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北海学院停止招生12年,转设一波三折,2025年或将重生

学校的那些 2025-04-03 16:42:57

在北部湾畔的北海银滩旁,一座占地1200余亩的校园已沉寂十余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以下简称“北航北海学院”)自2013年停招后,其命运始终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历经多次转设尝试、数次政策博弈,这所曾承载北航优质资源与地方发展厚望的独立学院,在2025年将何去何从?

北航北海学院的诞生,源于2003年北海市政府与北航的战略合作,2005年首届新生入学。北航北海学院顶着“985高校”的光环,成为广西唯一一所依托部属高校资源的独立学院。

成立初期,学校以航空、材料科学等工科专业为特色,2011年在校生突破万人,一度被视为广西高等教育的“新贵”。

然而,命运的转折始于2008年。因投资方债务纠纷,学院引入第三方资本,办学主体复杂化导致管理混乱。后来因投资方与地方政府在办学方向、资金投入上的分歧,导致转设方案迟迟无法落地。

2013年,该校突然停止招生,仅保留少量在校生。至2025年,这所学院已停招12年,校园内杂草丛生,部分建筑被用作临时仓库。

停招期间,北航北海学院历经三次重大调整。

首次尝试:2017年广西政府曾试图将其转为北航直属校区,但因北航战略调整(聚焦京津冀发展)而搁浅。

二次调整:近年来,北海市高等教育布局发生重大变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逐步壮大,2021年北海市曾试图推动北航北海学院与该校合并转设为“广西海洋学院”,旨在服务向海经济发展。这一方案因涉及多方利益协调、学科整合难度大等问题,最终未能通过教育部审批。

三次调整:2024年11月,广西教育厅公示北航北海学院拟转设为“广西工业学院”,依托原北航北海学院的工科基础(机械、航空等),转型为公办应用型本科。

2025年,广西工业学院若通过教育部最终审批,将成为北海市首所公办本科院校。其核心定位是服务广西“向海经济”与工业升级,重点发展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海洋装备等学科。

然而,转设并非一帆风顺。教育部对公办院校的师资、科研等指标要求严格,北航北海学院停招12年导致教师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原校区设施老化,需投入数亿元进行改造,需在短时间内补足短板。

假如转设过程一切顺利,2025年北航北海学院有望以广西工业学院的新身份重启招生。

若转设失败,该校可能面临彻底终止办学的风险。其原校区265亩土地已于2025年被北海鑫裕盛海运公司竞得,用于建设北海海运职业学院,这暗示地方政府已做好“双轨准备”。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