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A股再现“减持潮”,涉及145家上市公司,大股东都选择“叛逃”吗
最近,A 股再现“减持潮”,145 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56家上市公司公告股东进行了减持操作,这一现象在市场上引起很大一阵水花,不少人心里在想,难道大股东们都选择了 “叛逃” 吗?
答案并非如此简单。

此次 “减持潮” 中,虽然有56家上市公司公告股东进行了减持操作,但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大股东都在 “叛逃”,事实上,一些公司的大股东减持主要是由于公司经营业绩不佳。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部分企业错判了市场消费环境,导致业绩下滑,难以给予股东高回报。
以东鹏饮料为例,其9月26日发布公告称,股东天津君正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24年7月末至2024年9月下旬期间,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4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911%,期间减持均价为221.74元,套现约9.68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业绩不佳,大股东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不得不选择减持股份。

再看闻泰科技公告称,公司股东珠海融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将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1242.8097万股。
10月8日晚间,珠海融林的一致行动人格力电器也加入了此次减持,同样将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也即1242.8097万股。
若按照10月9日收盘价计算,二者分别减持1%的股份,合计可套现约8.58亿元,也选择了减持股份以减少损失。

这些例子充分说明,部分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是出于对公司经营状况的担忧。然而,这并不代表整个 A 股市场的大股东都在 “叛逃”。
国内其实还是有许多经营良好的企业,股东们自然会选择相信。而这些经营良好的企业,大多有一个共同点,不再盲目扩张、拼命砸钱,而是精细化运营,认真倾听了广大消费者的声音,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而如今的市场,瞬息万变,倘若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经营状况不佳也很正常,但有一点一直没变:谁愿意倾听消费者声音、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谁就能获得市场认可。
当下的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他们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消费,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企业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南池翠N9酒的生产酒厂,作为一家深耕白酒行业三十余年的企业,便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酒厂选址在我国白酒原酒之乡,四川邛崃,当地盛产美酒无数,四川也一直被誉为“浓香白酒天下”,此酒口感为典型浓香风味。
酒厂于1988年建成后,便凭借着成熟的酿造技术,被评为老八大原酒厂,一直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在产品研发方面,酒厂不惜耗时耗力,花费2年时间,研究近百款名酒酒体,不断改进产品,使其更加符合广大酒友们的口感需求。

同时,酒厂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控制,严格把关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坚持使用纯粮酿造,仅用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糯米和水为原料,沿用传承了上千年的固态工艺。每1瓶酒的酒体都由9年基酒加上15年老酒,由专业酿酒大师调味而成,可谓是出厂即老酒,酒体清滢透亮,窖香十足。
入口醇厚饱满,细腻绵柔,落口爽净甘冽,虽是52度的浓香白酒,却不辣不涩,回甘悠久,每1瓶酒的价格仅百元出头,酒质不输三四百名酒,这也让无数酒友将其称为“名酒平替酒。”

在市场营销方面,南池翠摒弃了传统的广告轰炸模式,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口碑传播等方式,凭借着良心实在的价格和好的酒质,走入广大酒友们的心中,因奉行利他理念,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反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总之,A股再现“减持潮”并不意味着大股东们都在“叛逃,部分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是由于公司经营业绩不佳,而这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这个时代,企业只有倾听消费者声音,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创新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伙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