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的鱼——大白鲨

历史二点通 2023-07-23 05:39:09

时至今日,依然能看见不少新更新的科普文章说鲨鱼是冷血动物。

冷血动物的热血

「冷血动物」是一个非正式用语,指的是内部生理热源在控制体温方面相对较小或可忽略不计的动物——生物学上的术语是变温动物。

锤头虽怪,也是变温

大约99.9%的鱼类和鲨鱼物种确实都是“冷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的身体组织通常与它们游泳的水温相匹配,能够以非常经济的代谢率运转。

但,一批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游动速度很快的掠食者,比如灰鲭鲨、金枪鱼,还有大名鼎鼎的大白鲨,它们身体的肌肉、核心区域温度相对恒定,并且比水更温暖。

首先,大白鲨的身体深处有大量用于游泳的肌肉,在其他绝大多数冷血鱼类中,这种“红色”肌肉位于动物的外侧。

其次,大白鲨有着发达的心脏,这有助于产生较高的血压和血流,其他冷血鱼类的心脏肌肉相对是“海绵状”。

灰鲭鲨、金枪鱼等等也是同样的套路。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以大白鲨为代表的鱼类“热血”能力,有助于运动型、掠夺性生活方式,因此上,进化塑造了它们的生理机能以适应需求。

但最近,这一假设面临颠覆。

特例中的特例

出现了一个特例中的特例:姥鲨——世界上第二大鱼类(体长可达10m)。

姥鲨在海洋中寻找浮游生物作为主要食物时,一直以行动迟缓和慵懒而闻名。

就在这个月,一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的论文:性情温和、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姥鲨也是“热血”鱼——核心区域恒温、且比环境温度高的动物,尽管它们的生活方式与大白鲨和金枪鱼截然不同。

这些研究人员接近了8米长的姥鲨,并在其身上部署了测温标签,这些标签会记录皮肤下的肌肉温度长达12小时,然后标签将自动脱离等着被研究人员回收。

这些标签的数据显示,无论在温暖的水域、还是更深、更冷的海水中,姥鲨的肌肉始终高于水温,其程度与它们的掠食性近亲大白鲨完全相同。

再进一步,对被冲上岸的姥鲨尸体进行了解剖后,发现心脏和深层游泳肌肉的模式也和大白鲨几乎一致。

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引发了大量的生态和进化问题。

因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认为变温鱼类中出现的核心区域恒温现象只存在于食物链中较高位置,顶级掠食性物种中。

现在,以微小浮游生物为食的姥鲨,也被发现具有这种罕见的特质。因此下一步,科学家们可能不得不调整对其所具备优势的假设。

论文作者的说法是——“这有点像突然发现牛有翅膀”。

写在最后

在猫子看来,论文作者可能多少有点标题党了。

因为其实在28年,就有海洋生物学家发过文:在爱尔兰、康沃尔郡、马恩岛和苏格兰海岸附近发现的数百只姥鲨,能够像它们的近亲——以强大和掠食性著称的大白鲨一样快速、高地跳出水面。

因此,也许关于姥鲨恒温的新发现,不是“像牛其实有翅膀”这么值得震惊,而仅仅有点像发现“牛其实和狼跑得一样快”罢了。

最后,关于冷血、热血、恒温、变温,区域恒温,这篇文章用的词儿可能有点乱,猫子写的时候确实有点随心所欲。

动物的温度控制方式确实有好几种、并且很灵活——存在中间策略(也有叫中温动物的)。

大白鲨、姥鲨的类似招数,陆地上的裸鼹鼠、蹄兔等等也会;还有许多飞行昆虫,例如蜜蜂,能在飞行前通过振动飞行肌肉(不起飞)来提高其内部温度(抱团热杀大黄蜂时也用这一招)......

这些温度策略其实都并没有一个术语去界定,怎么都不算错。

总之,咱们普通人说热血/冷血动物就成,而科学领域在归类变温/恒温动物时,会非常谨慎,一不留神就会被打脸。

作者感谢你的关注(-_-)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