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对应的两种语言,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源语中的某个词汇没有办法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的情况。例如汉语里的“辛苦、孝顺、阴阳、江湖”等词汇,在英语中就没有对应的表达,或者说根本没有这个概念,这其实就是“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lexical gap)原本是语义学领域的一个专用术语,之后被引进翻译学领域,指源语里的某些词在译语里可能找不到恰当的词来翻译的现象。也就是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一、语言本身的特点
从汉语和英语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发音、语境、语义内容、语法结构等各方面,两种语言之间都存着着巨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某些词汇空缺的产生。
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折射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它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演化而逐渐丰富起来的。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也就导致了语言上的差异,并突出表现在词汇层上。
文化这个范畴就非常广了,它包括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这些方面的差异在英汉翻译中都会导致词汇空缺的产生。
比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但“龙”在欧美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令人憎恶的象征,在汉语中则是能呼风唤雨的祥瑞,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并出现了“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凤呈祥”等一系列具有美好寓意的成语。
再比如,欧美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一切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而在中国,人们心目中只有“开无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
又比如,中国人见面时总爱说:“吃了吗?”一般这并不是真的问你吃没吃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了吗?”对方就无法准确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甚至还可能会想“吃没吃关你什么事”。
三、地理位置的差异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受到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尤其对某些特定词汇的出现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而汉民族则在亚洲大陆这片广阔土地上生活繁衍。同样是比喻花钱浪费,在英语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在汉语中则是“挥金如土”。
中国地域广阔,山脉连绵起伏,因此在汉语中借助山来表达意义的词有很多。例如:“开门见山”“东山再起”等。而英国是一个岛国,英语习语中很多与海相关,例如:“be lost in the sea”(迷路)“take the sea (择业)”等。
如何应对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在了解词汇空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巧妙地处理这些词汇。针对词汇空缺现象,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指在不违背原语规范的前提下,将原语词汇按照目标语言词汇的字面意思直译过来,适用于一些生动的、含有浓厚原文语言、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比如:
汉译英:团购→group purchase、走狗→running dogs、秒杀→second kill;
英译汉:hotline→热线、chain store→连锁。
二、音译法
音译多用于人名、地名以及一些在本族语里找不到对应词语来表示的新概念的翻译中。
汉译英的例子有:磕头→kowtow、荔枝→litchi;
英译汉的例子有:engine尖头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
三、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只保持原文内涵,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这是翻译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它舍弃了词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着眼于传达词语的文化信息。
比如:communism,democracy,和proletariat等外来词变成“共产主义”“民主”和”无产者”时,可以说最先是意译的结果。
四、加注法
对于一些空缺词汇,为了使读者领会它所传递的内涵,可以通过加注的方法对其进行解释性翻译。例如:
“八股文”通过直译加注法译为eight-part essay (a literary composition prescribed for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known for its rigidity of form and poverty of ideas)
“西施”通过音译加注法译为Xishi (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素材来源|(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敌人喜欢的就要反对”,从对龙的定义可知,西方一直是把我们当作敌人对待的。
觉悟 矫情
没有就制造呗,反正我们人多,你们改改。kale[吃瓜]
纽约直译是什么意思?
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个一定要译成挥金如土吗 可不可以说花钱如流水?
为什么拖拉机没有宝马车里的空调?[呲牙笑]
世界三大宗教,产生三种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