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回应“一公司内部规定如厕时间”:已叫停,对负责人约谈教育

小张闲唠嗑 2025-02-17 23:01:57

最近,一则 “公司内部规定如厕时间” 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迅速霸占各大热搜榜单,引发全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 “活久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三兄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如厕管理规范》,这一文件堪称 “史上最严如厕规定”,内容细致到令人咋舌。文件明确规定了每日仅 6 个时段可如厕,分别是 8:00 前、10:30 - 10:40、12:00 - 13:30、15:30 - 15:40、17:30 - 18:00、21:00 后 。在这些时段之外,要是员工有 “小号” 需求,上厕所时间不能超过 2 分钟。而且,还特别列出了严查上班不允许如厕的时间 。

更绝的是违规处理措施,公司居然要通过监控随时调取员工的如厕情况,一旦发现违规,毫不留情,直接从当月工资里扣减 100 元罚款。这还不算完,文件里还振振有词地称,此管理规范是依据《黄帝内经》制定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这理由,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黄帝内经》什么时候还管上员工如厕时间了?

就在网友们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展现出了高效的执行力和对劳动者权益的高度重视。2 月 13 日下午,消息刚在网络上发酵,属地职能部门就第一时间赶到涉事的三兄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

经过一番仔细核查,职能部门认定该企业的内部管理规定存在严重不当之处。这样的规定,不仅严重侵犯了员工的基本权利,践踏了员工的尊严,还与相关法律法规背道而驰。于是,一场严肃的约谈迅速展开,相关部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进行了深刻的交流。

在约谈过程中,相关部门向企业负责人详细普及了劳动法律法规,强调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企业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负责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可能给员工带来的伤害。

最终,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下,该公司当天就迅速叫停并撤销了这份 “奇葩” 的《如厕管理规范》。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让员工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也让广大网友看到了职能部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坚定决心。

这一事件不仅在社会舆论层面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法律领域也掀起了讨论的热潮。多位资深律师从专业角度对该公司的 “限时如厕” 规定进行了深入剖析,一致认为这一规定存在诸多违法嫌疑。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明确指出,从罚款权力的角度来看,公司根本没有罚款的权利。罚款作为一种严厉的惩处措施,是行政机关的专属权力,只有行政机关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才能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处罚。公司擅自对员工进行罚款,无疑是对劳动法的公然违反。当然,付建律师也补充道,如果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制定,并向全体员工公示,在这种情况下,罚款制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但即便如此,罚款标准也有着严格的限制,不能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 20%,并且扣除罚款后的工资绝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在此次事件中,该公司未经合法程序,直接罚款 100 元,显然是不合法的。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则将关注点聚焦在员工隐私权方面。他犀利地指出,涉事公司通过监控员工如厕情况来执行这一规定,无疑是对员工隐私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员工人格尊严的严重冒犯。在现代法治社会,每个人都享有隐私权,这是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基本权利。根据《民法典》的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在这件事情中,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民事侵权,按照法律规定,公司需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倘若情节严重,虽尚不构成犯罪,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涉事公司负责人也会面临行政处罚。

从劳动法的角度来看,这一规定同样站不住脚。员工正常的如厕需求是基本的生理需要,也是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公司对员工如厕时间进行严格限制并罚款,严重违背了劳动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宗旨。这不仅侵犯了员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也对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造成了侵害,完全无视了员工作为劳动者的基本尊严和权益。一旦员工因正常如厕被罚款,他们有权依据法律,与公司协商要求撤销罚款。若协商无果,员工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起 “限时如厕” 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追求效率与保障员工基本权益之间的微妙关系。企业追求效率,本无可厚非,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效率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高效的运营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

但是,当企业一味地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员工的基本权益时,就如同在天平的一端不断加码,导致天平严重失衡。员工并非机器,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需求。正常的如厕需求,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将员工的正常生理需求视为影响效率的阻碍,甚至加以严格限制和罚款,无疑是对员工基本权益的粗暴践踏。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无法真正提高效率,反而会让员工感到压抑和不满,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

从长远来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效率与人性之间的平衡点,制定出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企业应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和感受,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参与到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来。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既能体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又能得到员工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更好地落地实施 。

在日常管理中,企业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让员工能够在企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只有当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广东佛山这家公司 “限时如厕” 规定事件,虽然在舆论和监管的双重压力下得到了解决,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远未结束。这一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企业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提醒着我们,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社会,企业与员工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付出,而员工的权益也需要企业的尊重和保障。只有当企业真正把员工放在心上,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利,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感受,才能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忠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对于侵犯员工权益的行为,要及时发现、严肃处理,让企业不敢、不能、不想侵犯员工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劳动环境,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心工作、实现价值,让企业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