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军对抗演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战损比,这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在没有发射导弹和超视距的情况下,怎么能得出这个战损比的呢?或者说,怎么就能判定这架飞机被击落了呢?
经常开战机参加演习的朋友都知道,靠的就是雷达锁定,即在导弹射距内,被对方战机持续锁定一段时间就会被判定为击落。
可能有人会不服,你说我被锁了我就得认是吧?你把显示屏截图给我看看!这时军演的导演部就要发话了,自己有没有被锁定,心里没点数吗?那时间都够击落你十回了!
当然,这样的无赖飞行员在各国空军中都是很少见的。从三代机以后,各国战机上都有警报系统了,自己战机被锁定立马就能知道,想耍赖皮也不行。
这个警报系统的原理是什么?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一架战机是如何锁定敌方战机的。世界上第一架正式列装的战机雷达是英国人1939年发明出来的,即ASVMK1型机载对海搜索雷达。80多年过去了,雷达的基本原理依旧没有变。
工作时首先要发波,用电磁波照射对方的战机,然后电磁波反射回来,被己方战机截获,这样就可以知道敌机的位置。战斗机的探测雷达一般使用长波,探测距离远。火控雷达一般用短波,精度高,对目标的探测比较准,可以给空对空导弹提供目标的精准的参数。
除了这两种雷达外,战机上还携带一种特殊的雷达系统,这种雷达可以接收发来的电磁波,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判定本机是否已经被对方发现,或者自己是否已经被瞄准了,这种雷达也被叫做机载告警雷达。
最早的机载告警雷达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叶,AN/APR- 25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研制,最先装在美国F4鬼怪战斗机上。这种雷达在当时很先进,现在看来有些“弱智”,只能对特定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分析警告,而且很容易误报,飞行员时不时的就被提示,自己被“锁定”了。
后来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机载告警雷达变得越来越先进,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这个级别的雷达很厉害,能够区分各种雷达波信号,通过与数据库比对可以分析出是哪一款战机、舰船、预警机发出的。还可以精准找到信号源的位置,智能显示屏还会给出一个方案,让飞行员怎么驾驶战机摆脱对方的锁定。另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发射反辐射导弹,干掉这个信号源。
被雷达锁定后就意味着必死无疑吗?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是也有特例,如果你开的是前苏联的米格-25战斗机,那么就不一样了,当警告雷达响起的时候,只要猛给油就行,因为这种不锈钢焊接的粗犷战机,可以飞到3.5马赫。即便是现在的很多空对空导弹都追不上,虽然你拿枪瞄准了我,但是我比你的子弹还快。什么不可逃逸区,飞得够快怎么都能逃掉,导弹连米格-25的尾气都吃不到。
警告雷达是不是就是无解的呢?破解的方式有很多。如果是隐身战机,根据预警机提供的数据,悄悄地靠近对方,那么警告雷达就分辨不出来了,因为自始至终隐身战机都可以保持雷达静默,没有任何电磁波发射出来。发射空对空导弹可以用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站、水面的电子侦查船来提供实时坐标,导弹本身也可以带主动探测雷达。
A射B导,这样即便是对方警告雷达响起,也会产生误判。飞行员做各种动作规避,最终规避了一个寂寞,还是会被击中,因为飞行员不知道导弹会从哪里射来。
经典的例子就是2022年3月份,美国F-35战机与歼20在东海方向对峙。美军的F-35一直没有发现歼20,直到从后视镜上看到了“烈火獠牙”的身影,F-35飞行员估计都快吓尿了,不过还好穿着特制的尿不湿。已经能看到歼20,雷达锁不锁定也没有意义了,一枚格斗弹就能把F-35打下来。
事后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也表示,对中国空警500的印象非常深刻,它与歼20配合的非常好。在这种情况下,机载告警雷达的唯一作用就是提醒飞行员,“你准备好跳伞吧。”
有的是时候机载告警雷达也不是万能的,比如遇到了电子战飞机,电子战飞机可以在空中创建多个假目标,根本就分不清雷达信号是从哪一架飞机发出来的。我国的歼16D就有这种能力,055万吨大驱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规避敌舰发射的反舰导弹。
从上面可以看出,现代空战是讲究体系化作战的,单凭一件装备是扭转不了战局的。一些小国即便买到了第五代战机,本国的空军体系落后,一旦与大国对抗这些战机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基本认同,但是米格25能跑过导弹就扯淡了。第一,米格25不是一直能飞3马赫,也就一会。第二,现在导弹基本都在4-6马赫,全程这么快。
又在无脑吹
可我不是经常开飞机参加演习的朋友啊
传感器
各种主动雷达就是各种探照灯,你说一个人被探照灯光罩住了会没知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