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部讲到,英国崛起的两个先决条件:确定海权发展的方向和君主立宪的政治创新。
英国因此发展出了领先全球的海军实力和工业实力,正式“出道”。
首先来讲讲英国海军的崛起。
如果说,17世纪的世界海洋,是“海上马车夫”——荷兰的表演舞台。那么18世纪、19世纪乃至20世纪上半叶,那就是英国海军的表演舞台。
不得不说,英国是一个具有海洋禀赋的国家,非常擅长海权竞争。
英国人最初是发现自己非常适合做海盗,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因此英国政府大力发展“皇家海盗”国策,给海盗们发行类似于“海盗证”的私掠许可证,使得一群一群的英国海盗游荡在海上“抢天抢地抢财宝”。
弗朗西斯·德雷克、约翰·霍金斯、亨利·摩根等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海贼王”,他们可都是有英国王室授予的爵位在身的。
英国发展“皇家海盗”国策,可不是吃饱了撑的,在当时英国国力有限的条件下,此举能够以“散养”模式、最低成本地发展英国的海权势力,不仅打击了敌国的海上势力,英国政府也能从中参与分红,在适当时机还能将这些海盗招安收编,收为国用。
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战,迎战的英国海军就是以这些“皇家海盗”们为基础组建起来的,结果这些“皇家海盗”们一战成名,在海上风暴的帮助下击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
进入17世纪以后,英国全力酝酿“光荣革命”,以致于陷入内斗之中,让荷兰的海权势力趁机崛起。
到了18世纪,英国在经历“光荣革命”后,终于结束了国内长期的政治纷争,开始进入对外扩张的时代。而曾经的海上霸主——荷兰,由于过度依赖对外的商业贸易,而本身的经济生产基础相当薄弱,以致于后劲不足,渐渐地在与英法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因此,英国海权争霸的主要掐架对手,便变成了法国。
英法两国一直是一对小冤家。
英国统一后崛起的第一个里程碑阶段便是在东渡而来的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带领下完成的,此后这个威廉便想重回法国耀武扬威,于是火烧屁股地与法国打起了“百年战争”。两个冤家就在欧洲大陆火拼起来,打得头破血流,英国赢了上半场,输了下半场,最后彻底退出了欧洲大陆的争霸比赛。
英国痛定思痛,反思了自己,觉得自己没有陆战的天赋,所以搞不过法国,只能转而搞起了海权事业。海权事业是一片蓝海,英国觉得自己或许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谋生之路,没想到自己赌对了,把海权事业玩得越来越溜,不仅英国海盗遍布全世界,还掀翻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眼看英国的海权事业玩得风生水起,它那在欧洲大陆称王称霸的小冤家——法国又眼红了,也要搞海外殖民。
这英国哪能忍?我去了哪里,你法国就要跟到哪里,就说你讨不讨打吧……
一对小冤家又要开始互殴了,新仇旧恨一起算!
这一次,英国站在了自己擅长的战场上,法国有陆战的天赋,却没有像英国那样的海战天赋。
两场战争,1702年开始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和1756年开始的“七年战争”,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海上战略决战,基本上消灭了法国的海上军事力量,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全球殖民霸权和商业霸权。
而这一切,英国依赖的正是世界最强的海军力量,人类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大英帝国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