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近期要求乌克兰以矿产资源换取援助,这一要求引发轩然大波。据披露,美方提出的 “美乌矿产协议”,竟要求乌克兰交出 50% 的稀土、钛矿和锂矿开采权,价值高达 5000 亿美元,然而却未提供任何安全保障承诺。泽连斯基对此怒斥此举是 “卖国交易”,并坚定强调:“我不能出卖国家利益!”
乌克兰作为欧洲钛矿储量第一、锂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战略资源开发需求迫切。但现实困境是,多数矿区被俄军占领,开发难度极高。泽连斯基虽表态愿与美国合作,却始终坚持协议需包含 “未来安全保障” 条款;而特朗普则反复强调 “美国不会无偿援助” ,急切地想要从乌克兰获取资源补偿。这场博弈背后,不仅暴露了美国对战略资源的觊觎,更凸显出特朗普急于止损的意图,他多次宣称 “不想再为欧洲买单”,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减轻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投入。
此前,美国谈判代表在协商中甚至向乌克兰施压,提出切断对乌克兰 “星链” 卫星网络服务的可能性,以逼迫乌克兰就范。而乌克兰方面则陷入两难,一方面急需美国援助维持抗俄战线,另一方面又难以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
二、为何将俄乌冲突归咎于乌克兰?分析认为,特朗普的这一立场与其推动停火的策略密切相关。他主张绕过乌克兰直接与普京谈判,甚至暗示 “以领土换和平”,这与拜登政府 “支持乌克兰战斗到底” 的政策截然不同。特朗普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迅速结束冲突,以兑现竞选承诺,甚至觊觎 “诺贝尔和平奖”。而泽连斯基的强硬回应,不仅是为捍卫国家主权,更是担忧美俄单独达成协议后,乌克兰将沦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失去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美国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也曾表示,俄乌冲突并非 “一定是” 由俄罗斯方面挑起的,他指出乌克兰加入北约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这种言论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的担忧,也让美乌之间的信任危机愈发严重。
三、美乌信任危机如何破局?自 2019 年 “电话门” 事件(特朗普施压泽连斯基调查拜登家族)以来,两人关系始终脆弱不堪。近期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是乌克兰被排除在美俄 “利雅得和谈” 之外。泽连斯基直言:“谈判不应在我们背后进行!” 而特朗普则反呛:“乌克兰早该结束冲突!”
双方矛盾的深层原因在于战略目标的巨大分歧。特朗普秉持 “交易主义”,要求乌克兰以资源抵偿援助,并推动迅速停火以实现自身政治目的;而泽连斯基则基于 “生存需求”,坚持领土完整和安全保障,拒绝 “屈辱性和平”,并依赖国际援助维持抗俄战线。
尽管两国计划在 28 日签署矿产协议框架,但泽连斯基已明确表示 “协议细节需完善”,而特朗普团队则不断施压 “必须尽快签字”。此前,乌克兰方面虽已拿到美国提出的最新矿产协议文本,但由于缺少关键的约束条款,泽连斯基尚未准备好接受这一协议,乌方已提出修改意见,然而美方却在多个场合向乌方施压,使得双方关系愈发紧张。
四、美乌关系的十字路口2 月 28 日的会谈无疑将成为美乌关系的关键转折点。若特朗普继续强硬施压资源置换,而泽连斯基坚决拒不让步,双方可能彻底决裂,这将对乌克兰的抗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乌克兰可能面临失去美国援助的困境;若双方达成妥协,乌克兰或被迫在主权与生存间做出艰难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也将充满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俄罗斯正伺机利用美乌裂痕,拉夫罗夫已称赞特朗普 “理解俄方立场”,这无疑让美乌关系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这场博弈不仅是两位领导人的性格冲突,更是大国利益与小国生存的真实缩影。泽连斯基的三问,深刻反映出乌克兰在巨变时代下的集体焦虑,也让世界聚焦于美乌关系的未来走向,以及其对俄乌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
(本文综合自新华国际、腾讯新闻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