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秦汉头疼的匈奴人,现在成了哪个民族?相当一部分成为了汉族

时生的手记 2021-12-29 21:02:36

作为我国历史上必定绕不开的话题,匈奴一直是我中原王朝的头号大敌,无数名将靠抗击匈奴建立功绩,无数百姓因匈奴而流离失所,可以说在我国流传至今的多个朝代中,匈奴就是战乱的代名词。

秦朝、汉朝和明朝著名的世界奇观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匈奴,这一个强大的北方敌人而修建。

匈奴除开在史书上留下了厚重一笔外,文人墨客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岳飞将军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诗仙李白的“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诗佛王维的“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这些诗句无不代表着文人们,为了抗击外敌的豪气以及浪漫思想,同时也诉说着匈奴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之强。那么这一个令人头疼的“匈奴”,在如今到底是哪个民族?

匈奴民族的发祥

根据最早记录匈奴这个民族的史书《史记·匈奴传》记载,匈奴这个民族的发祥,其实是早前的“先夏后氏之苗裔”,也就是被推翻的夏王朝亡国遗民,他们被驱赶到寒苦之地,为了生存渐渐转变为依靠畜牧为生的游牧民族。

而这些人在后续的时间里逐渐壮大,在向西迁徙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月氏、楼兰等其他的游牧民族,几番争斗合并以后,渐渐融合出了最早的匈奴民族。

公元前3世纪,在这一时期被尊为“战国七雄”的赵国,经常被南下的匈奴王庭侵扰掠夺,这也让他们无暇顾及征战中原,不得不花费大量兵力,陈兵边境抗击匈奴。直到秦朝统一以后,才由秦国大将蒙恬在公元前215年出兵击溃了匈奴,占领了河套区域,让匈奴不得不龟缩起来等待反击的机会。

匈奴的转变

后面伴随着秦朝的二世崩溃,匈奴又有了发展壮大的空间,在不断南下骚扰掠夺的壮大中,最终在西汉时期,成为了东亚区域的庞然大物:匈奴帝国,即便是重新一统的汉朝,也是艰难抗击。

不过这也给汉朝上到皇帝下到黎民百姓,埋下了誓要灭掉匈奴的血性,后来霍去病的出现,汉朝便倾全国之力达成了“封狼居胥”这一伟大成就,也彻底瓦解了匈奴帝国的国运。

面对汉朝不留余地的围剿,匈奴不得不选择避其锋芒,南方靠近汉朝边域的南匈奴选择归附,后面融于了我国民族大体系之中,自此称霸亚洲的匈奴陷入分裂。

北匈奴在先后面对霍去病和窦宪两位“抗匈大将”后,河套平原以北的蒙古草原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因此他们再度开启了历时三百年的西迁,自此远走高飞永久活跃在中亚地区,后世慢慢蜕变为民族以及国家,也因为匈奴帝国的破灭,让多数民族从中分裂出来,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南匈奴,这些人则慢慢蜕变为后世的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

匈奴并没有消失

因此到了汉朝结束以后,其他中原王朝所面对的匈奴,更多是曾经汉朝归化过的南匈奴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比如南宋岳飞抗击的是金国的女真人,唐代对抗的是突厥等,在多数匈奴南下定居以后,很多匈奴王族便改姓为刘,因此在我国北方就有很多刘姓,或许其中就有曾经匈奴的王族血脉。当然还有很多匈奴干脆以部落为姓,如呼延、独孤等等。

这些人在融入了汉文化圈以后,就成为了现今大家口中的少数民族,因此曾经在多个朝代横行霸道的匈奴,如今已经是我国的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和我们一同生活,一同抗击外敌,一同建设祖国,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曾经有考古学家通过DNA对比,发现在我国内蒙地区,很多同胞中都有匈奴血统,甚至很多汉人都有着匈奴血统,可以说匈奴已经从历史中消失,他们的血脉和存在,最终是从另外一种形式延续至今。

总的来说,一部分匈奴人在被汉朝击溃之后,他们的后人很有可能向西抵达了东欧地区,最后被阿瓦尔部落所击溃;另一部分被鲜卑人征服,遭到同化;另一部分靠近中原政权的族群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被胡人和汉人击溃,最终和胡人一起彻底汉化。

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的匈奴人认同了汉人文化,最终成为汉人。至于说匈牙利是不是匈奴人的后人,那就不好说,但最起码从基因上来说,他们更多是与澳洲土著人种接近,这也从侧面证明,他们祖先是匈奴人的可能性不大。

1 阅读: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