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尔》是X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也是电影《X》的前史。由于《X》中,大家对于影片里的疯批老太太都非常好奇,所以制作方也趁热打铁打造了《珀尔》。
影片于2022年上映,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影片仅仅花费了100万的制作成本,却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超过1990万美元的票房,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了。
为何会想到这部电影呢?
是因为电影女主角珀尔,就是在家庭的重压下长大的,父母亲人根本对她毫不关怀,丈夫征兵入伍后就杳无音讯,前几年还会书信往来,后面就不在写信。
珀尔无人倾诉,又在父母的重压下艰难生存,逐渐走进了精神的荒原,成为了一个疯婆子。
01
家庭重压与精神崩溃
珀尔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悲剧的序曲。
她出生在一个破旧的农场,母亲严厉专横,父亲瘫痪在床,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种压抑得让人窒息的氛围中。
珀尔喜欢跳舞,梦想成为好莱坞明星。
但是她的母亲却禁止她穿漂亮的衣服,总是PUA她,还经常让她饿肚子,还要在餐桌上看着别人吃完饭。
这样恶毒的女人,比白雪公主的后妈都要残暴。
虽然电影没有明说,但我盲猜这里的父母应该不是珀尔的亲生父母,而是霍华德的父母,也就是珀尔的公公婆婆。
珀尔嫁给霍华德是为了自由,然后没想到却进入了另一个牢笼。
霍华德很快就征兵入伍,珀尔被迫留在农场里,每天有干不完的农活,还要照顾瘫痪的父亲。
哪个亲生父母会对女儿如此?
而且珀尔的嫂子米琪也会来农场找珀尔,这座农场也是霍华德的,所以更证实了父母应该是霍华德的父母。
但是盘清楚人物关系对于理解剧情也没什么特别的帮助,不管怎样,珀尔的生活氛围是令人窒息的,家是破败的。
所以珀尔才会精神失常,患有躁郁症。
生活很惨,珀尔却是积极阳光的。她会忙里偷闲去镇上看电影,会在农场的动物们面前表演舞蹈,会和田野间孤独的稻草人对话……
这一切都表现出来了她很孤独,她无人倾诉。
她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和爱,这种缺失让她变得敏感而脆弱。她渴望得到认可和关注,但母亲的冷漠和否定,让她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这种长期的心理压抑,最终导致了她心理的扭曲。
所以她总是和不会回应自己的人说话,而一旦发现对方要反驳自己,那股愤怒就会被彻底激发出来,造就了一个杀人狂魔。
02
社会动荡与梦想破灭
除了家庭压抑,珀尔也受到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压制。
她是美德混血,然而当时正处于一战的背景下,德国被视为战争的发起者之一,其军事行动和战争行为引发了协约国的强烈反感。所以德国在整个国际上都处于孤立和负面的形象,这与珀尔内心的孤独相映成趣。
珀尔的梦想也受到了自己身份的压制。因为她的嫂子米琪来找她,说有一个舞蹈团在招募演员,珀尔的舞姿和表现力并不差,然而,她却被拒绝了。
理由是——他们想要一个纯粹的美国人。
拒绝的理由并不是因为专业上的,而是因为身份上的,这让珀尔无法忍受。
所以当她看到拥有金色头发、纯正美国血统的米琪入选时,那种嫉妒让她用斧头砍死了米琪。
战争也“夺”走了她的丈夫,因为她的丈夫是一战的士兵,后来没再有书信往来也让珀尔担心丈夫已经战死了。
丈夫是她最后的软肋,最后让珀尔对父母起杀心的也是她的母亲刻薄地提起了她的丈夫霍华德,还践踏了她的梦想。
当时的大环境很恶劣还因为疫病肆虐,所以她的母亲完全处于一种“一级防御”状态。
亲家好心送来了烤乳猪,而珀尔的母亲却拒收,放置在门外直到生蛆腐烂。
当珀尔从镇子上看电影回来后,母亲也让她把捡来的帽子放在门外,然后去洗头消毒。
这种小心翼翼进一步加剧了珀尔家庭环境的压抑,使她处于一个闭塞、封闭的环境无法喘息,才更让她生起想要离开农场的决心。
03
镜头隐喻与心理象征
电影《珀尔》之所以能成为一部令人难忘的心理惊悚片,离不开导演缇·威斯特精湛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技巧。
镜头仿佛是一只可以探入的手,窥探着珀尔的内心世界。
影片运用了许多特写镜头,对准珀尔的面部表情,捕捉她眼中的恐惧、愤怒和绝望。这些特写镜头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到珀尔的心理变化。
尤其是最后当霍华德回来的时候,珀尔的笑意味深长,甚至让人觉得毛骨悚然。镜头始终没有从她的脸上离开,通过她的表情变化,似乎可以解读到她复杂的情感。
在电影中,珀尔在农场中跳舞时被鹅打断,这一场景象征着她对自由的追求被现实所打断。鹅的出现打破了她的舞蹈,也象征着现实对她的束缚。
珀尔杀死鹅的行为,可以被看作是她对这种束缚的反抗。她通过杀死鹅,试图摆脱现实对她的限制,追求自己内心的自由。
被蛆虫侵蚀的猪是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元素之一。这只猪最初被珀尔的母亲拒绝,象征着珀尔的梦想被家庭和社会压抑。
随着时间的推移,猪逐渐被蛆虫侵蚀,这不仅暗示了珀尔内心杀戮欲望的觉醒,也象征着她梦想的破灭和心理的扭曲。
最终,猪被珀尔带进屋内,成为她杀戮行为的具象化,珀尔与已经死亡的父母共同享用这头生满了蛆的烤乳猪,这一情节也标志着珀尔心理的彻底崩溃。
影片都发生在这座农场里,而农场本身也是一个隐喻。
农场的破败和荒凉象征着珀尔的家庭环境和她无法逃离的过去。这个农场不仅是珀尔童年的囚笼,也是她心理扭曲的根源。
电影没有盲目展现珀尔的残暴,虽然她一连劈了四个人,而是展现了她变得如此暴虐的原因。
想必许多观众都会有代入感,试想,如果你生在这个信息闭塞、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看个电影都要骑车几公里的农场里,父母不尊重你的梦想还每日都PUA你,睁开眼等待你的是干不完的农活,还经常不允许你吃饱饭。
是个人,都会疯吧?
而珀尔最开始,只是一个渴望自由,拥有梦想的小女孩。
她纯粹、质朴,出轨电影放映员之前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经结婚了,是母亲一次次窒息的重压和无数遍提醒她有一个不回家的丈夫之后,她才陷入了这场不伦的恋情。
然而一切,都是因为她太渴望自由了。
很多人都看出了这部影片讲的是人性,但实际上人性就是本性,就是内心的欲望。
我们每个人都有想要守护的东西,但由于越长大,越被周围的环境同化、污染,所以渐渐失去了自己最初想追求的东西。
很多人的梦想实际上是“别人的梦想”,是“互联网的梦想”。
而导演缇·威斯特是希望观众通过这部电影找回自己本身的欲望,正视它,突破它。
就像哪吒说的那样:“我命由我不由天”。
珀尔是一位极端的女性主义者,但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不极端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