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有一说一,笔者确实低估了“海马斯”火箭炮的射击精度。
在传出乌军使用“海马斯”火箭炮攻击赫尔松地区安东诺夫大桥的时候,听信了俄罗斯方面关于大部分火箭弹被拦截、仅有1枚火箭弹命中的说法,但随着更多消息尤其是现场照片的流出,还是被“海马斯”的射击精度惊到了:
安东诺夫大桥宽25米,有8枚火箭弹密集命中同一区域,乌军很可能发射了12枚火箭弹,其4枚没有命中或者被拦截。M31系列卫星制导火箭弹的精度要比宣传中更高,当然,这也是美国政府的一贯做法了,相比俄罗斯方面对武器性能的夸大,美国方面更习惯将武器实际性能往弱里说。
炸桥绝对不是一个轻松任务,美军首次使用激光制导炸弹,就是在越南战争中摧毁战略枢纽杜梅大桥。而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空袭伊拉克众多军事设施时,就在炸桥时出现了不少问题:虽然投掷的激光制导炸弹准确命中了桥面,但炸弹却穿过桥面在桥下爆炸,并未对大桥造成什么影响,在调整了引信后才将大桥炸毁,相比1枚激光制导炸弹就能摧毁的浮桥,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大桥需要多枚激光制导炸弹多次命中才能将其有效摧毁。
“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的M31系列卫星制导火箭弹,其90公斤半穿甲战斗部威力偏低,并未摧毁大桥,但却大幅降低了大桥的通行效率,尤其是严重影响了俄军补给车队的通行效率,不得不绕路增加行程。
那俄军工兵能不能修补好这8个大洞,恢复正常通行?还真不行。按照俄乌两军炮兵的一贯做法,在第一轮炮击后,预估对方救援人员抵达时间,会发起第二轮炮击,对救援人员进行新一波杀伤,不同的是,俄军炮兵在炮击城市时针对的是消防员和医护人员等,而乌军炮兵则会根据实时情报打击俄军工兵,这也是后者迟迟没有修复安东诺夫大桥的主要原因。
美国政府的新一批军事援助中又有4辆“海马斯”,很可能还会提供配套的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届时,乌军将拥有12辆“海马斯”和3辆M270,未来还会越来越多,再加上“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对俄军纵深的威胁会急剧增加。
这也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在不到一个月内再次到访前线的主要原因:绍伊古要求俄军全力消灭乌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海马斯”、M270和BM-27/30火箭炮、“圆点-U”一样,不仅频繁给俄军军火库、油库、指挥所等重要目标“去军事化”,削弱俄军战斗力,还给俄军士气造成进一步严重影响,尤其是那些驻守在上述设施附近的俄军。
持续的远程打击已经成功降低了俄军战斗力,迫使俄军将军火库、油库和指挥所后移,严重影响了前线俄军战斗力。由于俄军防空系统难以有效拦截“海马斯”发射的火箭弹,迫使俄军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的重要目标,其中就包括将包括爆炸物在内的武器装备囤积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甚至是放进核电站的发电机房,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其后果将远超切尔诺贝利。
那俄军有没有能力消灭这些“海马斯”呢?答案很不乐观,虽然俄罗斯国防部已经两次宣称摧毁了“海马斯”,并放出了相关视频,但乌克兰政府和美国政府双双否认了其说法,宣称“海马斯”截至目前无一损失。
俄军正使用空中力量和特种部队等手段来寻找并摧毁“海马斯”,甚至试图从伊朗获得无人机支持,不过,相比乌克兰军队获得的北约实时情报支持,俄军的战场信息化能力恐怕难以支持这种行动:“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最大时速达96公里/小时,白天蛰伏,夜间出击,打完就跑,补给弹药最快只需3分钟。连“海马斯”的踪迹都找不到,还谈什么摧毁?
[得瑟]
精准没用,功力只算一把冲击钻[流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