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卸任又“上岗”,中国篮球的未来,谁说了算?
谁能想到,卸任篮协主席的姚明,没回家抱娃,又以“全明星推荐官”的身份杀回来了!这操作,简直比NBA的“背后运球”还骚气!话说这个周末,CBA全明星周末在厦门火热开打,姚明西装革履地往那一站,妥妥的C位,瞬间把比赛的关注度拉满!只是,这次他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的“姚主席”,而是负责给全明星赛“摇旗呐喊”的“姚推荐官”。这身份的转变,意味深长啊!
要我说,姚明与中国篮球,那可是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佳话。想当年,姚明在NBA打球时,那就是中国篮球的“门面担当”,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篮球天赋!可谁也没想到,他退役后,居然“半路出家”,当起了中国篮协主席。这其中的勇气和魄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姚明上任后,那可是一顿“猛虎操作”,CBA联赛改革、青训体系建设、篮球文化推广……每一件事都搞得轰轰烈烈,但效果嘛,可能就有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CBA联赛的商业化是搞起来了,但裁判的“神仙操作”也是层出不穷;青训体系是建立起来了,但能扛起大旗的“00后”却屈指可数;篮球文化是推广开来了,但球迷的吐槽声也是水涨船高。
有人说,姚明的改革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有人说,姚明的改革是“功大于过”。但不管怎么说,姚明都为中国篮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努力地想要让中国篮球这片土地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但奈何土壤贫瘠、气候恶劣,想要有所突破,谈何容易?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男足,同样是备受关注的“老大难”问题,同样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但成绩却始终上不去。有人说,这是体制问题,有人说是球员能力问题,还有人说是文化问题。但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急功近利”。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却消化不良,反而把身体搞垮了。
篮球也一样,不能只想着靠一两个明星球员来撑场面,更要注重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不能只想着靠引进外援来提高联赛水平,更要注重挖掘本土球员的潜力。不能只想着靠举办大型赛事来吸引眼球,更要注重培养球迷对篮球的真正热爱。
话说回来,这次姚明以“全明星推荐官”的身份重回中国篮球的舞台,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他虽然不再是那个“姚主席”,但他对中国篮球的热爱和关注,却丝毫没有减少。他就像一个老朋友,默默地为中国篮球加油鼓劲,希望它能够越来越好。
其实,姚明这次“上岗”,更像是一种象征意义。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为CBA全明星周末站台,吸引更多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而且,他还能以一个更加轻松的姿态,与球迷互动,与球员交流,为中国篮球的发展建言献策。 这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做法,或许比直接参与管理,更能发挥他的价值。
当然,也有人会问,姚明会不会再次回归篮协,继续他的改革之路?我觉得,这事儿还真不好说。毕竟,中国篮球的“水”太深,改革的阻力太大,即使是姚明这样的“巨人”,也未必能够力挽狂澜。而且,姚明现在还有自己的公益事业要忙,也许他觉得,用另一种方式来支持中国篮球,会更加有效。
不过,无论姚明将来做什么,他在中国篮球史上 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球员,也是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人士。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篮球事业的热爱。
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国篮球的未来,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我们既要看到进步,也要正视问题。既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姚明卸任又“上岗”,你觉得他的这次身份转变,对中国篮球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