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经过一番调查发现,美国涉入俄乌冲突的程度超过外界预料,起初大家以为美国仅仅是向乌克兰提供情报、武器和金钱,但真实情况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拜登政府对乌克兰战场对介入很深
《纽约时报》在调查中发现:2022年这场冲突爆发之初,美国便与乌克兰在美军驻德军事基地建立了秘密合作,不仅由美国人指导乌克兰的整体作战战略,而且他们还将打击目标的具体信息送到乌军前线。
一位欧洲国家的情报部门负责人回忆称:当他得知美国在乌克兰的行动中是如此深度参与时,感到非常震惊,他直言:“现在美国和乌克兰都是战场杀伤链的一环。”
过去大家可能很奇怪,开战之前,大家普遍对乌克兰的前景非常不看好,认为俄军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基辅,并迅速结束这场军事行动。但令人意外的是,乌克兰扛了一个月,不仅守住了基辅,甚至还迫使俄军从基辅周边撤军。而在随后的乌克兰战场上,乌军直接与俄军鏖战,期间还曾发动了多次反攻,并成功收复了一些失地,直至今天,乌军的防线依旧未垮,仍然在顿巴斯前线硬杠俄军。
当看到这一幕时,可能很多人会感叹与2014年相比,乌军的战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能够和俄军直接掰手腕;也有很多朋友会认为,过去高估了俄军的实力,一旦上了战场会发现也就那么一回事。而这次《纽约时报》披露的调查信息或许能够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乌军为何会撑这么长时间不垮,而俄军打得如此艰难。
《纽约时报》在深度调查中给出了4大要点:其一,美军驻德基地向乌军提供乌克兰境内的俄军精准坐标
据了解,美国在驻德军事基地设立了“龙任务小组”,美乌两国的军官们每日清晨会共同针对俄军单位、装备或基础设施,设定打击优先顺序。“龙任务小组”将这些打击目标的精确坐标提供给乌克兰,然后乌军会根据这些坐标发动攻击。对美国人而言,掌握这些坐标并不难,美国的预警机和无人机经常会在黑海上空活动侦察,此外天基卫星也会24小时不间断监控,这些侦察手段能够让美国人实时掌控俄军的动向。
乌军在战场上非常依赖美国人的支持
其二,美国提供的情报与军火协助乌克兰扭转战场劣势
俄乌冲突爆发的第1年,拜登同意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不过这款武器的使用非常依赖于情报体系。据称在2022年,乌军每一次发射“海马斯”,“龙任务小组”除了提供情报支持外,还会进行审查和监督。而“海马斯”在2022年的战场上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让俄军损失惨重,更让乌军直接收复了赫尔松。到了2022年底,乌军已占据战场上风。
其三,拜登政府不断调整红线
在乌克兰战场上,拜登一直不断调整美国援乌的“红线”,为了避免激怒普京,拜登政府都是在私下里展开了秘密行动。2022年拜登秘密允许美军军事顾问前往基辅,后来这些军事顾问直接到前线协助指挥。美国情报机构则是多次直接协助乌克兰的无人机和无人艇袭击克里米亚海域的俄军军舰以及黑海舰队的母港。
2024年1月,由于战场形势对乌军不利,美国和乌克兰曾经策划了一场行动,乌克兰使用西方提供的远程武器以及本国的无人机大规模袭击克里米亚境内的俄军军事目标,最终俄军被迫将部分装备、兵力撤回本土。
拜登时期,美国在乌克兰的介入就差直接下场
其四,协助乌克兰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
从2024年春季开始,拜登就允许美国情报机构帮助乌军袭击俄罗斯本土,美国人的角色是提供精准坐标。
由此可见,过去3年,美国在乌克兰战场上陷得不是一般的深,而是深度介入。
都吹星链,无人鸡。但熊二有成系统的卫星?不都是米国提供的打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