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始终不用海瑞,曾坦言此人一旦入朝,大明将永无宁日

云舟史策说 2024-08-07 00:06:25

明朝万历年间,大明朝政局风云变幻,内阁首辅张居正与清廉官员海瑞两位传奇人物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1572年,隆庆皇帝驾崩,年仅36岁,张居正击败高拱,成为新任内阁首辅,执掌朝政大权。与此同时,在家赋闲两年的海瑞听闻此事,激动万分,认为自己重归仕途的时机已至。

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愿,张居正执政期间,海瑞始终未能得到重用,究竟这位被誉为"海青天"的清廉官员为何始终得不到张居正的青睐?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张居正的为官之道

万历中兴这一美名,实际上是“居正中兴”的缩影,与此同时,万历帝却是一位出了名的怠政懒散皇帝,这一时期的改革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权倾朝野,改革力度空前,使明朝国力一时之间得到极大恢复,但这一切的根基,则是万历帝初登基,尚年幼轻信时的政变惊波。

当年高拱失势,张居正便借机夺取大权,开始了他改革生涯的第一步。

在万历帝的支持下,张居正大刀阔斧推行一系列改革,粮仓增建,赋税减免,还清欠薪,编练新军......无数惠政措施使明朝复兴踏实基础。

当时朝野上下,几乎聆听张居正一人之言,戚继光、李如松等文武名臣,亦为张居正所举荐擢用,助其成功。

但张居正独揽大权,日益壮大,已然超越君主,成为当朝第一权臣,他与内阁的其他成员不同,不仅拥有崇高的地位,更握有实际的决策权。

他的改革措施,虽然一度让国家富强,却也让他个人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张居正的威望和权力,使他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无人能及,甚至有时能左右皇上的意志。

万历皇帝朱翊钧,自小由张居正辅佐教育,对这位老师的尊敬与依赖不言而喻。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万历帝开始渴望亲政,希望摆脱张居正的影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对于张居正的独断专行感到不满,尤其是张居正在处理政务时常常越过自己,直接向太后请示,这让他感到被边缘化。

万历帝的这种情绪逐渐积累,终于在张居正病重之时爆发,表面上,万历帝对张居正的病况表现出深切的关心,亲自派遣御医前往诊治,并多次询问病情,他甚至下令赐予张居正丰厚的赏赐,以示恩宠。

然而,这些表面的关怀背后,隐藏着万历帝对张居正长期把持朝政的不满和对权力的渴望。

实际上,万历帝对张居正的记恨早已根深蒂固,他明白,一旦张居正离世,自己就能真正掌握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理想。

因此,尽管他对张居正的病情表示关切,实则早已记恨于心,等待着张居正去世的那一刻,以便彻底摆脱这位强势老师的阴影,开启属于自己的统治时代。

张居正死后,万历帝便开始清算阶段,张氏家产被抄,党羽被抓,所幸在公论压力下,这场迫害终究没有持续太久,但张居正辛苦经营的中兴局久,也随着他的离世而黯然闭幕。

平心而论,张居正乃当时政坛杰出人才,虽遭万历帝所忌,而其政绩仍获后人肯定,天启年间,张居正名誉终得昭雪。

当然,张居正改革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为了推行新政,他利用各类手段,巩固自身势力。

君臣矛盾

明末万历年间,张居正与海瑞两人均以改革者的姿态现身政治舞台,均推崇明初洪武制度并以此为改革蓝本。

但是二人行事作风迥然不同,性格和为官之道显著差异,主张改革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在人才观念上亦有分歧。

张居正为人圆滑多谋,善变通权谋,他深谙权术之道,明白“重才轻德”的用人之策,甚至不惜曲意迎合权贵。

为达到集权之目的,张居正灵活运用“法祖”名义推行改革,裁冗增效,力图恢复国力。

海瑞则为人刚直不阿,执法必严,丝毫不让,他奉法守德,信奉选贤任能,坚持改革应该“复古”重申明初旧章。

两人都希冀国家强盛,却因政治手段和行事作风差异巨大,改革成就亦有高下。

张居正致力经济军事改革,取得显著成就,海瑞执法不私不徇,戮力整顿吏治,却因不善变通,一事无成而终。

两人虽同为改革者,气质政见南辕北辙,改革命运却大相径庭,张居正的权变开启了明代中后期的新局面,而海瑞的刚正难容乾坤,以至与时代背道而驰。

细节上,两人性格的差异源于生长环境,张居正出身秀才世家,历经官场沉浮后变得圆滑老辣,海瑞家境贫寒,混迹基层多年。

张居正善于权术斗争以拉拢盟友进退有据,海瑞对权要之事毫不通晓,遇强碾压仅能忍气吞声,张居正用人重视能力为上,不拘廉洁。

海瑞偏向廉能兼备,不失其本色,张居正开展改革,用祖法为名,行权力集中之实,并善加运用,海瑞主张绝对复古,依照明初旧制改革,张居正改革兼顾经济民生,基础雄厚。

海瑞过分重视吏治和祖宗故事,忽视实际情况,两人行事作风截然不同,却都体现出明代改革者的气质,正是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构成了明代中后期改革的立体图景。

为何张居正不敢启用海瑞

革新与传统,务实与理想,改革与复古,张居正和海瑞代表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执政理念。

海瑞性格刚直,重法度,主张恢复朱元璋时期的严刑峻法。他崇拜太祖,推崇其整肃贪官的做法,认为这是考验官员廉洁的必由之路。

这样的清廉与正直使海瑞在任何岗位上都左右为难:要么得罪权贵,要么妨碍经济发展,所以他常被调离岗位。

与海瑞形成对比的是张居正,张居正深谙为官之道,步步为营,从无名小吏一路晋升到辅政大臣,他注重税制与考成改革,增进国力,海瑞却一味主张回归,复兴祖制。

张居正在用人上讲究实效,海瑞则理想主义,张居正明白海这种人很难驾驭,使用他势必动摇朝局,所以尽管海瑞清正廉洁,张居正还是不敢重用。

徐阶看重海瑞的正气,认为他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正是国家栋梁之才。

因此,在有机会将这位杰出的人才引荐给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时,徐阶毫不犹豫。然而,这一举动并未如预期般顺利。

海瑞的确不负众望,他在任上展现出铁面无私的一面,特别是在整治徐阶家乡的问题上。

他不仅对当地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更是直接针对徐家的子弟,要求他们按照法律接受制裁,此举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让徐阶本人倍感压力。

更令张居正意想不到的是,海瑞甚至要求徐阶本人交出其家族所拥有的大片土地,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对徐阶的极大挑战和羞辱。

尽管徐阶曾对海瑞有过提携之恩,但海瑞却似乎并不领情,坚持依法行事,不顾及任何个人情面。

张居正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心中不禁对海瑞的固执产生了警惕,在他看来,一个官员固然需要正直和廉洁,但同样也需要懂得变通和顾全大局。

海瑞的做法虽然符合法律,但却过于强硬,缺乏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和尊重。

经过深思熟虑,张居正决定与这个难以驾驭的人保持距离,他知道,如果继续与海瑞过从甚密,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生涯。

毕竟,一个无法妥协的下属,对于一个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的内阁首辅来说,是一大隐患,于是,张居正开始有意疏远海瑞,避免与他产生过多的交集。

笔者认为

对于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好坏评判之中,我们应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思想观念以及所处时代背景下的种种因素。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了努力和贡献,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敬意。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每个人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信息来源: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

张居正 荆州市沙市区政府网 [引用日期2023-06-27]

回族历史人物简介-海瑞 - 中国在线 [引用日期2021-02-25]

法治名人,海瑞 南京栖霞区法院转中国普法网 [引用日期2021-02-26]

0 阅读:0

云舟史策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