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留不住人”,德国小伙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最后却遗憾离开

白茶叶读书屋 2024-11-08 14:38:37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一个德国小伙子会在中国的大山里一待就是十年?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他终于在大山里找到了自己的"家",却不得不选择离开。

2012年秋天卢安克带着不舍和遗憾,悄悄地离开了他深爱的广西板烈村。

十年前这位32岁的德国青年怀揣着改变教育现状的理想来到这里,用温暖和坚持点亮了无数留守儿童的希望;十年后,面对舆论压力和家庭责任,他不得不做出最艰难的选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最痛的不是没有家,而是拥有了却要说再见。

有人说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几个重要的时刻,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对卢安克来说1990年就是这样一个转折点。

那一年的春天23岁的他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东方土地。

"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是他给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的第一句话。

短短三个月的行程,却让这个德国小伙彻底爱上了中国。

回国后的他就像着了魔似的,开始疯狂研究中国的一切。

从历史文化到社会现状,从经济发展到教育问题,他恨不得把所有能找到的资料都塞进脑子里。

特别是在了解到中国的贫困问题后,他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改变的种子。

七年后的1997年,这颗种子终于发芽。

重返中国的卢安克开启了自己的教育探索之旅,却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道鸿沟。

在残障学校教德语时,他因为语言不通经常闹出笑话。

到初中当英语老师,学生们总是被他的"德式英语"逗得哈哈大笑。

就连教成人画画,也因为文化差异闹出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段时期的他就像一艘漂泊的小船,在教育的海洋中找不到方向。

直到2003年的那个春天,他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板烈村。

谁能想到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竟成了他漂泊的终点。

但现实总是不那么童话。

初到板烈时他可是尝尽了"社死"的滋味。

村里的退伍军人把他当成了间谍,整天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大妈们更夸张看到他就窃窃私语:"该不会是人贩子吧?"

就连那些看起来和蔼可亲的留守老人,也对这个"洋面孔"充满戒备。

"感觉自己就像个外星人",卢安克后来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但我知道这里一定有我要找的答案。"

面对村民们的不信任,卢安克并没有退缩。

"既然大人不信我,那就从孩子开始吧。"他暗暗给自己打气。

板烈村的留守儿童虽然看起来活蹦乱跳,但卢安克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眼神里的孤独。

这不难理解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能陪伴他们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

于是这个"怪怪的外国人"开始了他的"奇葩"教学计划。

上课时他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让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周末?那更是神奇时刻!

只要天气好卢安克就会带着孩子们到处玩耍,一会儿在稻田里捉蚱蜢,一会儿在小溪边捡石头。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这个"洋老师"居然给他们写了一部武侠小说!

《和平剑》光是这个名字就让孩子们激动不已。

"武功要用在正道上",这是卢安克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还带着孩子们拍起了"迷你电视剧"。

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主角,拍完后第二天就在教室里播放。

看到自己出现在"大屏幕"上,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

渐渐地村里的笑声越来越多了。

累了的时候卢安克就会坐在金黄的稻田边上发呆。

夜幕降临时他最喜欢数着满天的星星,听着从远处飘来的民谣。

"这里的星星特别亮",他总是这样感叹。

慢慢地村民们不再叫他"那个外国人",而是亲切地喊他"卢老师"。

孩子们更是把他当成了知心大哥哥,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和他分享。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卢安克觉得这就是他要的"家"的感觉。

每天早上推开窗,看到孩子们在村口等他的身影,他都会感动得想哭。

"原来教育还可以是这个样子。"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然而平静的生活被2009年一次意外打破了。

当《面对面》栏目组的摄像机对准板烈村时,卢安克的故事瞬间走进了公众视野。

突如其来的关注让这个低调的德国人有点慌了。

"我真的很讨厌媒体",面对采访他直言不讳。

甚至连"感动中国"递来的橄榄枝,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我不是来感动中国的,是中国感动了我",这句话让采访团队愣住了。

县里想给他做宣传,他也婉拒了。

但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一位记者假扮志愿者,深入板烈村采访后,卢安克的故事还是被报道了出来。

舆论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

有人说他是现代版的雷锋,有人却质疑他的动机不纯。

网上的评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压得卢安克喘不过气来。

2010年5月20日他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长文。

"我只是一个外国人,不想过多干涉中国的事务",字里行间透露着无奈。

但更让他纠结的是家庭问题。

他的妻子一位曾经和他一起支教的志愿者,希望能在杭州找份工作。

"我想留在这里但是她希望离开",当柴静问他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时,他这样回答。

面对妻子的期待,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

留下来继续他的教育梦想,还是陪妻子去城市开启新生活?

这个选择题让这个平时总是笑呵呵的德国人,第一次露出了疲惫的表情。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学校的台阶上,望着满天繁星发呆。

那些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像放映机一样在脑海里一遍遍播放。

2012年的秋天卢安克做出了他的选择。

就像他来时那样安静,他悄悄地收拾好行李,默默地离开了这个待了十年的地方。

没有告别仪式没有离别晚会,他说这样可能会让离别不那么痛。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离开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蝴蝶效应"。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批又一批的支教老师,带着满腔热血来到偏远山区。

他们中间有人只待一个月,有人坚持一年还有人干脆扎根下来。

虽然时间长短不同,但每个人都在延续着卢安克的教育梦想。

柴静后来在一期节目中说:"教育就像是一棵大树摇晃另一棵大树,一朵云彩抚摸另一朵云彩。"

这话说得真好就像卢安克播下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现在的板烈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留守孤岛"。

更多的支教老师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村里的孩子们不仅学习成绩在进步,心理也更加健康阳光。

有意思的是他们还保留着卢安克教给他们的习惯——每天放学后,会在操场上讲述自己的"小故事"。

十年前一个德国人来到中国的大山,用爱点亮了一盏希望的灯。

十年后这盏灯被更多人传递,照亮了更多孩子的未来。

这不正是教育最美的模样吗?

或许有些人注定是过客,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留在这里。

就像村口那棵被卢安克亲手种下的大树,如今已经枝繁叶茂,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1

白茶叶读书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