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十年任期届满,留下一个更分裂的世界

夜雪远方 2024-09-26 03:50:38

被认为是美国战略目标忠实执行人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任职十年,即将卸任。

就任期长度而言,斯托尔滕贝格在历任北约秘书长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在1971年至1984年间领导北约的荷兰人约瑟夫·伦斯。

自2014年起,斯托尔滕贝格出任北约秘书长,期间多次延长任期。被西方媒体称为一位“稳定的领导者”——“肯听别人意见”,行事风格较为“谨慎”。

斯托尔滕贝格本应在2018年秋季卸任,但他的任期被延长至2020年。然后,盟国又决定让他留任至2022年。2022年3月,随着乌克兰危机升级,北约各成员国领导人决定将斯托尔滕贝格的任期再次延长至2023年9月30日。已经“打包好行李”的斯托尔滕贝格,不得不继续挑起北约秘书长的担子。

2023年,欧洲在选择北约秘书长接班人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北约秘书长的人选是由北约成员国提名人选,经过北约所有成员国进行“非官方的外交协商”,协商一致才能任命。从历史上来看,这一职位通常由欧洲人担任,北约盟军司令由美国人出任。

北约秘书长主要负责外事方面的工作,包括主持会议,协调成员国立场,展开磋商,以确保达成妥协。

当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不愿接受非欧盟候选人,他希望新任北约秘书长能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的愿景,即欧盟在军事安全方面能够更少地依赖美国。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希望竞选该职位遭到了马克龙的反对。

在北约内部,美国的意见至关重要,“任何候选人都必须得到美国总统的支持”。拜登有意支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过,由于其担任德国国防部长期间的表现,一些北约成员国强烈反对。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曾是热门人选之一。然而,波兰反对由北欧国家官员担任新任北约秘书长。

各方争执不下,只能让斯托尔滕贝格再任职一年。

2024年,终于选出了新任北约秘书长,荷兰前首相吕特将在10月1日接任。

任期十年的斯托尔滕贝格可以卸任了,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得以邀请斯托尔滕贝格19日在主题为“回顾充满挑战的十年”的活动上发表告别演说。

斯托尔滕贝格总结了自己过去10年的政绩,他说10年前北约四分五裂,过时、愚蠢,现在北约强大的团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并视北约扩张为其最大的政绩。

他指出,我们东翼的北约士兵数量从零增加到数万。高度戒备的军队数量从数千增加到五十万。

盟国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 以上的国家从 3 个增加到 23 个。

在斯托尔滕贝格任职期间,北约增加了四个国家,包括黑山、北马其顿、芬兰和瑞典。他认为,北约扩大了与全球南方国家的伙伴关系、深化了与印度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关系、与欧盟的合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很自豪能够担任北约秘书长,并带领北约度过了决定性的十年。”

斯托尔滕贝格总结了对北约未来继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五个重点。

一、我们必须愿意为和平付出代价。

钱越多,我们的防御就越强, 我们的威慑就越有效, 我们的安全就越牢固。

所有北约盟国的国防开支至少占 GDP 的 2%,或计划很快达到这一水平。

二、自由比自由贸易更重要。

斯托尔滕贝格称,许多盟国还认为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纯粹是商业问题。 这是错误的。俄罗斯使用天然气、石油作为武器试图胁迫我们,并阻止我们支持乌克兰。我们绝不能对中国犯同样的错误。

斯托尔滕贝格点名中国,完全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中国与欧盟没有地缘冲突,没有结构性矛盾,反而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气候合作、人文交流。

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斯托尔滕贝格称“自由比自由贸易更重要”,完全没有考虑欧盟的处境,没有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红海航运被胡塞武装切断,被迫绕道好望角、美国的加息,欧盟资金外流严重。现在还不与最大贸易国,最大市场的中国合作,是要欧洲民众遍地游行吗。

当然,作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必须忠实执行美国的指令,才能安稳做十年。

三、军事实力是对话的先决条件。

这一点就不多说了,西方就是靠军事力量对世界霸凌,印第安人、澳大利亚毛利人几乎被杀绝,白人统治了这些地区,换上了西装教世界人权和自由。

至今美国在海外还部署了800个军事基地,这就是美国的底气,也是北约的。

四、军事力量有其极限。

斯托尔滕贝格称,我们在阿富汗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我们进入阿富汗是正确的。但阿富汗任务持续的时间太长了。2014年我加入北约时,计划是在几年内结束我们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并过渡到政治伙伴关系。但七年后,我们仍然在那里驻扎着数千名士兵。最初的重点反恐行动变成了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任务。但这个目标太过超越现实。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赢得战争。塔利班势力不断壮大。而且,当我们撤离时,没有一个统一的阿富汗当局能够承担责任。

美军撤出阿富汗甚至都没有与盟军说明,导致一场灾难性的撤离。北约二十年的阿富汗经历就是一场噩梦。

斯托尔滕贝格总结说,我们得到的教训是,未来在北约领土之外的任何军事行动的目的都必须明确,并且必须诚实地说明我们能实现什么和不能实现什么。

五、我们决不能把欧洲和北美之间的联系视为理所当然,北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深思熟虑的选择和政治意愿的结果。

斯托尔滕贝格认为,欧洲的安全挑战太大,竞争太激烈,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投资跨大西洋关系是唯一的制胜之道。

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到北约总体军事开支的70%左右,代表着北约整体的军事能力绝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斯托尔滕贝格提醒欧洲,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欧洲要分担更多的费用,要更加靠近美国。

可以说,斯托尔滕贝格提出的五条建议,至少有四条是为美国做传声筒的。

“必须愿意为和平付出代价”,这是要欧洲多出钱;“自由比自由贸易更重要”这是要欧洲跟随美国制裁中国,与中国脱钩;“军事实力是对话的先决条件”这还是要欧洲多出钱,法国是希望出钱建设欧洲自己的军队,斯托尔滕贝格是要欧洲出钱给美国,继续被美国掌控。

斯托尔滕贝格说的最重要的第五条,“决不能把欧洲和北美之间的联系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欧洲,美国可能弃欧洲而去,那欧洲就完蛋了,赶快膜拜吧。

美国主子养了这么一条忠实的看门狗十年,还是有成效的,卸任前还不忘为主子对欧洲威逼利诱。

从斯托尔滕贝格的经历来看,他的政治理念变化很大。可能都不会想到,在大学时期斯托尔滕贝格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还曾参与宣传社会主义的组织,并积极反对欧共体和北约。

年轻时的斯托尔滕贝格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疯狂崇拜切·格瓦拉。

1975年,还在上高中的斯托尔滕贝格就在美国大使馆前示威,高呼反美反北约口号,挥舞着支持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后来直接用砖头朝使馆砸了一通。

后来命运出现了转折,斯托尔滕贝格的父亲不是一般人,老斯托尔滕贝格是挪威工党领袖,出任过挪威外交大臣、国防大臣。

斯托尔滕贝格在父亲的引领下才26岁就被安排进了挪威工党任职,职位还不低,成为“挪威工党青年团主席”。

1993年至1996年,32岁的斯托尔滕贝格就担任挪威经济与能源大臣。

1996年至1997年任财政大臣。

1997年至2000年任议会石油与能源委员会主席。

2000年3月当时41岁的斯托尔滕贝格便首次出任首相,成为挪威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斯托尔滕贝格先后三次出任首相,2008年卸任,开始走向国际领域。担任过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2014年当选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职务。

其实最开始最开始斯托尔滕贝格还不是坚定效忠美国的态度。为了配合当时法德“欧洲自主”的呼声,他也积极倡导多边主义。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斯托尔滕贝格懂得了,北约秘书长听起来风光无限,其实就是美国的看门狗。让主子高兴了,才有你的荣光。

于是很快,斯托尔滕贝格就成为了美国利益的守护者,美国指令的坚定执行者,并且深得美国主子的欢心。从这点看,就明白了斯托尔滕贝格在政坛如此顺风顺水,不光是父亲的提携,还有其见风使舵、“务实灵活”的性格。

2024 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斯托尔滕贝格表示:“这不是北约进入亚洲的问题,而是中国正在向我们逼近的事实。”这完全是颠倒黑白,这种言论反映了北约正在寻求在亚太地区扩大其影响力的企图。

7月,北约成立75周年峰会上,斯托尔滕贝格称,北约的成功依赖于“深思熟虑地选择”和“审慎地决定”,而在构建未来的欧洲安全格局上,北约将延续这一行事风格。

此次华盛顿峰会对中国的立场更加强硬,中国被北约定性为是“俄罗斯对乌开战的决定性推动者”,并且使用“胁迫手段”企图分裂北约,强化了俄罗斯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的威胁。此外,北约《华盛顿峰会宣言》明确呼吁中国应采取具体措施,改变其国际行为,减少对欧洲-大西洋安全的“系统性挑战”。

峰会邀请了亚洲的日本首相、韩国总统参加,两国已经加入了北约的一些外围组织。

美国不愿意与中国直接开战,希望将北约扩张到亚洲与日韩一道对抗中国。

斯托尔滕贝格遵照美国的意图,计划先期在日本设立北约办公室,逐步将日韩吸纳进入北约,这样与中国对抗就名正言顺了。可马克龙反对北约关注亚洲的事务,认为现在欧洲还一团糟。北约驻亚洲办公室至今没有成立,这或许是斯托尔滕贝格的一个遗憾。

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的10年间,北约军费增加了超过30%,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11850亿美元。而作为一个跨大西洋军事联盟,北约在斯托尔滕贝格任内进行了战略扩张、地理扩张,不仅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多次公开渲染“中国威胁”,不断推进“北约亚太化”步伐,还将供应链、科技以及经济安全等内容纳入北约的议程当中。

一个在欧洲的军事组织,不断挑衅亚洲的中国,就是要挑起中欧的矛盾,让欧洲服从美国的全球战略。

斯托尔滕贝格主导的北约进一步将自己与美国的战略目标捆绑,其所有转变无不体现美国的战略意图。

北约是冷战的产物,是实施全球对抗的国家联盟,早已不合时宜了。与世界的发展格格不入,可美国还死抱着这个全球最大的军事组织,试图为自己苟延残喘。

之前,马克龙称北约已经“脑死亡”,一场俄乌冲突,北约又起死回生,这个冷战怪胎又在世界兴风作浪。

斯托尔滕贝格试图把北约描述成地区甚至全球安全的“保护者”,但他所谓“军事实力是对话的先决条件”等言辞,不过是“强权即公理”的另一种说法。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斯托尔滕贝格采取了“短视和不专业”的步骤,奉行“极具挑衅性和危险”的立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用“有勇无脑”来评论即将卸任的北约秘书长。

在美国国内政治面临不确定性的状态下,北约的未来该何去何从,欧洲可持续安全的路在何方?斯托尔滕贝格卸任,留下一个更分裂的世界。

0 阅读:7

夜雪远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