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庆余年》第二季热播引发了颇多讨论,大家发现谐音梗可谓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庆余年》主人公名范闲,谐音“犯嫌”。范闲之名由其母叶轻眉所取,预料到范闲未来坎坷的叶母起此名,暗示了范闲波折坎坷的命运,同时“闲”也寄托了叶轻眉对范闲未来能自由选择、不必陷入谋权的祝福。
范闲的字,安之,是庆帝所赐,有安之若素、平安等意,此外还包含有庆帝希望范闲能安分守己之意。
范闲母亲叶轻眉之名,亦隐含着期冀,“轻眉”意为“轻视天下须眉”,有女子不输男子、巾帼不让须眉之义。叶轻眉生前所为也确实称得上奇女子。
范闲之妹,名若若,原著中有若若幼时病弱,范闲记不清是“若”还是“弱”的描写。也有网友认为范闲、范若若的名字契合了于谦《石灰吟》中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一句,代表着范若若始终等待范闲,也代表着兄妹二人遍历坎坷,终将圆满。
《庆余年》第一季时,范闲的侍卫滕梓荆一出现,弹幕就像是触发了集体背诵的开关一样,整整齐齐的都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没错,刻在大众记忆深处里的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贬谪到巴陵郡后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范仲淹与滕子京,范闲与滕梓荆,“两范两腾”,这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呢?
除滕梓荆外,《庆余年》还有不少人物名字与历史人物沾边,或化用历史人物的名字,或与之音谐字异。
第一季中主角范闲的高光时刻之一,是面对文坛大家庄墨韩的抄袭指控,临危不乱,在宴会上出口成诵。文坛大家庄墨韩之名很明显是庄子、墨子、韩非子三人名字的结合体,这当中恰恰没有孔孟,可以说是“非孔孟之道”,既暗示了其品德或有缺,又直接彰显了他“文坛大家”的身份。同时,这个名字还与对范闲抄袭的虚假指控形成对比,也是很有讽刺意味啊。
而在第二季的春闱案中,范闲的门生之一叫做杨万里,与写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南宋朝臣杨万里同名。宋朝杨万里清廉为官、名存后世,而电视剧里杨万里的未来也得以从此窥见。
这种用名字隐喻人物命运的,还有剧中庆国太子的名字:李承乾。这是直接用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之名。唐太子李承乾,作为王朝合法继承人却在23岁时策划谋反,最终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三年之后,“庶人承乾死”。以谋逆的唐朝太子李承乾之名作为庆国太子的名字,既彰显了庆国太子的野心,也暗示了其最终的悲剧结局。
庆国二皇子李承泽的两大护卫名字也很不同寻常——谢必安和范无救,正是传说中黑白无常的名字(黑无常名范无救/范无咎/范无赦;白无常名谢必安)。
关于黑白无常有个传说,谢范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有一天,两人走到一座桥下时,天色像要下雨,谢必安回家拿伞,要范无救稍待。岂料谢必安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范无救不愿失约,最终被水淹死,谢必安赶到后痛不欲生,遂吊死在桥柱。阎王爷嘉勋其信义深重,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
在剧中,谢必安和范无救作为二皇子的两大护卫,也是惺惺相惜。范无救被迫自杀的时候,谢必安来送了他最后一程。至于被“黑白无常”护卫的二皇子李承泽,所走之路也只能是黄泉路了。
《庆余年》中,还有位曾经的谍报机构首领叫做肖恩,据《庆余年》原著作者说法,肖恩之名来自动画片“小羊肖恩”,剧中的肖恩被敌国囚禁二十年之久,时过境迁,早已不再意气风发。而《庆余年》中的“小羊肖恩”之名也暗示着后期的肖恩已经从功力超绝的战神变为软弱无力的小羊,再无崛起的可能。
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中,以谐音取名暗含深意是经久不衰的表达方式。曹雪芹就是位“谐音梗”大师,《红楼梦》中的“谐音梗”可以说俯拾即是。甄士隐、贾雨村,谐音“真事隐”“假语存”,暗示着作者曹雪芹虽写实事,但苦于不能直书,只得借石头之口说出故事。
贾府四位小姐分别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 叹 、惜即“原应叹息” ,明明是生机盎然的“春”却应生叹息,四姐妹之名,不仅是时序的更迭,更是对姐妹四人令人叹息的悲惨命运的暗示。
还有卜世仁,谐音“不是人”,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娇杏谐音“侥幸”。十里街谐音“势力街”,仁清巷谐音“人情巷”,葫芦庙谐音“糊涂庙”。蜜青果谐音“觅情果、迷情果”,“千红一窟”茶和“万艳同杯”酒,谐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等。
《十二金钗》图册 故宫博物馆藏
其实,文学作品人物角色起名所体现的这种谐音隐喻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谐音隐喻,即借谐音来表达所隐、所喻之义,也可以理解为谐音取义。除了人名之外,我国还有很多作品体现了谐音的趣味。
3000多年前,晚春时节,周朝召南地区的媒官组织大龄未婚青年男女外出郊游,寻觅伴侣。女孩子们眼看着梅子黄熟,嫁期将近,自己却还没找到合适的夫婿,不免感到心急,纷纷唱起歌谣,提醒对面的小伙子赶紧行动: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诗经·召南·摽有梅》
梅子纷纷落地,树上只剩七成;有心追求我的小伙子,莫要耽误良辰!在这样热烈而大胆的呼唤里,女孩子们机智地以“梅”为“媒”,用梅子催促那些小伙子,快去央个媒官提亲吧。
在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的时候,曾有一位谋士给韩信看相,先看五官,再看后背,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他其实是在暗示韩信自立门户,与刘项三分天下,等他们两败俱伤,再坐收渔翁之利。
可惜韩信还惦记着当初刘邦的一点恩情,不肯深思“相君之背”的“背”其实暗含着“背主、背叛”的意思。等到大汉朝已经正式建立,韩信的权力处处受限,郁郁不得志,然而这时造反的火苗早就烧不起来了。
到了魏晋南北朝,情歌里的谐音如同雨后春笋般往外冒。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谐音“怜”,“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在那个年代,“莲子”寄托了古代女子对心上人暗戳戳的爱慕,还远没能像曹贵人那样谐出父母对子女的一片苦心。
你知道怎么表达委屈的情绪吗?民歌里可以凝固许多情绪,隋代民歌就延续了南北朝的风格。
奈何不可言,
朝看暮牛迹,
知是宿蹄痕。
——隋·无名氏·《读曲歌》
满心委屈无处诉说,早上看老牛走过的痕迹仍在地上,就像昨夜哭过的泪珠还挂在脸上。“蹄”谐音“啼”,那种想哭却不敢哭只能自己一个人夜里悄悄哽咽的委屈,藏在谐音之下。
思欢久,
不爱独枝莲,
只惜同心藕(偶)。
——隋·无名氏·《读曲歌》
思念已久,不爱独放的莲花,只爱同心的藕(偶)。没错了,异体同心的配偶是异地恋人想要见面的的强烈渴望。绝不绝,下回表白心迹是不是要用一下?
唐代诗人大量借鉴了民歌里的谐音手法,不过相比于民歌的活泼随性,唐诗的谐音更加典雅工整。
刘禹锡写青年男女的暧昧——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竹枝词》
温庭筠写恋人的分别——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南歌子词二首》
你都能想象得到,说话的人背对着烛光,隐藏在阴影中,你看不清她的表情,却能从她的语气中听出来深沉的不舍和牵挂,还有担忧——她生怕你忘了归期。
清·佚名·《雍正十二美人图》烛下缝衣局部
原来谐音梗里隐藏的情思,如此动人。但另一首BE的诗词里,就没有这样的缠绵情致了。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核桃终堪恨,
里许元来别有仁(人)。
——《南歌子词二首》
当初嫁人的红盖头布满灰尘,霉迹斑斑,陈旧的模样就像她沮丧的表情。原来世间万物,天生就是旧的不如新的。当年两情相悦,合欢核桃象征着夫妻恩爱;如今喜新厌旧,合欢核桃里面已经别有他仁(人)了,语气里有一点儿酸,有一点儿怨,分明是在谴责对方出轨,却如此委婉。
“天生旧物不如新”,这是婚姻围城里的女子从切身经历中得出的感慨,没有踏入婚姻的人却仍然对婚姻充满了浪漫的向往。
北宋初期的宰相吕蒙正曾写过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上联缺了一(衣),下联少了十(食),谐音缺衣少食,横批只有南北,暗寓没有东西,一下子戳中了穷人的痛点。
明代大才子解缙在职场中如何与人对决呢?一次解缙参加同僚聚会,有一大臣嫉妒解缙才华,阴阳怪气地出了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
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不甘示弱,立刻反唇相讥:
一马陷足污泥内,
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骂人骂得不着痕迹,实在是高手啊!
要论嘴损,猪八戒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过通天河时,鲤鱼精要抓唐僧,冰冻了河面,却等他们走到冰层中间时掳走了唐僧。
师兄弟三人狼狈回到陈家庄,父老问三藏老爷怎么不见,八戒答:“不叫做三藏了,改名叫做陈(沉)到底也。”
这是又帮我们复习了一遍唐僧俗家姓陈的知识点啊。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山歌》里出现了大量的谐音,像是对六朝民歌以谐音传递情意的呼应。
挟绢做裙郎无幅(福),
屋檐头种菜姐无园(缘)。
——《山歌·别》
金针儿,
我爱你是针(真)心针(真)意。
望得你眼儿穿,你怎得知。
偶相逢,怎忍和你相抛弃。
——《山歌·金针》
到了清代,时任兵部侍郎的纪晓岚去礼部尚书和珅家赴宴。席间掉落一根火腿,来了一只黄狗。有心巴结和珅的同僚、某御史就故意说道:“这来的是狼是狗?我怎么分不清楚?”又故意拉长了语调:“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狗。”进而说道:“狗与狼有两点不同,一则视其尾之上下而区别,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一则视其所食之物而知之,狼是非肉不食,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可谓是回怼得足够出气啊!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截图
谐音看似不起眼
其实包含了很多智慧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谐音吗?
快来留言分享吧~
综合自:国家人文历史、博物馆看展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