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的老旧步梯房别着急卖,新政策发布,3类房子或拆迁。
老旧小区近期再度成为互联网热议话题,部分年轻购房者正将目光转向这些"老破小"。这些老破小社区,具备商业便利+总价低的优势,符合一些大城市年轻人的需求。有的年轻人通过个性化改造实现居住升级,抖音老破小改造话题播放量已突破8亿次,网友@改造小王,将上海徐汇区56㎡老公寓改造成复古loft的案例获得超百万点赞。 据贝壳研究院2023年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35岁以下购房者中,选择199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比例同比上升12%,核心驱动力是"低总价+好地段"的组合优势(北京三环内老旧小区均价较同地段新房低42%)。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然而市场还有不同的声音,毕竟老房子就像服役超期的车辆,总会有需要维修的地方。基础设施的硬伤仍是阻碍老旧小区价值提升的关键,如何平衡个性需求与社区改造,成为城市更新中的新课题。安居客调研显示,76%的潜在购房者对老旧小区持观望态度,其中"硬件设施老化"成为首要顾虑(占比89%)。这不是个例,实地调查发现,北京朝阳区某1985年建成的社区存在典型问题:路面破损率达37%,绿化带70%面积被违建占用,停车位缺口高达63%。更严峻的是,住建部2022年统计显示,全国约38%的老旧小区处于无物业状态,导致公共设施维修周期平均长达217天,垃圾分类实施率不足15%。
但是,业内人士表示,手头有老旧小区的业主先别急着卖!最新政策风向显示,您的老房子可能要"升值"了!新政策发布,3类房子或拆迁。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么说,并不是空穴来风:2024年10月17日国家四大部门(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会,官宣启动新一轮"拆迁大礼包"——首批35个城市将推行货币化安置(就是给钱让拆迁户买房)。2024年11月15日,这个政策升级为全国300城覆盖,这意味着您家老房子被划入拆迁范围的概率又提升了。
2025年,不少城市积极响应。郑州市自然规划局发布了2025年征收土地公告,其中牵涉到惠济区、管城区、金水区等区域。诸暨市计划在主城区实施房屋征收建筑面积80万㎡。 2025年4月,广州、梅州等地发布拆迁公告,涵盖交通建设、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
根据深圳、广州等先行城市的经验(详见两地城市更新条例),这三类房子最可能中奖:
1. 房龄超20年的预制板楼房。
住建部2022年《“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快淘汰“预制板结构”老旧住房,因这类建筑普遍存在抗震性不足、结构老化等问题。比如北京1980年代建的"筒子楼"就是这类建筑,过去建造技术不发达,预制板楼房是当时楼市发展的产物,但现在,建造技术今非昔比,钢混结构普及,预制板楼房存在结构老化、漏水问题,更严重的是,一旦发生地震,将会给群众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 位于重点规划区域的危旧房。
自然资源部《2023年城市更新行动指南》提出,优先改造“影响城市功能提升”的片区,如地铁沿线、商务区、重点景观带等。城市重点板块的土地价值高,如果让老旧小区占据重要地段,显然不符合城市长远发展利益。相关部门更愿意通过拆迁腾挪空间,引入产业或公共设施,带动区域升级。这类房子在一二线城市居多,比如上海黄浦区部分里弄房屋就属于这类房屋,占据重要地段,影响城市未来发展。广州黄埔科学城扩建,2023年拆除沿线老旧村屋,补偿标准3.6万元/㎡。
3. 影响重大工程建设的住宅。
《土地管理法》第45条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如修高铁、学校、医院等),可依法征收房屋。
比如杭州亚运会前拆建的凤起东路沿线小区,受到亚运会项目的影响,沿线小区拆除符合公共利益,要知道,亚运会这种级别的体育赛事,不仅可以提升全民健身意识,还可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推动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从拆迁部门的角度看,拆除沿线小区是以小投资拉动城市能级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何乐而不为。
从以上信息可知,在城镇化投资放缓的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老旧小区拆迁并非“随机选择”,而是基于安全、规划和公共利益等多方面考量。如果您家有以上三类房子,别着急卖了。
最后:老旧小区业主如何应对?
1. 查政策:登录当地住建局官网,查询是否纳入城市更新/棚改计划。
2. 看规划:关注地铁、学校、医院等重大工程是否涉及自家片区。
3. 等评估:若房子属预制板结构或位于核心区,拆迁概率更高,勿急于低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