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一句“添麻烦”冷场,周总理赠送六个字

有凤Talk 2025-02-16 09:00:04

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我国在谈及中日关系时经常用“邦交正常化”而非“建交”一词。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表述,1972年中日发表的联合声明曾做出过解释:中日同意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束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

中日签署联合声明

所谓的“不正常状态”,是指1972年之前中日两国的关系。

尽管自二战结束后,中日之间没有爆发过战争,但两国并未以声明或条约的形式结束敌对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承认美国等49国与日本签订的《对日和平条约》(又称《旧金山和约》),以及1952年日本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签署的“和约”。

1953年,周总理在会见日本议员、拥护和平委员会会长大山郁夫时,也指出中日两国没有恢复邦交,在法律上仍属于“战争状态”,但两国关系正常化可以先从民间交流做起,即以“民间外交”的形式推动官方交往。

在会谈中,周总理非常理解日本政府“头顶上还有一个太上皇美国”,中国也愿意等待日方逐步克服困难,为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而努力。

周总理迎接田中角荣

尼克松访华给日本当头一棒,日本想效仿,先向美国买“通行证”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无疑给日本政府投下了一颗“震撼弹”,而且更令日本感到不安的是,中美在联合公报里对日本军国主义和台湾问题的措辞非常严厉:

中国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苏,主张日本人民应建立一个和平中立的日本;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承诺将逐渐撤出在台美军,放弃“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表述。

中美关系缓和,对于一直追随美国炮制“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日本来说,犹如当头一棒。尽管尼克松随后安抚了日本,但这不仅没打消日本政府的疑虑,反而加速了日本对华外交工作开展。

1972年7月,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荣在内阁会议上明确表示他理解中国提出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则,希望能够尽快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举行会谈

对此,中国方面也很快作出了积极回应。1972年7月10日,也就是田中内阁成立后的第四天,中日友协副秘书长孙平化率领上海芭蕾舞团访日,并向日本外相大平正芳传达了周总理邀请田中角荣访华的提议。

考虑到美国的存在,田中在接受周总理的邀请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中国,而是先去了一趟美国,向尼克松当面阐述了日本在中美关系之间的立场“困难”。

最终,田中以日本答应购买11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换到了美国“放行”。

中国欢迎宴会上,田中角荣谈到侵略战争“说错话”,周总理很不满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芳和官房长官二阶堂进等日本政要正式访问中国,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也由此开始。

在谈判中,日本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以及台湾问题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然而,田中角荣在来访的第一天就闹了一个冷场:他在宴会致辞中将日本对中国侵略称为“给中国人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日方对此表示反省”,令出席欢迎宴会的中方官员极为不满。

中方招待田中角荣的欢迎宴会

随后日本外务省条约局局长高岛益郎在会谈开始就大谈特谈所谓的“日台条约”,拒绝将结束中日战争状态、声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条款写入联合声明。

高岛的狮子大张口,自然被我方看穿了。在第二轮会谈中,周总理逐字逐句驳斥了高岛的主张,并强调日方在谈判中耍外交手段行不通。

此外,周总理还就田中“添麻烦”的措辞表达抗议并质问田中“是什么意思”,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苦难,中国不接受“添麻烦”的表达,这会引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感。

田中则辩称这是“深刻地道歉”,双方唇枪舌战争论了两个半小时,但到最后田中还是承认了“周总理讲的是事实,不容争辩”。

在欢迎宴会上,周总理与田中角荣相互敬酒

事实上,田中一行人是顶着日本国内的强烈舆论压力访问中国,尽管当时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已是大势所趋,但一些日本右翼分子从未停止过破坏两国关系的行动。

因此,田中和大平能做的只有争取谈判成功,而转折点出现在毛泽东会见过田中之后。

中国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期许,写在周总理赠送田中角荣的六个字里

在会见田中角荣时,毛泽东向他指出用“添麻烦”为日本侵略战争道歉的不妥,表示“在中国,这是把水溅到姑娘裙子上才会说的话”。

此时田中也意识到问题所在,承诺联合声明的表述会按中国的用语习惯修改。

随后毛泽东又表示,现在世界大势是“彼此都需要谈谈”,这也是尼克松跟他讲的话,“吵架总要吵一些的,天下没有不吵的”,但他还是期待中日谈判能够克服困难。

在毛泽东与田中的会谈结束后,中日谈判的进展相当顺利,双方各自做出了让步,比如日方同意将“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伤害责任,并表示深刻反省”写入声明;中日“战争状态结束”调整为“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但在前言中保留了“战争状态结束,中日邦交正常化”。

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充分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加上了“日本坚持遵守《波兹坦公告》第8条”,即必须实施《开罗宣言》,台湾诸岛归还中国,“日本主权被限制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毛泽东会见过田中后,向其赠书

在第四轮会谈结束后,周总理要求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向媒体宣布日本政府将与台当局断绝关系,并写下了一句“言必信,行必果”赠送田中;

田中则回以“信为万事之本”,以表达日本会坚守诺言,今后绝不会支持“台独”运动,也不会对台湾存在不该有的野心。

至此,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算是圆满结束。

1972年9月29日,中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中日结束历时四年的缔约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然而,自从田中角荣等日本政要相继逝世后,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对台湾的野心再度死灰复燃,成为亚洲和平稳定的搅局者。

0 阅读:8

有凤Talk

简介:军事评论员、北京大学客座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