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朝贡与贸易,从大航海时代,看明朝灭亡的原因

夏颜秋的小时光 2023-03-14 15:06:55

历史上中国的发展,是作为一个世界发展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国家。古代中国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意识,有的只是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天下概念。

当灿烂的文明繁衍生息,吸引着无数番邦异族来访,古代中国自然产生了“天朝在上”的优越感。同时,也构建了稳定的朝贡体系。

在《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一书中,知名历史学者袁灿兴就通过深度分析明朝的兴衰,讲述了大航海时代背景下,朝贡体系与全球贸易体系的相互碰撞。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仍需面对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海禁”政策,并被子孙后代沿用。即使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不过是为了宣示天威,展开朝贡贸易。

毫无疑问地说,明朝没有称霸海洋的雄心。然而,从16世纪起,明朝的富庶却被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国家看在眼中,他们开始想方设法地打开明朝的大门。

另一方面,民间力量的崛起,带来了海外贸易的繁荣。在明朝中期,江南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显现出盛世的荣光。伴随着商业的繁荣,大量白银的输入,也深深影响着明朝的财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原先掌握在官方手中的铸币权转移到民间,加速了明朝的衰落。当然,这并不是明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明朝的覆灭,仍遵循着以往的模式,即当人口增长到土地所能承受的极限,再碰上频繁的天灾、腐朽的政府以及层出不穷的战争、饥荒、瘟疫等消耗国力,最终被起义军或者新的王朝击败。

难道中国历代王朝的周期性兴亡,除了自相残杀之外,没有其他的解决方式吗?通过中西方文明的多方位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是有两种解决方式的:

一,向外扩张,通过掠夺土地来满足人口的需要。不过,这种扩张是有条件的,要建立在周边有足够的土地和资源,或者自身拥有足够的实力去战胜征服者。

二,通过贸易,使生产专业化,并产生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组织和商业制度。而工商业的充分发展,又带来经济和政治上的全面变革。

如果说天然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古代中国大统一的文明体系,那么它的弊端则限制了向外的发展倾向。在大航海时代,古代中国终究是落后了,所以才有了近代史上的屈辱。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只有突破自身的局限,才能焕发新生,这是历史的教训。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