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通讯社 达州侨联讯 国侨联指导,四川省侨联主办,达州市委宣传部、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乡村振兴”2019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风行活动9月21日走进达州,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19家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参加采风考察活动,并及时向海外各华文媒体发稿40余篇。
22日上午,海外华文媒体走进达州媒体见面会召开,市政府副市长王全兴出席见面会并讲话。王全兴首先从达州地理位置、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几方面介绍了达州基本情况。他说,达州是革命老区,也是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属国家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强化决心,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实现了从四川省“贫困人口第二”到“脱贫人口最多”的历史性转变。今明两年,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达州将持之以恒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奋力开创“三农”工作的崭新局面。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达州”媒体见面会
王全兴说,今日的达州,正以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为目标,励精图治,奋勇向前。他希望通过今天的“海外华文媒体走进达州”活动,能够把开放、发展的达州,客观、全面地展示给海内外更多的读者和观众,提升达州的国际“表达力”和“影响力”。同时表示开放、热情、包容的达州真诚邀请全世界的朋友到巴山来做客。
王全兴出席媒体见面会并讲话
随后,海外华文媒体采风团一行实地考察采访万源市八台山茶文化小镇、达川区万家镇双桥村,了解我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情况。
在八台山茶文化小镇,八台镇党委书记对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说,“小镇通过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户分红运营模式,引进20余家商户入驻,鼓励周边农户参与管理,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群众家门前的‘绿水青山’,正化作转型路上的‘金山银山’”。海外华文媒体采风团一行详细了解当地的发展历程、支柱产业、收入情况等,品尝当地酿造的各种特色酒、巴山雀舌茶,体验古法榨油,领略这个以茶为魂、茶旅融合,同时融入富硒茶文化、川东民俗文化、乡村文化和休闲养生元素小镇的独特魅力。一时之间,“独居古道茶镇,任由水煮沉浮,漫游康养胜地,胜度人间仙境”成为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们向往的“诗茶人生”。
海外华文媒体在茶文化小镇
走进达川区万家镇双桥村,一幢幢富有巴文化特色的乡村别墅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新村道路蜿蜒延伸,一湾湾清澈的河流波光粼粼,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微田园”环绕周边,一幅生态美、家园好的美丽乡村生动画卷映入眼帘。 镇党委书记向采风团一行介绍了双桥村坚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先,以“巴蜀古韵、幸福双桥”为主题,对房屋进行风貌提升打造,对河道进行整治,修建了公共厕所、生态停车场、污水处理站等,极大了改善了村民人居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并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在双桥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万亩银杏基地和西瓜、青花椒、草皮等产业,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如今的双桥村村民收入不断增长,正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
海外华文媒体在达川区万家镇双桥村考察
《海内外》杂志社出版人兼社长续炳义表示,达州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全域统筹谋划,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培育乡村人才,深化结构调整,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开创出了工作的新局面。此次达州之行,就是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记叙出来,传播出去,向世界全面、客观、立体宣传好达州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上所取得的成就。
“海外华文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增进海外对中国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印尼国际日报集团海外部主任章维佳说,此行加深自身对达州历史文化及发展风貌的了解,会将具有浓郁达州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传播到到海外,帮助更多海外侨胞和海外朋友认识达州、了解达州、走进达州。
采风团的记者们以挖掘故事为切入点,以捕捉声音为突破口,以记者的视角来记述和反映达州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迅速地在海外华文媒体上发布《走进达州》、《让老百姓过上真正幸福的日子》、《巴人故里、红色达州》、《四川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海外华媒走进达州乡村旅游示范区:大巴山茶文化小镇》等40余篇高质量新闻稿,引起了广大海外朋友的广泛关注和点赞。
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宣传处副处长林萧凡、省侨联副主席田碧华出席了媒体见面会并全程参加了采风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