝国正处在唐懿宗统治后期,此人在位15年间(859-873年)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导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将其父唐宣宗时期辛苦取得的中兴成果丧失殆尽。与此同时,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现象在此期间愈演愈烈,使得唐王朝愈发显现末日气象。不夸张地说,如果庞勋能充分利用这大好局面,号召民众跟随他反抗朝廷,很有可能实现王朝更替的“伟业”。

唐懿宗画像

但是,庞勋却是个鼠目寸光、不思进取之辈,只满足于在老家窃号自娱,根本没想过要取代唐王朝。不仅如此,在全歼戴可师率领的3万官兵后,庞勋日益骄傲自满,热衷于饮酒作乐,根本不把军政要务放在心上。与此同时,跟庞勋一同起兵的桂林戍卒,也变得骄横霸道,经常抢夺他人资财、妇女。对此,庞勋不作任何严厉惩治,引得徐州一带的百姓怨声载道。

就在庞勋及其同党在徐州醉生梦死、祸害百姓之际,唐军主帅康承训对战略战术进行大调整,并请来由朱邪赤心(李国昌)率领的沙陀军助阵,使得战场形势很快发生逆转。咸通十年(869年)九月,康承训率军攻克徐州,庞勋率领残部突围出城,在逃往途中战死于蕲州,部众或被杀或被俘,几乎全军覆没。至此,一场波及5个省份(桂、湘、鄂、皖、苏)、由“恶意返乡”而引发的大规模叛乱宣告失败。

庞勋之乱触发唐朝末年的大战乱

庞勋虽然落得兵败身死的结局,但由他领导的这场兵变却敲响了唐王朝灭亡的“丧钟”。就在庞勋之乱结束6年后(875年),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大起义爆发,给帝国带来致命的冲击,使得唐朝在苦苦挣扎30多年后,终于走向灭亡。由于庞勋之乱为王仙芝、黄巢起义作出了积极的准备,因而史书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可谓评论中肯。

参考书目

刘昫、赵莹 (后晋):《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欧阳修(北宋):《新唐书》, 中华书局1975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