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连续10年优秀
终身免考核
护航两届学生升学率突破80%
他的一个个“寓言故事”
陪伴学生成长成才
他就是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徐伟明教授
“有30%的人没在听课,那就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徐伟明教授一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道德基石,更将“己所欲,施于人”作为卓越师者的至高追求。
徐伟明深知教学不应是单向灌输,更应是思维的启迪与共鸣。面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他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3-4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他引导学生从简入繁,用简洁的思维逻辑推导复杂原理,这一教学法源自他学生时代的深刻体悟,如今成为他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课后,他随时钉钉在线解答学生的疑惑。
《化学与社会》《化学与人类文明》这两门课程是徐伟明开设的通识课程,在他生动形象地讲述下,化作了连接历史与现实、科学与生活的桥梁。他以“一带一路”为经纬,引导学生探索冰上丝绸之路中的化学奥秘;借古币之舟,让学生领略化学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光芒。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边界,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一位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感慨:“徐老师,圆了我的化学梦。”
徐伟明深知,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他鼓励学生跨出专业界限,勇于探索未知。在他的课堂上,会看到弗洛伊德的理论与热力学并肩,这样的跨学科对话,让学生们的思维在碰撞中火花四溅。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将问题转化为学术成果,法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的学子们在教改论文中崭露头角,药学院的张琦曼同学因发明专利成功保研中国药科大学,哈尔科夫学院朱奕臻同学在SCI二区发表论文,保研华东师范大学。
在徐伟明的课堂上,纪律严明,但又生动活泼。他要求学生“早饭不能进教室、上课不能玩手机”,用严格的课堂纪律保障学习效率。同时,他深知教学相长的道理,“课堂纪律是第一位,我一开始就跟学生说清楚,如果有5%的同学不在听,那我就会点名了,交头接耳是不允许的,我会直接点名学生上黑板。但是我跟他们讲,如果有30%的人没在听课,那就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就去改进自己的教学。”
徐伟明因其卓越的教学成效,连续10年以上荣获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优秀,赢得了教学业绩考核享受终身免考核待遇。
“成就学生,亦是自我鞭策。”徐伟明谦逊地说。在他看来,教育的过程是一场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他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自己也从未停止学习探索的脚步。在“白藜芦醇系列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他带领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项目成果荣获多项国内外专利及奖励。在“舒林酸等药物及中间体研发”项目中,更是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其中一项由化学实验181班王程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使她成为校史上首位获得美国专利的本科生。每当学期结束,他都会收到学生发来的感谢短信和手写感谢信,法学院谢旻轩同学的话,尤为触动人心:“徐老师,您是我求学路上的幸运星,您的鼓励与帮助,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与力量。”
“我希望你们能站在更高的起点,看更广阔的世界”
在徐老师的教学生涯中,接手化学实验181班让他记忆尤为深刻。这个班级是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后的班级,许多同学因未能如愿进入师范班而心生迷茫,然而,这一切,在徐伟明接手后悄然改变。作为班主任的他,以“梦想照进现实”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他在会上的动员和语重心长的讲话,让大家意识到,即使未能顺利进入师范班,但梦想的彼岸依然可以抵达。
他在大二的暑假给这个班级布置了一项特别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个3—5年的长远规划,以及至少一个具体的两年规划,并交由他保管。这不仅是一份作业,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有了规划,就像航海有了方向标,即使风浪再大,也不会迷失。”徐老师如是说。他坚信,规划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明确目标,对未来更加坚定。
化学实验181班的同学们响应号召,纷纷制定了自己的规划。徐伟明则不仅保留着每一份规划书,更在关键时刻给予鼓励和支持。在他的引导下,化学实验181班和之后的化学实验201班,当年的升学率分别高达84%和82.6%。
对于专升本两年制的应用化学162班,徐伟明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教会同学们使用倒推法,以大三的心态来要求自己,迅速调整状态,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并立即制定并执行目标。这种紧迫感与行动力,让应用化学162班的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对于考研路上的学子,徐伟明更是关怀备至。他不仅耐心解答择校、选导师的疑惑,还主动为优秀学生联系合适的导师,助力他们迈向更高的平台。他常说:“我希望你们能站在更高的起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他的推动下,化学实验181班共有25人,22人读研,1人考公,2人就业,就业率100%。许多学生成功考入了心仪的研究生院校,甚至有的还获得了免试推荐的机会,郑慧琳同学的绩点从3.1提升到3.88,最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厦门大学研究生,并在今年被厦门大学免试推荐至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在他的帮助下,学生们不仅明确了方向,更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84%升学率的背后,是他对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付出,是他作为教育者最深沉的爱与责任。
汪陈辰同学,选修了徐老师的物理化学课,毕业时浙江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幸福的选择烦恼背后,是徐伟明无数次的悉心指导与鼓励。毛斐滢同学,在考研与考教师编之间徘徊,最终在他的帮助下,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术道路中继续追寻自己的教育梦想。而解汭滢同学,初次考研失利后,在他的鼓励下重拾信心,第二年成功考入郑州大学,她在毕业当天给徐老师的卡片上写道:“遇到您,是我转班后最幸运的事。”
“我的使命是助你们挣脱束缚,学会飞翔,成为自己生命中的雄鹰”
徐伟明坚守班主任岗位10年,每当新的一届学生入学,他总是站在班会的讲台上,开启他的“梦想启航”第一课。
“曾经有一个农夫,偶然间拾得一枚蛋,交由家中母鸡孵化,竟孵出了一只小鸡。然而,命运的转折在不经意间降临——一位不速之客,将这只小鸡先是高高抛向屋顶,继而推向悬崖之畔。就在那生死一线间,小鸡振翅高飞,化身为鹰,翱翔于天际。同学们,我便是那不请自来的‘客人’,我的使命,是助你们挣脱束缚,学会飞翔,成为自己生命中的雄鹰。”徐老师的目光中闪烁着期待与鼓励,仿佛每一位学生都是那即将展翅高飞的鹰。
在化学091班的记忆里,这个故事如同烙印,每当提及,总能激起同学们心中那片涟漪。郑慧琳,化学实验181班的一员,如今已站在厦门大学的校园里,回望往昔,她深情地给徐老师发送了一条长微信:“是您那些关于梦想与飞翔的故事,让我有勇气追逐梦想,直至它照进现实。”
徐伟明深知,班级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梦想起航的港湾。于是,他用“手指的故事”来诠释团队合作的力量:“同学们,想象一下,我们的班级就像一只手,五指各有长短,但当我们紧握成拳,那份力量足以撼动山河。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他的引领下,班级氛围变得积极向上,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渴望在大学的舞台上展现自我。
为了激发学生的勇气与行动力,徐伟明又讲述了“机遇之神”的寓言:“机遇如同一位害羞的旅人,它轻轻敲门,却不会长久等待。你若不主动开门迎接,它便悄然离去。”这句话,如同一粒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促使他们勇敢迈出第一步,积极参与各类竞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抓住机遇,成就自我”的真谛。
面对个别学生学习中的迷茫与挫败,徐伟明没有选择直接的说教,而是用“柳生与宫本”的故事在班会上分享,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柳生问宫本,为何自己苦练剑术却难以精进?宫本笑道,只因你心中无剑,只知模仿。学习亦然,需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方能致远。”这则故事,如同一面镜子,让这位同学照见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岁月如梭,徐伟明讲述的寓言故事宛若一束不灭的微光,温暖并启迪着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心田。那些曾经坐在教室里的青涩少年,如今已遍布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的栋梁。而他,依旧站在那三尺讲台之上,用他那永不枯竭的故事之泉,继续浇灌着梦想的种子,让它们在每一个年轻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是徐伟明对学生的殷切寄语,也是他自身行动的写照。作为班主任,他以爱育心,润物无声;作为教师,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做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他就像一颗发着微光的星星,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照亮学生一路前行,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与学生一同筑梦、追梦、圆梦。
编辑|李伟瑜
责任编辑|丁放 田盛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