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在多抓鱼、孔夫子买卖旧书的牢骚与商业社会的商业逻辑

路边小石杜辉 2024-09-08 08:31:37

文/杜辉

几个月前有篇文章,大概意思是抱怨说多抓鱼平台收书的价格很低,但书卖的价格不低,赚钱太黑。文章得到了很多“读书人(姑且这么说爱用这个平台的某些用户吧)”的点赞、支持与转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这事还是很爽的。猛一看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和大家所表达的支持情绪好像为“读书人”代言,说了些利益相关的话,但细想不禁让人惊愕。这所谓“读书人”的思维逻辑怎么和小农小市民一样?如果读了半天书,脑子里还是这这样,那读书的意义何在?

看似是一种习以为常的逻辑、态度,实则揭示了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农耕时代,对现代文明相当的无知。也正是很多读书人用这种非商业的思维和逻辑去做出版业,所以才导致了传统出版业的没落,走向了死亡。在商言商,凡事先说钱,不说钱的买卖、理想、情怀都是耍流氓。耍流氓还不是最无耻的,想白嫖才更无耻。如果钱没的谈,那只能说明无能。无能的人和行业是不会受到社会、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的。

收旧书、卖旧书、交易旧书的平台很多,只是我个人只用了多抓鱼与孔夫子,所以就用这两个平台说事了。这两个平台交易是明码标价吧?没有强迫买卖吧?快递费等服务标准都有明示吧?在这种交易环境下,如何定价是商家的权利吧?你可以选择买卖,也可以选择不买卖。如果对这个平台不满意,那还可以换一个平台,而最后不换平台,又对这平台各种不满,说明这东西根本就没人要、没地方处理。但凡有其他途径,肯定不会留下来说不是。你在卖废品的时候你有过这种心态嘛?旧书报几毛钱一斤,塑料瓶几分钱一个,很多几千上万买的电器,几十几百人家还不爱要。最后不管价格给多低,也比扔掉强,所以价格再低你也一样会处理掉。为什么到卖旧书就不忿了?这种双标的想法是因何而来,难道不需要反思嘛?

商家低买高卖是天经地义的事,人家就是赚钱的,不是做慈善的。只要明码标价,不存在坑骗就无可厚非。自己在家擀面条,一碗就几元的成本,那你去外面吃一碗面就要十几甚至几十元。按这个逻辑,商家不就是赤裸裸的“抢劫”嘛?超市买瓶水一两块钱,你到景区、山上一瓶水卖五元十元,按这逻辑这不就是“强盗”嘛?

商家是需要赚利润的,非但不可能成本价给你,而且还要加价,尽量多的加价。商品除了本身的成本,还要加上商家的员工工资、福利、社保费用,企业的各项税费,办公、生产、储运、销售所用房屋的房租,还有办公用品、水电物业费、设备费,你使用的软件、平台的开发费用、维护费用。除此之外还有中间商、零售商也需要利润空间,也需要支付上述各项成本费用。总之一个商品定价的背后是无数的成本构成的,商品本身的成本只占售价的小头。企业要发展,还需要储备资本金去投入项目,开发产品,这都是钱。如果你埋怨卖贱、买贵,其实你更应该埋怨为什么要给员工发工资,为什么房租这么贵,为什么要交税,为什么水电煤气要收费,为什么干什么都要收费。

企业、商家追求利润是天性,这个无可厚非。你在人家的平台、店里消费,你支付的价格里最大头的是服务、经营管理成本而不是产品本身的成本。真要追求成本价,那应该去农村,自己耕田织布,自给自足猜对。对了,使用土地,买种子、化肥、农药,甚至灌溉用水也是要钱的,也不可能白嫖。

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由此而形成了商业社会。每个人根据自己能力、特长在不同的领域为别人提供商品、服务和价值,以此赚取利润换取自己的所需,保证生存。所以只要是合法合理、公开透明的交易,价格根本就不应该是问题。一瓶水卖1元也好,100元也罢,他的价值不在水本身,而在服务等其他因素。所以平台低收高卖,也仅仅是日常的商业行为,合情合理。如果连这最基本的商业行为都理解不了,那书也别看了,只能回山里当野人也了。

多抓鱼这类自营平台的价格是平台制定的,而孔夫子这类中介平台的价格则是买卖双方根据供需关系而随时浮动的。这书再好,但卖的人多那就只能卷价格贱卖才能先卖掉。这书一般,但稀缺或只有几本,那就能溢价销售,甚至是翻几倍的价格销售。这就是商品经济、现代文明。商品的价格除了本身的价值,还有供需决定决定。这书昨天卖10元,今天改价格到20元,也许明天还会改价格到5元。你的权利是决定买不买,在谁那买,什么时候买。你等等也许价格更高了,也许价格虽然便宜,但被别人买走了,这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纠缠于价格本身还是你想买,但商品价格与你内心对商品的价值认同不符,或是与你的支付能力不符。当价格超过你内心可接受的度,就会失去交易的可能,商业交换的本质嘛。

作为卖家,你可以货比三家。旧书你卖之前可多个平台比较,有的书价格差异还是很大的。信息差就是财富。但如何选择平台,各有利弊,就看你自身的意愿了。比如卖给多抓鱼,也许便宜点,但省事。发出快递就不用管了,几天后钱就结算到账了。在孔夫子,你需要随行就市,需要根据供求关系等因素定价、调价。挂上后也许很快,也许一直也不会卖掉。就算卖掉了,还可能遇到物流纠纷、垃圾买家的敲诈,这就是高收益所伴随的高风险。你想选择省事便捷快速拿钱,那就要牺牲一点利益。你想承担一定的麻烦和风险,就可以多得到一点利益。这也是自然规则嘛。

看了一下我个人的记录。在多抓鱼共处理了旧书的均价是7.19元。这可比卖废纸划算多了,反正我个人是满意的。而我所卖旧书的再销售率也达到了惊人的97%,在很多渠道、平台图书销售周转率极低的情况下,这个比例还是很惊人的。在孔夫子处理旧书扣除平台手续费、快递费的均价约在81.95元。这个均价之所以比多抓鱼多,也就是不同图书比价后个人选择处理的方式不同。

好处不可能都让你占了,买卖双方都想多要好处,那就按游戏规则来。我个人是炒股的,出版行业的股票我是从来不看的。但我还是很期待多抓鱼和孔夫子上市的,对这两个企业的现状和未来我都是很看好的,最起码我个人对这两个平台在买卖过程中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是满意的。

人类文明在进步,商业社会、商品经济是人类文明的硕果之一,小农小市民思想害人更害自己。所以当看到那篇文章,并看到很多读书人且还有很多从事传统出版业的人认同、支持时,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很多“读书人”太穷了,所谓的人穷志短,“读书改变了命运”。二是认知力太低,虽然看了很多书,认识了很多字,知道了很多信息,但这些转化不成知识和认知力。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人无知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无知当光荣。书不能白看,如果看了很多书,反而在脑子里裹脚,梳辫子,那读书何用,意义何在?有看书这时间找几个老头蹲墙根喝点劣酒吹牛逼不香嘛?

一个行业拒绝商业思维、商品经济是不可能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发展、生存。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认可商业社会的规则,不懂得用商业的逻辑、思维去对待问题,那必然也难以在这个世界生存。读了这么多书,用正常一点的思维看待这个世界很难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