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采访,只字未提乌尔善,却句句扎乌尔善的心窝子!

是半斤八两 2025-02-24 13:56:29

春节档导演的两极:饺子与乌尔善

在热闹非凡的一次春节档里,有两位导演宛如处在命运的两端,在热搜榜单上不断现身,可境遇却大相径庭。一位被如雷般的掌声环绕,另一位却被汹涌的指摘浪潮所淹没,这说的正是饺子与乌尔善。

先来说说饺子,那可真是大获全胜,简直“赢麻了”。《哪吒2》已经上映二十多天了,可热度依旧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未曾降温,依然朝着全球票房榜的头部奋勇攀爬,预估最终的票房能稳稳地落在150亿左右。不管第三部拍成啥样,光凭借着第二部的庞大受众基数,那肯定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且按照饺子那股子对品质执着追求的脾气,第三部出现品质大翻车的可能性小得可怜。

再把目光投向乌尔善,那可真是诸事不顺。就拿《封神2》来说,下映的时候大概率票房只能止步在12亿,哪怕延长上映期限也无济于事。各方面的收益分一分,最后落到片方兜里的也不过4亿左右。按照业内预估的10亿成本来算,这赔得可有点狠了。第二部一旦失败,第三部的制作之路必然会受到连累。观众的反应那是相当一致,都是一次性就看透了,彻底失望透顶,坚决不会再上第二次当。

眼瞅着口碑崩塌,乌尔善想把观众的心重新拉回来,于是在镜头前放低姿态,搜肠刮肚地把所有的好话都往外掏。“希望观众能像喜欢第一部一样喜欢第二部,再给我们一次完成第三部的机会吧。”要知道,三部套拍的话,只有第一部盈利才能推动后面的制作。第二部搞砸了,那特效顶级的最终篇可就举步维艰了,所以他才着急上火。

其实机会可不是靠摇尾乞怜就能降临的。第一部上映的时候,因为超出了观众的预期,觉得物超所值的观众自发地为其吆喝宣传,“众筹”让闻太师回朝。可是到了第二部呢?剧情混乱不堪,特效粗制滥造。想看诸神大战,看到的却是姬发频繁投降、举棋不定,还和邓婵玉暧昧纠缠。想看闻太师大摆十绝阵,却只有寥寥几个镜头敷衍了事。想看魔家四将大展神威,看到的却是四个傻大个争先恐后送命。想看殷郊威风凛凛的法相,看到的却是三头六臂像个蓝精灵一样的形象。处处和观众作对,还痴心妄想让观众买单,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看看饺子的境界,他虽然执导的作品不算多,但是对行业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在采访中他直言不讳:“好不容易有机会了,既然观众喜欢,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把第二部端上来呢?这可不符合我们的追求。”又有一句话更是振聋发聩:“机会是不能糟践的,必须全力以赴,把最好的效果呈现给观众。”这些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乌尔善,却句句像利箭一样扎在他的心上。

饺子和乌尔善,就像是一对鲜明的对照组。饺子不靠国外的制作团队,他坚信自己的团队,哪怕员工抱怨他过于严苛,他也不为所动,只为了那每一帧的极致视觉效果。而乌尔善呢,迷信好莱坞那一套,从视效到音乐再到概念都有海外团队深度参与。可结果呢,本土故事却有浓浓的好莱坞味,像是中国版的“指环王”“加勒比海盗”,一个个都是裹着东方外衣的西式爆米花。

封神路演的时候,乌尔善遭遇了滑铁卢,现场观众贴脸开喷,这不是无缘无故的闹事,而是影迷失望之后爱的反击。乌尔善回应时,坦承没听见,之后还滔滔不绝,但没有多少有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饺子那句“作品做不好再去路演,生不如死”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他的脸上。乌尔善啊,是时候该清醒了,别再继续“贪多嚼不烂”,要磨出一部惊世之作,不然连口碑和票房都难以企及啊。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