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梁兴初到太原,任桂兰要跟过去照顾,李德生只问了她一句

漫步者吖 2025-04-21 14:32:55

【前言】

1973年春天3月份,梁兴初抵达了太原。没过多久,他在山西省军区那边收到了消息,说是让他去义井化工厂参加劳动。

义井那会儿有36万人,主要是个搞工业的地方。

梁兴初住的那个招待所,就在化工厂旁边,大概走个五六分钟就到了。省军区为了照顾他,还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帮手。

那时候,梁兴初的身体挺虚弱的。他虽然有一米七八的个子,但体重才九十来斤。

碰到这种情况,任桂兰心里就琢磨着要去照料。于是,她去找了当时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

碰面时,李德生简单地问了她一个问题。

那么,李德生到底问了啥问题?任桂兰又是怎么回答的呢?他俩在太原的日子过得咋样呢?

【梁兴初与任桂兰的相识相恋】

辽沈战役打完后,梁兴初带着他的第十纵队跑到辽宁北镇县去休息整顿了。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梁兴初硬是一夜好觉都没捞着。

现在,他铁了心要把之前缺的觉都睡回来。接下来的整整三天,梁兴初除了半梦半醒间胡乱扒拉了几口饭,剩下的时间全是在呼噜声中度过的。

醒来后,梁兴初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姑娘的笑脸。然后,他就自然而然地往28师那边迈步过去了。

开战前夕,梁兴初开完一个会,出门时瞅见一位女同志,就穿着薄薄的衣裳,在那儿冻得直打颤。他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一件军大衣直接给那位女同志披上了。

没过多久,梁兴初在探望伤员的时候,碰巧又撞见了那位女同志。只见她正一心一意地照料着伤员,就好像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别的事情都不太上心。

梁兴初瞅了一会儿,心里直夸这位女同志,用棉花裹着热砖头给伤员保暖,这法子真绝。但她似乎没留意到,直到警卫员凑近她耳边提醒:“这位大姐,梁司令员正跟你说话呢,你咋没反应呢?”

这时候,女同志终于回过味儿来了。

她在军营里时,就老听到梁司令那些英勇事迹了。这次一见面,她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那个给她披上军大衣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梁司令啊。

那一刻起,梁司令在她心里的地位陡然提升了好多。

梁兴初问起她的名字,她站得笔直回“我叫任桂兰。”

梁兴初应了声,讲道:“你给伤员帮了大忙,我代他们谢你。”

梁兴初一觉醒来,溜达到了28师卫生部,一进门就听见里头正热闹非凡,原来是辽沈战役总结大会正在进行。卫生部的头头儿正表扬任桂兰呢,说她跟几个男同志一块儿,硬是扛了五天六夜没合眼。

这时候,梁兴初接过话茬,说道:“这一仗打完了,看来看去,模范全是男同志。我呢,有个愿望,想让任桂兰成为咱们十纵队的女中豪杰。”

会议结束后,卫生部的头儿说要领着大家伙儿回大本营。可梁兴初不乐意了,他站出来说,不成,咱们得留下。

梁兴初那点小心思,政委周赤萍一眼就看明白了。所以,他拍板决定,把任桂兰调去了纵队司令部的医疗室。

那时候,北镇县风沙特别大,梁兴初的眼睛因此受了影响,周赤萍就让任桂兰去帮忙,给梁司令员清洁眼睛。

相处了好些天,他们俩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深厚的情谊,就像一起经历过风雨的革命战友那样。

结婚后,任桂兰和梁兴初一共有了4个孩子。前两个是他俩的亲生女儿,另外还有两个是梁兴初前妻留下的女儿。

那时候,梁兴初心里头特别盼着能有个儿子。

单位的同事们打趣道,桂兰,你赶紧给老梁添个大胖小子吧,他盼儿子盼得都快魔怔了。

梁兴初四十岁那年,头一回迎来了自己的大儿子。过了两年,他又迎来了第二个儿子。

梁兴初对这两个儿子,疼爱得不得了,就像宝贝疙瘩一样。

小伙子们钟爱耍枪玩,那时候,干部们都是拿供给的,没有薪水可领。梁兴初呢,他就用自己每年的伤残补助金,大都花在了买那些玩具枪上。

梁兴初的两个孩子回想起,从小到大,老爸从来没动过他们一根指头。

有一次,任桂兰学完东西回家,瞧见梁兴初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在假山池塘边追着俩儿子满场跑。

小朋友们笑声连连,玩得特别开心。

任桂兰满心疑惑,开口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梁兴初站定身子,一脸严肃地讲:“这俩孩子调皮捣蛋,我正琢磨着得教训教训他们!”

任桂兰听完,摆摆手,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儿子们看来,老爸就是个挺普通的老爷子。

他们上了中学后,看了魏巍的那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才明白,原来朝鲜战场上的那场最激烈的松骨峰战斗,是他们老爸指挥的。

但梁兴初从来不对孩子们提起“那场仗是我带的”这样的话。

【任桂兰要带儿子去太原照顾梁兴初,李德生问她什么话】

梁兴初被分到了义井化工厂去干活。他一走,任桂兰心里就不踏实了。她自己是干医护的,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跟着老公一块儿去太原。

这样,她就能一起照顾丈夫的身体,帮他调养好。

任桂兰去找李德生求帮忙,结果在大门口就被拦下了。后来,等到李德生的老婆曹永廉下班到家,任桂兰这才被让进了屋里。

见到李德生,任桂兰直接说了她这次来的原因,就是为了之前给老梁看病那事儿。

李德生琢磨了好大一会儿,猛地抬头问任桂兰:“你能不能吃得了苦?”

任桂兰立马答道:“能扛得住。干活儿不就是个让人成长锻炼的好机会嘛。”

另外,任桂兰打算带上她儿子梁晓源一块儿去。

第二天,李德生那边发话了,答应了任桂兰的申请。

到了义井化工厂,任桂兰和她儿子总算是见到了梁兴初。环顾了下四周的工厂环境,任桂兰直接就说,这地方污染挺厉害的,空气质量也不咋样。

梁兴初宽慰她说,工人能挺过去的事儿,他自个儿肯定也没问题。

梁兴初原本是个打铁匠,虽然带兵打仗好多年,但他一直没丢劳动者的那股子劲儿。他做事特别上心,一有空儿就跟工人们唠嗑,给他们分享红军那时候的事儿。

日子久了,梁兴初和工人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近。

每天上下班途中,大家伙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叫他梁师傅或者梁大爷。梁兴初总是笑眯眯地点头回应。

任桂兰是个军医,她不光照料自家老爷子,还跑到工厂去给那里的工人和他们的家人瞧病。

碰到有些病人腿脚不方便的时候,任桂兰会自己跑到病人家里去看病。

梁兴初一家在义井化工厂的日子,渐渐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之后,他们回到了北京,但跟义井的工人们还是一直保持着联系。

1979年的时候,梁兴初让妻子帮他带了一封解释自己情况的信到北京,要交给管中纪委的黄克诚大将。这信是他亲口告诉妻子怎么写的。

任桂兰先去拜访了以前39军的军长吴信泉。到了吴信泉家,开门的是他夫人俞惠茹。俞惠茹热情地把任桂兰迎进屋,还拍着胸脯保证,肯定会把信亲手交给吴军长。

那年9月14号,黄克诚在纪检会上点到了梁兴初的事儿。参加会议的几位山西军区的头头回去就跟梁兴初讲了:

“黄克诚同志已经对你的事情表明了态度。”

没过多久,梁兴初告别了义井化工厂,回到干休所。这回,省军区特地为他准备了一套师级干部的住宅。

梁兴初晚年时和老婆任桂兰关系特别好,退休以后,他们俩就过上了简简单单、舒舒服服的小日子,幸福得很。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