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时刻:监控还原恶犬扑咬全过程】
2025年2月17日下午,北京顺义区木林镇一对母子在巷道口突遭两条未拴绳的大型犬袭击。监控画面显示,17时23分,母子刚下车准备回家,一只棕色大型犬突然从旁窜出,径直扑向孩子。母亲迅速将孩子护在身下,但另一只犬也从巷内冲出,对母子疯狂撕咬,过程持续近1分钟。危急时刻,两名路人用石块和棍棒驱赶恶犬,帮助母子脱险。
据家属透露,母子虽未危及生命,但孩子受到严重惊吓,母亲手臂和腿部有多处咬伤及抓痕。事发后,伤者被送往医院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警方介入:犬只被控制,责任追究中】
木林镇派出所第一时间介入调查,涉事犬只已被控制并送往北京市犬类留检所。警方表示将依法对犬只及其主人进行处理,并强调“遛狗不牵绳”属违规行为,呼吁市民加强防范意识。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与2024年11月江西赣州“母女遭4条恶犬撕咬”案(母女重伤、狗主拒赔)形成对比。彼时,因舆论压力,狗主人及饲养员被刑拘,但赔偿问题仍悬而未决。
【当事人发声:呼吁严管烈性犬】
被咬母亲亲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事件虽已平息,但心理阴影难以消除。他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犬只管理,尤其是对烈性犬的饲养规范:“养犬是自由,但绝不能以他人安全为代价。”
【社会热议:如何终结“狗患”?】
1. 法律短板待补
多地已出台犬只管理条例(如北京规定重点区域禁养烈性犬),但执行力度不足。江西案例中,狗主违规养4条烈性犬却长期无人监管,暴露执法漏洞。
2. 养犬人责任缺失
部分狗主存在侥幸心理,如顺义事件中犬只未拴绳、赣州狗主拒绝赔偿等,反映养犬人法律与道德意识淡薄。
3. 自救与应急指南
专家建议:遇恶犬攻击时保持冷静,可用衣物遮盖狗头或攻击其鼻眼;被咬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并就医。
【结语:文明养犬,需全社会共治】
每一次犬只伤人事件都在拷问城市管理的底线。从顺义到赣州,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唯有严格执法、提高养犬人素质、完善受害者救济机制,才能避免悲剧重演。