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向中国服软,主动豁免大批中国商品关税,渴望与中国进行谈判,意欲结束这场关税大战。
然而英国的做法却传递出不一样的信号,不仅悄悄派出两名高官访华,更有4000名士兵与“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随行。
英国此次耀武扬威,以昔日“日不落”帝国的高调姿态宣称将在亚洲进行演习,在特朗普低头时选择站队美国,或许英国这次最后要捧美国的臭脚了。
英国悄悄行动,选择站队美国?
日前,中美之间的关税数字一路飙升,已先后突破至145%和125%,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远在大西洋东岸的英国却悄然做出了大动作。
4月10日,英国两位高官一同访华,贸易政策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力山大和国防参谋长托尼·拉达金同时抵达中国。
其中国防参谋长拉达金的到访更显意味深长,因为这是中英军事交流中断之后,时隔十年的首次高层对话。
与此同时,英国军方还有一个更加重磅的消息传出:据英国《国防杂志》报道,英国海军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将于4月22日从英国起航,行驶至日本海域附近后停靠,最终在印太地区进行为期8个月的演习。
在这次长达二百多天的部署期间,共有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一艘核潜艇与一艘皇家舰队的游轮随行,搭载着4000名英国军人,阵容豪华,行事高调。
回想当年的鸦片战争,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也是带着4000名士兵来到中国,撕开了清政府的大门。
面对一个如此熟悉的数字,尤其是在中美双方关税战打得火热之时,英国突然大秀“肌肉”,难免会让中国心生警觉,难道英国要选择站队美国了吗?
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据英国政府知情人士表示,英国两位高官此次访华,是为了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从明面上讲,这和特朗普推行的“对等关税”有着密切联系,英国贸易政策大臣访华参加商业会议,为的就是探讨和中国展开经济合作的可能,以此降低在关税战中的损失。
但是从更深层次分析,英国这次访华,还有国防大臣与几千名士兵,乃至是航母一同随行,其实还有两方面用意。
一来派遣航母出行亚洲军演,是为了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这样既能试探中国的反应,又能向美国证明证实自己是“铁杆盟友”。
二来提前让两位大臣访华,向中方说明这只是一次“例行巡航”,暗示英国没打算动真格的,避免双方产生摩擦。
一边向美国示好,一边又不彻底站队美国,不至于搞僵中英两国关系,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正是英国的惯用伎俩,那么英国此次举措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特朗普罕见服软,希望与中谈判
4月11日深夜,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称,总统特朗普当天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对华关税政策已有新变动。
根据备忘录显示,所有符合美国《协调关税税则》的智能手机、电脑和笔记本等电子产品,将不再适用于之前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25%“对等关税”。
特朗普此次豁免部分中国商品关税的行为实属罕见,一改之前誓要同中国两败俱伤的决绝,表露出了服软和让步的态度。
美国总统特使理查德·格雷内尔在新闻节目中的发言,同样印证了这一点,特朗普已经打算对中让步了。
4月13日,总统特使格雷内尔在新闻频道中声称,特朗普是“谈判大师,但要谈判就必须对话。”
此外,格雷内尔坚信,特朗普“相信和平协议”,格雷内尔在节目中说:我们刚刚摆脱了前总统拜登三年多不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对话的局面。
格雷内尔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大家,特朗普已经表现出了谈判预言,希望能尽快摆脱不与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局面。
对于特朗普豁免中国商品关税,以及表达出的谈和意愿,商务部也在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应:这是特朗普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很显然,随着美国经济一再波动,特朗普已经快要撑不住了,已逐渐没有底牌应对这场“持久战”。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民众生活成本迅速提高,美国超市出现疯抢中国商品的情况。
不仅如此,民众们纷纷走到街上,表达了对特朗普不负责任、不合理关税政策的抵制和反对,游行示威催促让“特朗普”下台。
根据美国《新闻周刊》公布的最新民调情况,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经来到了上任后的新低41%,特朗普政府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种种强烈反响已经令特朗普意识到,想要通过关税战直接打赢和中国的持久战,恐怕不太现实。
所以其眼下只能服软,主动向中国传递谈判意愿,从而找到摆脱贸易对峙局势的合适出路。
然而就在英国刚刚出行航母访华后不久,特朗普就有了服软的打算,这也让美国的“老盟友”英国傻了眼。
欧盟与华并肩作战,英国孤独夹缝生存
在特朗普的“宏伟蓝图”中,这次掀起全球范围的关税大战,其最初目标其实很可能只有中国一个国家。
只是由于今天的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对中国进行单一的关税威胁恐怕难以取得太大效果。
所以特朗普才会大兴“对等关税”,先向其他国家发出关税威胁,接着逼迫他们做出退步,最后再让中国被迫妥协。
可是后来中国对等反制的强硬态度,完全出乎了美国的意料。美国只能暂缓其他国家的关税90天,试图笼络人心孤立中国。
在特朗普的计划中,中国是最强大的也是最难对付的,他可以先在这90天里收买其他75国,这样最后只剩中国一个国家,谈判时也更好全力针对。
然而令特朗普出乎意料的事再一次发生了,他最放心的几个“铁杆儿”传统欧洲盟友,竟然纷纷背刺美国,表现出了将与中国并肩作战的态度。
首先是代表整体的欧盟,欧盟委员会出台了反制政策,将要对美国加征25%的对等反制关税。
其次是一些内部大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宣称,表示“不接受美国的经济胁迫”。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已经访华,不仅表态反对美国提高关税的做法,双方也达成了高度一致的合作意向。
诸多传统欧洲国家已经明确表态,将坚决捍卫国家安全与利益,拒绝特朗普的“对等关税”。
而英国作为和美国历史渊源最深的国家,同时又是最亲密的盟友,在中美的关税大战中究竟该作何抉择,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
英国现任首相斯塔默的行事风格比较务实,和英国工党整体“实用主义”的情况高度一致,同时英国工党又不像保守党对中国持强硬态度,还是非常愿意同中国接触的。
“既保护国家安全,又寻求必要合作”,这句话既是斯塔默对中国的态度,又是他行事作风的一个缩影。
所以英国才会有上述两大高官访华与航母出行亚洲,两大举措同时进行的做法。
一来在国家安全上,由于北约框架的约束,英国只能对美国马首是瞻,配合其“印太战略”封锁中国。
二来在经济合作上,对于中国这个超大贸易伙伴和世界制造业大工厂,英国又无法轻易承受彻底和中国闹掰的代价。
尾声:
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导致英国只能持着“墙头草”态度,在中美两国间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与其当美国的盟友遭受被刺,被卖了还得给老美数钱,倒不如当美国的敌人,这样的结果顶多是被全面封锁罢了。
如今英国的实力早已不及当年,一艘航母也难现曾经“日不落”的繁华,在中美联国间反复横跳,最后的结果恐怕只能是“给美国捧臭脚”吧。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2025年4月9日——英国宣布:航母打击群将动身参加北约演习
信息来源:CCTV国际时讯 2025年4月12日——美豁免从中国进口的部分产品关税
信息来源:新京报 2025年4月13日——“特朗普认为与中国谈判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