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消费者:
春节来临之际,商家纷纷开展优惠打折活动,消费者往往经不住诱惑,购买一些会员卡、充值卡。近年来,预付卡式消费在餐饮、美容美发、洗浴、住宿、健身等多种服务行业广泛使用。预付卡形式消费似乎具有一定便利性和价格优惠,但背后也存在较大风险。商家可能出现服务质量下降、单方面终止服务、无法退费、关门跑路等情况。特别是发卡人“跑路”后消费者维权难以保障。为此,曹妃甸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理性办理预付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一、消费风险
1.商家不按承诺提供服务。付款后商家不按承诺兑现服务或服务质量变差,有的商家服务缩水,让消费者进退两难。
2.办卡容易退钱难。交款容易退款难,卡或协议上普遍印有“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的条款,商家常常以此为理由拒绝消费者的退款。
3.消费者维权举证难。经营主体随意变更,经营者、商家几经易主或关门倒闭,而这些信息消费者往往难以提前得知;有的商家没有向消费者提供合同协议或者发票凭证,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
4.商家跑路追款难。预付式消费隐藏着诸多风险,如使用周期长、消费者与商家信息不对称、门店关门等,其中最恶劣就是“商家跑路”。甚至有些商家跑路前还在搞促销圈钱,消费者不仅无法按照约定接受相应服务,所交的款项也极有可能无法追回。
二、消费提示
预付式消费虽然让消费者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便利,但这种先付款后消费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消费者付款后便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发生纠纷,消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提醒消费者进行预付式消费时要注意:
2.办卡消费要理性。办理预付卡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进行,不要被商家的推销所诱惑而盲目充值大笔金额。确需办卡前,消费者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接受服务的频率和时长判断自己办卡的类别,尽量选择月卡、季卡等时限较短的预付卡,谨慎选择预付款数额多、时间过长的服务项目,不要因贪图便宜购买过多的消费券或消费卡,避免一次性投入过高,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3.商家运营要关注。消费者应保持一定的消费频率,避免长期不消费而对商家现状毫不知情。同时,消费者应通过不同方式关注了解商家的实时经营现状,如关注商家的微信号、网络平台的评论等;多跟在同一家店消费的消费者保持信息沟通;关注商家变动,如店内的产品、物料有无变少,店面是否装修等等。
5.相关证据要保存。办理预付式消费项目时,消费者应向商家索取发票、合同等消费凭证,要注意的是,消费合同务必加盖与经营者名称一致的公章、财务章或发票专用章,并且要妥善保管好消费凭证。微信聊天记录、录像、录音等也应作为证据保存好。消费者在每次消费后,应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
6.维护权益要主动。办理预付卡后,应当按照约定条款及时消费、避免浪费。消费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要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要通过有效的维权途径,积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现商家有骗取预付款等行为或存在卷款逃跑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曹妃甸市场监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