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总结了三个点
1,作品数量和原创性。
众所周知,当年许多受欢迎的老艺术家们,他们本身都是会创作的,所以当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观众没见过的时候,自然就会收获许多粉丝的爱戴,久而久之,观众习惯了他的声音,他的包袱和他的演出模式,自自然然就不大喜欢再去听别人,因为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谁没事找不快乐。
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进,当春晚舞台上的相声从半小时演变成8分钟一段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相声已经成为一种短笑话合集了,而慢慢的当观众的脑海里行程相声等于几分钟笑话的时候,郭德纲横空出世,一说就是50分钟一段的作品。
在电视相声演员还在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板凳宽不宽,扁担长不长的时候,郭德纲已经在给观众科普当下从未有人提及过的“太平歌词”。这个词似乎在那个时候也就郭德纲一个人说,他唱起来的时候也满好听。
而当电视相声还在教育观众的时候,郭德纲已经把相声作品拿来讽刺一些时下流行的东西,无论是热门话题还是新闻事件,都可以在作品中变成包袱,渐渐的人们喜欢上了听30分钟一段的相声,自此,郭德纲在相声的领域以没有任何对手的姿态一直前进了二十年。
二,相声的传播
在当年版权意识薄弱的年代,早期的德云社已经很注重版权了,起初郭德纲会把作品录音,然后做成光碟,后来他发现以售卖的形式不足以让相声拥有更多,更快,更广泛的传播,所以他在小剧场立了个规矩。
“您可以拍照,可以录音,但是请您不要录像。”我相信早期听德云社的音频都会听到这句话,这是郭德纲为了保留版权又能免费传播相声出的一个办法,就是让观众可以录音,传到网上。但是录像权以后可以卖给有需要的人。
不得不说,那时候郭德纲的相声音频确实传播得很广泛,如今也是。
就好比,昨晚郭德纲才在南京演出,票价最高1866元,而当天演出结束,隔天凌晨,已经能够在网上找到这场演出的录像了,画质还挺清晰,音质也算不错。当然,您要是介意画质不完美,音质不如意,您再等个七八天,也有官方录音版在某平台上架。最早几天是免费的。
有人不禁要问,同一段作品,录那么多遍发网上重复看有什么意思?这就是郭德纲跟其他相声演员最大的不同,他每一段相同的作品,都会有细微的区别,因为他没有完整的文本,只是有个大概的内容,临场如何演,都要看发挥。所以郭德纲从来不怕巡演作品被人先看了。
因为他知道,听相声是一个感受,看相声是另外一个感受,现场去看相声更是一个不同的感受。所以哪怕你把他一段作品重复看了千遍万遍,有一天你买票看他的现场,还是这一段,他依旧能把你逗乐。这就是他的自信和能力。
三,同行的衬托。
坦白说,我是一个每天都有四五个小时可以听小说相声的人,郭德纲的作品有新的我就听,但是有些时候,我也想听一听其他人的,比如苗阜,金霏,卢鑫,姜昆等等,老艺人和新生代的作品,但是我实在是能力有限,老的作品我不想去重复,新的作品我真的找不到。
强如曹云金,他每周演三场,你全网找一找他有没有观众录制他的作品传到网上?现在除了每场神回复外,作品他不让,或是压根没有观众录?(不可能),大概率是不让别人传作品了,怕观众看了太熟,现场看了没惊喜吧。
要不是他曹云金每周还直播说相声,我都快忘记他会说相声了。
同行们真心不给力,强如苗阜,2024年目前也就有2段官录的作品可以听,其他的虽然也能找到一些录像,但是质量确实不如德云社的观众录的,而且,人家本身演的也少,就算我愿意听,就三四段,两小时听完,下回听啥?
看似繁华的相声圈,看似非常多的相声小园子,但是如今在网上,大多数人也只愿意听德云社的。
我也想了为什么?
可能确实每个时间真的有限,我花2小时听个相声找乐,最简单的办法肯定是找郭德纲的听,难道还要千辛万苦,找来找去,再开个会员,去听苗先生那三段五段的吗?
就写到这吧
全靠同行们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