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流行种蓝莓,味道好,而且自己种的也健康。
不少朋友想自己在家种几盆,毕竟外面买的不便宜,也不是最新鲜的。
但是,种蓝莓的都知道,蓝莓说好种确实挺好种,但不好种的地方也确实有点烦,烦的地方在于,种蓝莓必须要求酸性的土壤,而且还得一直保持酸性。
蓝莓对土壤酸性的要求,近乎苛刻。
这样的作物真不算多,如果处理不好,结的果不好吃,也可能不结果。
01 为什么蓝莓一定要求酸性土壤?
最开始,野生的蓝莓都是长在诸如沼泽边缘、松林底下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土,因为有很多没有完全腐烂的叶子、树皮之类的腐化物,时间久了,土壤就呈酸性的了。
也就是说,蓝莓生长的基因,一开始就是酸性土壤,早就和酸性绑定了。
为什么?因为蓝莓要想生长结果,对“铁”元素的需求非常大,虽然铁在土壤里很多,但只有在ph值很低(也就是酸性)的时候,蓝莓才能吸收得动,土壤不酸,蓝莓就吸不了营养。
如果缺了铁,蓝莓叶子会发黄,容易得“缺铁性失绿症”,那就不可能结果了。
除开铁,只有酸性土壤才能分解出一种叫“铵态氮”的成分,是蓝莓需要的,而碱性土壤只会分解出“硝态氮”,蓝莓基本上吸收不了。这也是为何土壤碱性,蓝莓就长不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土壤要保持酸性但微酸对蓝莓来说是最好,ph值在4.5-5.5之间的样子。
02
保持土壤酸性,难在哪
知道了蓝莓为什么要求酸性土壤,下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保持酸性那么难?尤其对蓝莓来说更难?
难点有三个,第一是普通家庭通常用自来水灌溉,这对其他作物来说影响不大,但对蓝莓影响很大。自来水是硬水,PH值多在7.0-8.5之间,一直用自来水灌溉,就会中和土壤的酸性,慢慢变成碱性土壤。
第二是如果施肥的话,肥料里的成分还会提升土壤PH值,比如含钙、镁的有机肥,像草木灰、骨粉等。你会发现往往用在其他作物上无往不利的肥料,用在蓝莓上都是吃一鼻子灰。但你要说不施肥,自家种的蓝莓又需要肥料的养分,保证果子长得饱满,这就有些烦人。
第三是土壤内部的有机物会自我分解,微生物的分解一开始在酸性环境下会很活跃,时间推移之后,会逐渐释放碱性物质,导致PH值回升。
这三点要做好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一直保持,所以种蓝莓确实是持久战,而不是像韭菜那样的一劳永逸,种一次割好几茬就行了。
03
5个实用方法,长期维持土壤弱酸性
说了难点,接下来就说说怎么办,这里有5个很实用的方法,照着去做,哪怕过程有些曲折,种蓝莓保持土壤酸性,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方法1:用酸性基质打底
如果直接挖土来种蓝莓,那不用想,失败率肯定高。最好能用天然酸性的基质作打底,比如松针土、腐叶土、泥炭土。
这些土本身PH值都比较低,而且腐殖酸多,后续还会慢慢释放酸性,不会种着种着PH值回升变碱性。
当然,不是说全部都用酸性土,这样就太酸了,要按照3:1的比例,把普通园土和酸性基质混合,这样不会太酸,而且透气性强。
方法2:定期加硫磺粉
硫磺粉是公认效果很好的调酸剂,可以把土里的硫细菌转成硫酸,当然效果不会那么快,要几个月事件,但只要用上,效果能维持很久。
用量是如果是沙质土,每平方米用15克硫磺粉,如果是黏土,那就加倍,用30克。
硫磺粉要提前混进土里,可以在种植之前或者在秋季用,不要在结果期之前用,用了也没效。
方法3:浇灌酸化水
前面说了,自来水是硬水,PH值都高,那可以在浇灌之前把自来水调酸,那就没问题了。
方法也很简单,可以直接用白醋或者柠檬酸兑水,每升水兑1-2毫升,如果种得很多规模较大的话,可以用硫酸亚铁溶液调配,当然,一般家庭种植估计也用不到,就不展开说了。
如果自来水水质非常硬,倒出来都能看到粉末沉淀的,那就得先煮沸,把这些矿物质粉末滤出来,再把剩下的水酸化,保证水不能硬得过分。
方法4:覆盖酸性有机物料
可以在蓝莓根部周围铺一层类似松针、锯末或碎树皮等物料,可以持续给土壤降酸。
因为这些物料放在土壤上会自行分解,分解后释放鞣酸、腐殖酸,慢慢土壤酸性就起来了。
最好一个季度铺一次,厚度保持在5厘米左右。
有些材料比如松针要半腐熟,不要全腐熟,因为如果不腐熟,油脂含量高,会影响根系呼吸,全腐熟又影响酸性物质分解。
方法5:施肥口诀,“两避一补”
之前说过蓝莓施肥不能施那种带碱性源的肥料,然后最好要施酸性的肥料,具体原则是“两避一补”。
两避:一是“避钙镁肥”,像石灰、牡蛎粉、钙镁磷肥这些,都会升高PH值;二是“避碱性肥”,像草木灰,还有含硝态氮的复合肥,都含有大量碱性,都是要避开的。
一补:即“补酸性肥”,像硫酸铵、硫酸钾,还有腐熟好的羊粪等,都可以辅助提酸。
虽然说种蓝莓,维持土壤酸性挺麻烦,但搞清楚具体原理做法后,过程并不复杂。
核心就两点:前期打好酸性基础,后期定期微调。
一开始不习惯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难,熟悉之后还是挺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