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富衡|细胞“祛黑”记一: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小黑点是什么

小衡衡 2024-09-20 09:47:56

首先,我们要判断出现小黑点的原因。一般来说,小黑点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外源微生物污染。

细胞碎片或者分泌物。

血清中的沉淀。

那么,我们要如何区分这几种情况呢?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观察培养基状态,是否出现浑浊?

正常状态的DMEM(左图)与污染的DMEM(右图)对比

细菌污染会导致培养基浑浊,此外细菌污染会使培养基PH突然降低,短期内颜色变黄,表明有大量酸性物质产生。

2、观察黑点状态,在培养基内是否会运动?

细菌污染(左图)与细胞分泌物(右图)的区别

杆状细菌往往在显微镜下呈现活跃的运动状态,而非仅仅随着溶液的波动而移动。细胞碎片或分泌物则一般静止不动,或者仅仅随着溶液的波动而移动。

3、观察细胞状态,细胞生长是否受到影响?

重点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变化,细胞增殖是否变慢,以及黑点是否会持续增多。

常见的杆状细菌污染,显微镜下会呈现运动活跃的杆状黑点,而且往往增殖迅速。

支原体污染不仅会使细胞增殖变慢,也可能会导致小黑点的出现。不过,由于支原体十分微小,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也不可见,可以使用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确认。

黑胶虫污染也是一种比较难判断的污染。在细胞培养的时候,有时会在40倍显微镜下看到小黑点在动,小黑点有时呈点状,有时呈小的片状,运动形式为在原地振动(类似布朗运动),这种小黑点既不是细菌、霉菌,也不是支原体(用血平板培养,没有菌落出现),业内人士称其为“黑胶虫”。所以,对于黑胶虫污染的判断,更需要细胞培养者的经验。一般认为,黑胶虫污染会导致细胞增殖变慢,且培养瓶内小黑点会明显增多。

总而言之,如果出现培养基浑浊,小黑点自主运动或者增多,或是细胞状态变差甚至大量死亡等情况,一般为外源微生物污染。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清理污染的细胞,避免污染扩散。如果细胞比较珍贵,可以选择对应的污染清除剂处理,同时期待好运降临,天佑细胞了。

如果能够排除外源污染,是细胞碎片或者分泌物,或是血清沉淀等情况,一般不会影响细胞生长,可以继续培养观察。

0 阅读:3

小衡衡

简介:一个从事生物科技,专注于细胞相关技术、服务的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